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昭恒王 » 第十八章 问话

第十八章 问话

    “陈先生,陛下有请。”

    “张教习,陛下有请。”

    在安明福入兴盛园一个月后,陈晋洪和张成于午间分别收到了皇帝召见。

    不明情况的两人战战兢兢地来到了皇帝办公的御书房门口等候着。

    很快,太监总管黄公公就传他们俩进去了。

    “臣拜见陛下。”陈晋洪和张成异口同声的下跪埋头朝皇帝喊道。

    皇帝放下手中的折子,语气温和的说道:“两位爱卿免礼。”

    “谢陛下。”两人起身后都低着头不敢喘大气。

    “今日召两位爱卿过来,是想了解六皇子学习的进度,你俩给朕汇报一下。”

    皇帝坐在宽大的椅子上,双眼盯着两人。

    而低着头的陈张两人互相看了看,他们一瞬间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同时,他们也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精神上的疲惫。

    皇帝看两人眉来眼去,也暗暗皱眉,难不成老六资质驽钝,以至于两个老师不敢说?

    “陈晋洪,你先说吧。”皇帝直接点名,语气有些不善。

    陈晋洪被点名心里也是一咯噔,随后他理了理思绪说道:“回陛下,六殿下实乃神童啊。”

    “哦?怎么说?”

    皇帝初听心里挺高兴的,却也有些疑惑,这陈晋洪本是天才了,难不成老六比这陈晋洪还天才?肯定是陈晋洪夸大了。

    一旁的张成倒是没有怀疑陈晋洪的话,因为刚刚的对视的时候,陈晋洪流露出的眼神和自己何其相似。

    只是他没想到,六殿下不仅武艺天赋高,这读书的天赋也高。

    “陛下,您可不知道啊,六殿下天赋之高,仅仅用了半月就学完《千文录》,不仅倒背如流而且字字皆识,最重要的是,他连每一句的含义都弄清楚了。”

    “所以臣只好把《通古》一书拿出来教六殿下了,可六殿下在梳理了历史发展脉络后都不需要臣教了,唯有一些生僻文字尚需请教臣。”

    “臣如今也不知该如何教六殿下了,每天只能干坐在六殿下面前,自己看看书的同时等殿下提问。”

    陈晋洪言语中充满了无奈和心酸。

    “果真?你可知欺君的后果?”

    皇帝半信半疑,半喜半忧,他皱着眉头起身来到陈晋洪面前严声质问道。

    “臣岂敢欺君!陛下召六殿下过来一试便知。”陈晋洪原本微躬的身子,现在都快成九十度了。

    听到陈晋洪确切的回答,皇帝大笑起来,“不错,当真不错,不愧是朕的皇子。”

    “老黄,吩咐下去,陈晋洪教导六皇子有功,赏黄金百两,上好文房四宝一套。”

    “是。”黄总管听到六皇子如此优秀,他也笑的如菊花绽开。

    “臣谢陛下赏赐。”陈晋洪赶紧跪下谢恩。

    皇帝扶起陈晋洪,拍着他的肩膀说道:“祭酒说,在他的弟子中他最看重的便是你,你虽然年轻,不过朕还是选了你当六皇子的先生,如今看来你果然不错,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啊。”

    陈晋洪受宠若惊,当即再次鞠躬行礼应道:“臣谢陛下厚望。”

    “好了,快快平身吧,六皇子的事情,还需你多费心了。”

    “陛下放心,为了六殿下,臣愿肝脑涂地。”

    “嗯,此事切不可声张,你可懂得?”

    “臣省的。”陈晋洪重重的点头道。

    陈晋洪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自从知道六殿下是神童后都不敢声张。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老师祭酒的教导,他将此事告诉祭酒后,祭酒就不准他多言,宫中还没有人知道安明福的天赋。

    皇帝又转头看向一身禁军甲胄的张成问道:“张成,你是禁军大比魁首,武艺出众,弓术更是于十万禁军中无人能及,想必你也不会让朕失望吧?”

    “回,回陛下,六,六殿下他武学天赋奇高,可以说是千年一遇的练武奇才,不仅如此,六殿下更是天生神力,年仅六岁双臂加起来已有四百斤之力了。”

    张成知道自己要说出来的话太过不可思议,一开始还有些结巴,不过想到事实本是如此也就放松下来了。

    皇帝,黄公公以及陈晋洪都瞪着双眼看张成,都觉得张成恐怕还没有睡醒在说梦话。

    “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张成跪拜说道。

    “六殿下初学弓术便能一击中靶心,天赋之高世所罕见,加上这一个月的习练,六殿下现在能开一石弓了,而且每箭必中靶心。”

    “六殿下学太昭拳时,只看了臣演练一遍便记住了动作,现在拳法纯熟已经不逊色习练多年的三殿下了。”

    “嘶……”皇帝倒吸了一口冷气。

    弓术他也练过,他那箭法就是随缘,能中靶都不错了,更何况还是中靶心。

    这可需要长期勤学苦练的,而老六居然凭借天赋就能做到,那确实厉害了。

    至于拳法方面,三皇子的天赋他是知道的,其外祖父镇国大将军杨忠雄评价他有悍将之才,可见武艺天赋是不低的。

    安明福仅仅练了不足一月的拳法就能和三皇子练了几年相媲美,那天赋……皇帝是不敢想象啊。

    还有天生神力,皇帝想起族志中记载过太祖也是天生神力,老六有这天赋莫不是太祖在天之灵保佑?

    虽然心里欢喜,不过皇帝还是沉着脸。

    他倒也不担心张成欺君,就和陈晋洪一样说的一样,这种事情是一试便知的。

    现在他倒是有些害怕起来,自己这六儿子这么优秀,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了,岂不是要针对?

    “此事,你等二人都不准声张,若是有外人知晓,朕定拿你二人是问。”

    皇帝的语气生冷中带着不容反驳的霸气。

    “是,陛下。”

    陈张二人赶紧跪下应道。

    “老黄,吩咐下去,张成教导六皇子辛苦,特赐黄金百两,上好宝刀一柄以为犒劳。”

    “是,陛下。”

    黄公公应完就准备出御书房,不过又被皇帝叫回来了。

    皇帝想到之前给陈晋洪赏赐的说辞有误,立刻改口道:“等等,给陈晋洪赏赐的口谕也改成和张成一样。”

    “是。”

    待黄公公走后,张成激动的立刻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两位爱卿起来吧。”

    皇帝左右手分别拉了一下两人的手臂,示意他们起身。

    “你俩虽然官位低,不过也是朝中人,这些年多少听说了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吧。”

    陈晋洪听出了考验之意,立刻应道:“回陛下,臣知晓,这些年任丞相明里暗里排除异己,打压孟尚书和杨将军的武将一系。”

    皇帝缓缓踱步,他来到书案前,负手背对两人,表情严肃的说道:“你说的不错,党派之争无非就是权力之争,权力之争莫过皇位之争。”

    “任相为了确保太子将来能顺利继位,近些年打压二皇子和三皇子一系,朕心知肚明,朕不愿六皇子也受牵连,你们可有何良策?”

    陈晋洪和张成被皇帝一问,手都开始发抖了,额头也隐隐见汗,他们没想到皇帝居然把这么重大事情拿来问他们。

    这要是答错了或者乱答,弄不好要杀头啊。

    两人沉默不语,皇帝也没有急着逼迫他们马上作答。

    御书房里的气氛让陈、张两人如坠冰窖。

    最后,陈晋洪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开口道:“陛下已有良策,臣自当奉命行事。”

    “哈哈,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皇帝转过身,拍了一下陈晋洪的肩膀哈哈笑道,随后他又看向张成。

    低着头的张成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心里紧张的不行,他都还不清楚啥情况。

    “什么叫陛下已有良策?明明陛下啥都没说啊。”

    忽然,他急中生智,照着陈晋洪刚才说的,立刻答道:“臣也愿奉命行事。”

    “很好,你俩此后好好教导老六,朕自然不吝赏赐。”

    皇帝走上台阶,坐在椅子上,脸上一副满意之色。

    “是,陛下。”陈张二人当即下跪应道。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莫要辜负朕的期望。”皇帝挥了挥手,便再次查看桌上的奏折。

    “臣等告退。”

    两人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御书房。

    见到屋外阳光的那一刻,他们仿佛重获新生般轻松。

    他们看了一眼对方,忽然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待一个小太监领着他们走到僻静之处时,张成这才凑到陈晋洪耳边问道:“陈先生,方才你说陛下已有良策,是何意?”

    陈晋洪瞄了张成一眼,原本以为这张成也明白了皇帝意思,没想到却是装的。

    看在以后都要跟六殿下办事的份上,陈晋洪应道:“你忘了陛下予我们赏赐时的口谕?”

    “什么口谕?我刚刚太紧张了,没记住。”张成有些尴尬的说道。

    刚刚他就记住了黄金百两和上好宝刀,其他的都记不住。

    陈晋洪有些无语,他瞅了瞅周围,确定除了身前不远处的领路太监就没别人了。

    于是小声说道:“陛下先前给我赏赐时,口谕说的是‘有功’,后来给你赏赐时,口谕说的是‘辛苦’,并且还把给我赏赐的口谕也改成‘辛苦’,你可明白?”

    张成皱着眉头,细细思索了一番,他冲陈晋洪摇了摇头。

    陈晋洪也无奈,心里感慨这张成到底是个武夫。

    “‘有功’和‘辛苦’,这两个词的含义你总该懂吧,陛下最后决定用‘辛苦’,再结合教导六殿下,陛下的意思这不很明显吗,就是说六殿下驽钝。”

    张成这才反应过来,他一脸佩服的对陈晋洪抱了抱拳。

    “我懂了,六殿下本就有‘傻皇子’之名,陛下这是要咱们放出风声,给六殿下坐实‘傻皇子’的名头啊。”张成心里感慨,读书人的花花肠子就是多。

    “不错,今后你我二人好好配合,莫要让人瞧出破绽来。”陈晋洪微笑的说道,不过他的微笑在张成眼中却显得有些阴险。

    很快,两人就在领路太监的引领下来到内务府外,这时黄公公已经安排人将两百两黄金装好了,分别装进了两个小木箱内。

    同时还有皇帝允诺的文房四宝和上好宝刀也交给了陈张二人。

    “陛下口谕,国子监助教陈晋洪及武教习张成教六皇子习文练武甚是辛苦,特赏黄金二百两外加其他珍宝。”

    “安阳烟墨,曲琼砚台,黄云紫毫,清澄霜纸,陈先生还请收好。”

    “玄铁宝刀,张教习还请收好。”

    俩人得了赏赐后乐得合不拢嘴,都愉快的出了宫。

    ……

    当晚,陈晋洪和张成受到赏赐之事传遍宫内,惹来不少人猜疑。

    次日,陈晋洪的同僚便向他道贺,哪知陈晋洪摇头叹息,“哎,你们是不知道教六殿下有多痛苦啊,我宁愿不要这些赏赐。”

    陈晋洪的话让其他皇子的先生们暗地发笑,也不再羡慕他受到的赏赐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张成身上,和陈晋洪相似的回答直接让安明福的“傻皇子”名头再次传遍皇宫。

    甚至民间都再次开始流传“傻皇子”的故事,上京城百姓们闻之一片唏嘘,大人们看自家欠收拾的儿子都顺眼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