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网游竞技 » 我,怪谈制造者 » 第五十七章 《游客守则》分析(上)

第五十七章 《游客守则》分析(上)

    跟随着人流,夏洛克六人进入了动物园中。

    而站在入口处,他们又同时停下,现在只是开始,他们得先讨论一下接下来的行动。

    “各位,按照守则上的地图,前面的第一个园区应该就是‘猿猴区’,我想咱们还是先停一停的好。”

    “远藤”建议着,随即再度看向《游客守则》,准备再仔细捋一捋如今掌握的线索。

    其余人闻言,也纷纷点头,他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既然是要寻找到所有的规则,那么最开始的线索肯定很重要,这是一切的起始,也是寻找到下一步的关键。

    于是,他们便在“猿猴区”前稍作停留,开始逐一分析目前能找到的线索:

    【1】

    【安全措施没有问题,动物没有出逃的可能。】

    【小型食草动物被关押在不可触摸的封闭环境。】

    【看见路边有逃跑的兔子,立刻远离并报告工作人员。】

    【不要靠近兔子、不要触摸兔子,尤其是兔子发现并开始高速靠近你的时候。】

    这是《游客守则》的第一条规则,可以拆分为这四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的“动物没有出逃的可能”与第三部分“路边逃跑的兔子”明显矛盾,这也就说明,这些“逃跑的兔子”很有可能有问题。

    而这一点在第四部分的内容也有证实,其中强调了“不要靠近”、“不要触摸”,同时也表示兔子会“发现”,还会“高速移动”……

    结合一开始猜测的“精神污染元素”,不难确定,这种“逃跑的兔子”很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种“污染源”。

    再看第二部分,“小型食草动物”被“关押”在“不可触碰的封闭环境”,这显然也不符合正常逻辑。

    而且其中提到的是“小型食草动物”,并非直接说“兔子”,也就代表除了“兔子”以外,应该还有别的动物也被关押着。

    同时,“关押”与“不可触碰的封闭环境”,明显不像是对待动物,而像是对待某种“危险的东西”……

    这也和第四部分的“不要靠近”、“不要触碰”形成呼应,基本将“污染源”这一猜测确定。

    第三部分,“逃跑的兔子”和“工作人员”则是重点,结合第一部分,就能说明这些兔子并非是真正“逃”出来的……

    它们很有可能是通过其他方式出现,只不过这个方式是什么,还需要继续探索。

    然后就是“工作人员”,很明显,《员工守则》是希望游客信任“工作人员”的。

    至少目前来看,“工作人员”很有可能能为己方提供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必须牢牢记住。

    最后是第四部分,其实前面都已经分析得差不多。

    重点就是“不要靠近”、“不要触碰”,只是不知道,这所谓的“高速”能高到什么程度。

    如果说是普通人难以反应的速度,那或许就有点麻烦了。

    那这一条的重点就变成了“不要被发现”,嗯,最好是做到这种程度比较稳妥。

    想到这一点,众人也纷纷发现,在这动物园之内,灵力原本对身体素质的加成似乎已经消失了。

    他们都变回了普通人的程度,这就说明,对于“高速”的猜测很有可能是对的,否则不应该有这个限制。

    总结来讲,光是从第一条规则,就能得出一下几点信息:

    1、兔子很危险,且很有可能是污染源。

    2、除了兔子以外,还有别的危险动物,那也有可能是污染源。

    3、兔子的出现方式值得探究,这或许和污染有关。

    4、工作人员应该可以信任(暂定),且能够提供帮助。

    5、如果看见兔子,尽量不要被发现。

    ……

    到此为止,众人突然意识到,这个动物园的恐怖。

    仅仅是第一条规则,就透露出如此多的信息,而其背后的真相,恐怕还要复杂得多。

    没有犹豫,他们立刻看向第二条规则,继续分析起来。

    时间不等人,说不定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什么别的事情发生。

    【2】

    【猿类园区只有一条街道,只展示猿类动物。】

    【如果发现了两条街道,且展示动物包括兔子。】

    【选择左边那条街道。】

    【尽可能迅速地结束该园区的参观。】

    同样将第二条规则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只有”、“只展示”,应该是在进行强调,正常的情况是怎样。

    这在“精神污染”中相当重要,同时也意味着,有发生变化的可能。

    而发生变化,很有可能并非实际上存在的变化,而是精神已经受到了某种影响、产生出的“幻觉”。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精神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必须要尽快想办法。

    第二个部分,则是阐述有可能出现的变化……

    这包括了“第二条街道”,和“多出来的兔子”。

    毫无疑问,“第二条街道”是绝对不能去的,鬼知道它会通向哪里。

    至于“兔子”,在第一条规则里已经被判定为了“污染源”,只不过既然是“展示动物”,说明其应该还没有“逃跑”,那么大概率无视就好。

    第三个部分很简单,当“第二条街道”出现的时候,应该选择“左边”那条。

    这大概率是一条保护措施与正确指引,应该要尽可能参照。

    不过这其中也还有一个信息,那就是其中只提了“选择左边”,而没有提“原路返回”。

    这就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只有“继续前进”才是最安全的,返回依然会遇到危险。

    第四个部分,“尽可能迅速地结束参观”,翻译过来,就是“尽可能快地离开这片区域”。

    这也就说明,在上述情况出现的时候,这片区域也出现了某种未知的影响,即便没有走入错误的街道,也需要尽快远离。

    而到此为止,根据第二条规则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产生:

    1、应该始终坚信、并向自己强调猿猴区里只有猿猴。

    2、当异常情况出现时,应该果断选择左边的街道“继续前进”,并且快速离开猿猴区。

    3、猿猴区中可能会出现“范围污染”,这可能和“兔子”有关。

    4、多出来的一条街道不知道通向哪里,但和“污染”肯定脱不了干系。

    而得出第二条规则的结论后,六人又马不停蹄地看向了第三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