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暗底世界 » 034.新线调试

034.新线调试

    设备都一一搬了进来,搬运工人第一个撤离了。设施的人主要确认水、电、气,设备调试人员最为忙碌,技术部门的人也在忙碌着。新线在调试,人员就要开始安排上了,产线上的老人都想到新线去,甚至有组长和线长都想过来,老管和谢晓红不要那么多老人,再加上新生产线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所以最后老管的意见是三分之一的老人,三分之二的新人。

    这个星期谢晓红开始到各线开始抽人了,很多人基本上都是报名来新线的,有的是产线上不要的人。谢晓红、李婷、章晓华一共抽了抽了十六个人,被分成了两组,李婷和章晓华各带一组。谢晓红一直在办公室里忙碌着,高腊吉留在车间里做机动,那里需要就往那里去。

    经过几天的工作,设备已经连接好了,老管和今井过来看新线通电,今井讲完话后新车间第一条线通电成功了,后面就是设备系统调试和员工上线了。

    因为清洁公司要打扫卫生,这个星期高腊吉没有加班,早上出来吃了个早饭后就出去转了转,徐若韵依旧还在服装店里。下午高腊吉去服装店门口摆摊了,借了个机会和徐若韵聊了几句。

    周一一早,新一线地上又被弄的干干净净的,李婷和章晓华带着人来参观新流水线,谢晓红让高腊吉把作业标准书和其他文书放在指定的位置。殷雪峰带着人开始进行设备调试,里面还有几个东洋人。殷雪峰告诉高腊吉:那是过来帮忙调试设备的。

    忙碌了一个星期,新一线调试的差不多了,周五的时候,谢晓红带着高腊吉去新的仓库去领料。

    “把单子对好,对好后给我确认,然后拉到辅料加工区去。”,谢晓红交代着。

    新线的料要比老线的料多,这个谢晓红她们之前说过的。高腊吉拉完料,谢晓红没有来,章晓华和李婷过来对料,她们确认好后,高腊吉就把料拉到辅料加工区。新车间辅料加工区的线长叫沈晓燕,人看上去不错,就是话太多。

    “把你们公司的料领好,今天做出来,做不出来就加班。”,沈晓燕把辅料加工区的各个厂家的喊了过来。高腊吉看了看,原来辅料加工区的才四家公司,新车间的有十二家,辅料加工区也比老车间大了二倍都不止。各厂家的负责人开始给各自的人讲述作业方法,仔细确认好每个人的作业手法。

    产线上,有两个东洋人和周红玲,还有一个女翻译不知道在弄什么。

    “周玲姐。”

    “哎呦,小高,你来新车间了。”

    “嗯。你们这是。”

    “设备调试采样,看看设备调试的结果。”,周玲回答着。

    “你也来新线了啊?”,高腊吉问。

    “是啊,不欢迎我啊!”,周玲调侃着。

    “没有、没有。”。

    “谁啊?”,旁边那个女翻译问周玲。

    “小高,领料的,比较单纯。”,周红玲笑着说。

    那个叫李蕊的小翻译听懂了周玲的话,跟着笑起来。

    后来高腊吉才知道,周玲被调到品证部门去了。

    周五下午谢晓红去开会了,所有的人都在等消息。

    李婷告诉高腊吉,“下周一会不会上线就要看今天开会的结果了。”

    下班前,谢晓红还没有回来,大家留下来加班。一帮人在休息室里聊着天。直到六点半左右,谢晓红才打电话给李婷,周一一早上线,让李婷和章晓华安排好人员。

    李婷把大家召集起来,拿出一张纸宣读了每个人具体的岗位。

    这个星期依旧不加班,不加班的日子,高腊就去摆摊。

    新线的第一次试生产开始了,第一天问题百出,没有一个产品下线,甚至到后道。辅料加工区的有个厂家把元器件的脚减短了,试做的部品全部报废了。有个老东洋人冲到辅料加工区对着那个厂家的人就是一通骂。最后几个东洋人和厂家的人商量决定,那个厂家连夜送一批货过来。

    第二天,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但还是出了问题,有个女员工连续做错了好几个,关键是有个东洋人在旁边指导她,她就是不听,结果那个东洋人发火了,找来了老管和谢晓红哇啦啦的骂了一通。

    “以前我就是这么做的。”,那个女员工还挣扎着。结果老管说:“你回去吧。”。

    老管说回去吧,不是回家,就是那条线上来的回那条线上去。

    今天除了这个小插曲,基本还是很顺利的,终于有产品下线了,。今天一共生产了十五台,都被东洋人拿走了。

    “明天生产三十台。”,有个老东洋临走前告诉谢晓红。

    第三天,经过了紧张的前两天,大家开始熟练起来,三十台在下午两点不到就下线了。李婷和章晓华带着人作总结,高腊吉就四处闲逛。

    后面两天产量加到了一百和二百。周五做完后,东洋人拿过去评价。周玲告诉高腊吉,明天过来加班评价。

    新的一周开始另外一个产品的试做,和之前一样,第一天问题百出,后面就越来越好。

    在这一个月里,新一线试做了好几次,最后评价的结果也是好的,但有些设备参数还要调整,这两天大家在培训室里呆着,一帮东洋人和技术部门的人在调试设备,周玲她们几个品证部门的在调试好的设备上重新取样。

    新的一周前两天,又开始重新试做了,每个机种三十台,一共做了三百多台。

    “下周开始新二线就要试做了,新一线可以安排人员学习了。”,一个叫藤原的老东洋人告诉老管和谢晓红。

    老管和今井聊了几句,老管和谢晓红说道:“人要不要全部进来,还是分批进。”。

    “你看我这边忙的,有个二三十个人就差不多了。”

    “进四十吧,万一有的人来了又走呢?”,老管最终决定着。

    这个星期剩下的三天比较轻松,东洋人还在评价,试做暂时停止了;新二线的调试处于冲刺阶段。李婷和章晓华带着人贴标志线,就是后面镊子放在什么地方啊,这个都要明确规定好。清洁工阿姨又来新一线打扫了一遍。现在的新一线已经处于待量产的阶段。

    “小高,帮忙去培训中心领人。”,周五下午,谢晓红在车间门口大喊。

    高腊吉第一次作为老员工去领人,去培训中心和庞园老师打了个招呼,就把四十个人领了出来。

    “大哥,大哥;你是老员工吗?”

    “是的。”

    “那这里工作累不累啊?”

    “还可以吧,不累。”

    “这边一个月能拿多少?”

    “不一定,刚开始不加班的话七八百,加班了有个千把块钱,倒班的话差不多一个月一千三左右,但这里还有生产奖励金什么的,每个月都不一样。”

    “有满勤奖吗?满勤奖多少?”

    “有,一百块钱。”

    “食堂怎么样?”

    “挺好的。”

    这个叫杨海强的问题特别多,问了一路的问题,高腊吉瞬间有种老员工的感觉。

    “我这边电脑什么的都还没有弄好?柜子什么的才刚到,文件夹什么的还没有来。”,严玉跟老管抱怨着。

    “今天都会到的,电脑IS的人马上过来装了,这里弄台新的。”,老管告诉严玉。

    “那老车间什么的怎么办?那边也要培训?”

    “要不让王薇过来,你们自己看着办,下个星期三之前人一定要出来。”,临走前老管告诉严玉。

    严玉让高腊吉找几个新人帮忙一起把新柜子搬过来。

    高腊吉挑了杨海强,原因就是话太多了,后来又挑了四个男的,三下五除二就把几个柜子给搬了过来。

    “哥,抽烟吗?”,有个叫黄飞的过来搭话。

    “我不抽,谢谢!”,高腊吉不想告诉他们自己还只有二十岁。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谢晓红把人分成了两组,一组还在新一线,另外一组去了新二线,高腊吉一早就把两条线的料领了。

    “小高,去仓库那边把我们5S的柜子拉回来,另外把拖把什么的也拿回来。”,谢晓红喊着高腊吉。

    高腊吉拉着液压车,从培训室里喊了两个新人帮忙把柜子和打扫卫生的工具给拉了回来。

    新车间里新一线正在做最后评价,新二线的调试基本结束,东洋人和技术部的人正在做最后的确认。

    周三下午,严玉和王薇把四十个新人带到了车间里。

    “谢晓红,人在这里了。”,严玉把四十个人的人员名单递给了谢晓红。

    谢晓红让李婷和章晓华两个人自己随便选人。

    “小高,你也挑几个。”,谢晓红对高腊吉说道。

    谢晓红一说,那个叫杨海强的跃跃欲试的,高腊吉不想让他失望,第一个点了杨海强,剩下的高腊吉让章晓华安排,毕竟章晓华是负责前道的。

    “谢谢!大哥。”,杨海强激动不已。

    “你叫我小高就可以了。”,高腊吉说着。

    “那我叫你师傅吧。”,杨海强最后说道。

    高腊吉没有反驳,只是告诉他们明天一早过来告诉他们怎么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