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宋:从汴梁保卫战开始 » 第17章 议和?太好了。

第17章 议和?太好了。

    马和尚微微抬手,止住想继续讲话的时立爱,看着赵桓问道,

    “赵官家,莫非你真的不打算与我们大金议和吗?官家才学博大,应该知道,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桓笑着说道,

    “不知马和尚嘴里的渔翁又是谁呢?”

    马和尚用手指着西北方向,淡淡地说出了两个字。

    “相州。”

    马和尚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赵桓的面部表情。

    果然,赵桓听到相州两个字时,眼里闪过一丝厌恶,一丝愤怒,还有一丝忧虑之色。虽然这些眼神一闪即逝,却还是被马和尚捕捉到了。

    马和尚长出了一口气。他通过这个试探,已经知道赵桓最忌惮的是什么了。

    现在赵桓最忌惮的不是城外的金兵,而是那位坐镇相州,聚兵将近十万的康王赵构。

    因为赵构不但有兵,还是赵佶亲自任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赵佶之所以封赵构这么大的官职,第一是想靠赵构救命,第二则是赵佶还准备在金兵退去后,重新登基为帝呢。

    所以他才利用赵构牵制赵桓。

    但是马和尚不知道,赵桓确实忌惮屯兵相州的赵构,但是赵桓更忌惮靖康之耻。他宁愿战死在汴梁城,也不会成为遗臭万年的宋钦宗。

    但在战死之前,怎么着也要先弄死几个金国大员,不必计较手段。

    赵桓深吸了一口气,瞪着一双血丝密布的眼睛,与马和尚对视了一会儿,最终率先避开了眼神,抬眼望着远处的金军大营说道,

    “只要你们金人有议和的诚意,朕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与你们金兵议和。”

    听完赵桓说出这几句话,刚才士气高涨的武将们立即又都垂下了脑袋。就连刚被封为破虏侯的孟安也忍不住塌下了挺得笔直的腰杆,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们还是高看这位官家了。

    这位官家若是真有与金兵死磕的胆量,又怎会在去年被完颜宗望的一支孤军吓破胆呢!

    完颜阇母则得意地哼了一声。

    文官们则恰恰相反,一下子都来了精神,似乎肚子也不饿了。

    他们纷纷高呼赵桓圣明。

    李邦彦吴敏等人更是自告奋勇,愿意充当与金人议和的使者。

    就连秦桧,同样也被赵桓的语言给迷惑了。

    这厮心中暗道,看来赵桓为了保住皇位,不让赵构捡漏,又准备与金兵二次议和了。

    马和尚听了赵桓的话,一张圆脸上当即堆出了无比真诚的笑容。

    “我们大金之所以二次攻宋,主要是因为官家试图诱降我大金忠臣耶律余睹和萧仲恭。现在官家想要议和,除了要付清我们数十万大军出征的所有花费,还要再赔偿我们一点点金帛子女。”

    “只要你们愿意议和,一切都好商量。”

    赵桓十分急切地说道,

    “我皇宋富甲天下,金银满库,只要两国能够修好,朕给出的东西,绝对会让宗望都元帅满意而归。

    对了,宗望都元帅准备什么时候派人进城谈论议和之事?”

    马和尚看到赵桓一脸迫不及待的样子,内心暗暗得意:看来这厮今天上城督战,确实是被姚友仲死亡的噩耗给吓住了。

    如今看到议和有望,立即又露出了怂人的真面目。

    既然如此,马和尚就要好好拿捏赵桓了。

    马和尚略显为难地说道,

    “赵官家应知,就算我们宗望勃极烈有议和之心,但是宗翰勃极烈性格暴躁,却未必同意与你们议和。

    今天的攻城战,损失了数百女真儿郎,宗翰勃极烈早就发誓要与你们不死不休了。

    如果赵官家想要安抚宗翰勃极烈,恐怕要先给宗翰勃极烈一点甜头。”

    赵桓拍了下脑门,向孟安使了一个眼色。

    孟安虽对赵桓失望,毕竟赵桓才封赏了他一个侯爵,所以还是以赵桓马首是瞻。

    他把完颜阇母推到城头,把那张肿胀得眼睛都睁不开的大脸压下去,让马和尚看了一眼。

    随后赵桓用小心翼翼的语气告诉马和尚。

    “马和尚,为了表示我议和的诚意,我本想现在就把完颜阇母释放出城。但是刚才诸将擒拿完颜阇母时,因为他出口不驯,就把他打成了这般模样。

    我深知完颜阇母身份尊贵。

    如果他顶着这幅嘴脸回到金营,说不定会更加激怒宗翰宗望两位勃极烈。

    所以朕想让完颜阇母大人在城内休息几天,直到我们双方谈好议和的细节后,朕再派人把完颜阇母礼送出城,如何?”

    如果完颜阇母不是被打得面目全非,也许马和尚会怀疑赵桓这番话的真实用意。

    但是看着脸肿如斗,嘴角歪斜的完颜阇母,马和尚立即相信了赵桓的话。他甚至还猜测,赵桓之所以把完颜阇母留在城里,是担心把完颜阇母释放后,金人突然翻脸,不再与大宋议和了。

    马和尚当即点头说道,

    “赵官家是个有心人。既然如此,我现在就回去与两位勃极烈通报你有议和之意。且看宗翰勃极烈会不会同意与你议和了。”

    “一切有劳和尚大师费心。”

    赵桓改变了对马和尚的称呼,显然十分期盼议和。

    马和尚临走前,又警告了赵桓一声。

    “你既知阇母万户身份尊贵,这两日须得好好侍候他,且不可再伤到他。”

    “那是当然。”

    马和尚带着时立爱回转金营。

    赵桓则转过身来,看着眼前的一群武将说道,

    “诸位将军,你们今天的功劳,应得的赏银一分不会少。很快我就会让大宋皇城司的人把银两送过来,由张叔夜为你们亲自发放。”

    随后他又特意叮嘱张叔夜,

    “张爱卿,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朕想对你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且拭目以待。你眼下惟一的任务就是帮朕守住汴梁城,明白吗?”

    张叔夜点头称是。

    赵桓又把目光转到那群文官身上。

    “李邦彦,张邦昌,吴敏,朕现在就任命你们三人担当与金人议和的使节。

    明日,或后日,就由你们负责与金人谈判。

    谈判的细节拟成草案后,再交由朕亲自审核。”

    “老臣遵旨。”

    李张吴三人对礼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得意之色。

    看来官家这次为了议和,准备付出比去年更大的代价呀。

    因为去年的议和使节只是一个副宰相和两个三品大员组成。这一次,官家竟然指定了三个一品大员。

    李邦彦是少宰,张邦昌是太宰,吴敏是尚书兼枢密副使。

    有了他们出马,一定可以与金人谈成和约。

    赵桓想了一下,又再度叮嘱了一句。

    “对了,你们在谈判时不可自降国格。你们都是皇宋宰执,金人如果真有诚意,也应该派出与你们对等的大员进入汴梁城。

    如果金人派一些汉儿契丹降将,或者金军千夫长之类的小官,那就拒绝与他们谈判。

    切记!切记!”

    因为知道这三个混蛋都是软骨虾,赵桓又特意点醒他们。

    “现在大金皇太弟在我们手里,急着谈判的是金人而不是我们,知道吗?”

    “官家圣明!老臣记住了。”

    赵桓揉了一下咕噜响的肚子,随后笑呵呵地向群臣一挥手,

    “退朝!诸位爱卿可以回府用餐了。”

    众臣向赵桓施礼后,正准备转身离去,赵桓却又喊住了秦桧。

    “会之,你暂留一步。等会儿陪朕一道回宫。”

    秦桧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喜意,站在原地不动。其他的文官看到这一幕,全都在心里暗骂:秦桧这厮,凭借刚才的媚君表现,明显已经获得了官家青睐。

    看来很快就会平步青云了。

    孟安因为感激秦桧刚才为自己说话,特意走到秦桧面前道谢。

    秦桧谦虚地说道,

    “破虏侯这就见外了。我只是遵从本心,为你说了几句话。封赏你的是咱们英明的官家。你如果要感谢,应该感谢官家。”

    赵桓心中暗道,这厮果然是个天生的奸臣,太会说话了。如果不是知道这厮是个毫无底线的人渣,自己绝对也会被他忽悠住。

    看到其他文官全都走远了,赵桓方才向秦桧点了点头,随后对一群略显失落的武将说道,

    “诸位将军,你们除了守住城墙,朕还要交给你一个任务。你们在二天之内,为朕招募十万青壮守城。能够做到吗?”

    这些武将顿时都愣住了。他们发现自己搞不明白赵桓的想法了。

    既然已经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与金狗议和了,为何又要招募十万青壮守城呢?

    张宗颜想了一下,方才挺身出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末将也不敢欺瞒官家。

    如今城中百姓不太愿意参与守城,官家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招募十万青壮,末将只能先向官家请罪。我们做不到。”

    张宗颜说完这句话,忧心忡忡地看着赵桓,生怕赵桓因为这几句话突然暴怒。

    毕竟他的话虽然委婉,却还是说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汴梁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不再愿意为朝廷效力了。

    然而,赵桓却没有生气,反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朕不怪罪汴梁百姓。是朕对不起他们。三日后,朕会颁下罪已诏。”

    诸将面面相觑,纷纷怀疑自己听错了。

    罪己诏可不是随便下的。

    一个君王,只要不是犯下天大的罪孽,根本不会颁布罪已诏。何况罪己诏绝对有损官家天威。如今汴梁本就内外交困,官家在这种时候颁发罪己诏,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