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秦时当匠人 » 第八章 粗盐

第八章 粗盐

    从巩将军府里出来,他手里多了二两金子和一袋碎银,这些是巩铮私人身份给他的,大秦的军功爵并不会直接奖励金钱给士兵,在大秦,军功几乎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除了钱。

    大秦给士兵的奖赏,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爵位,这个是可以传给后人的。

    当然,如果你没有后人,自然就没了。

    比如现在召知的军功就刚好可以让他升为二级爵上造,如果他不幸死了,他的后代就可以继承公士的爵位,逐步递减。

    公士就没有什么能继承的了,死了就没了。

    还有一种就是土地和房产。

    当然,这里的房产,不是直接盖好的房子,而是宅基地。

    普通士兵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他们一样可以通过军功还换取一些相应的东西,比如用敌人的人头抵罪,拿敌人的人头抵消徭役。

    一句话,在秦国军队中,敌人的人头就是“硬通货”。

    想改变命运,想改变身份,想加官进爵,想光耀家族,没有别的途径,只有一条:参军,打仗,多砍敌人的头。

    公士,奖励1.5顷耕地+1.5宅房产,上造,奖励2顷耕地+2宅房产。

    秦汉时期的一顷,相当于现在的100亩,一宅相当于现在的2.5亩,500平方。这个标准,放到那个年代,就是妥妥的地主。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但是秦国的奖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领了秦国的爵位,是不是意味着之后就直接可以回家享受生活了呢?

    当然不是,你走了,谁打仗?

    秦国的兵役时间很长,要服役到60岁,你在战场上杀敌所得到的奖励,全部都是给家人的,秦国办事效率很高效,一场仗打下来,该给谁记多少功,该奖励多少土地,当地县令会及时地送到你家人手中。

    像他这样家人都不在了的,只有两个解决办法。

    要么抓紧生一个出来,要么你就等到自己六十退休。

    召知现在是上造了,虽然正式的文书还没有下来,但是军中裁定的军功一般不会变,咸阳那边只是走个流程。

    “总感觉秦国是故意的,为的就是让大家多生孩子,不然万一战死了爵位没人继承,想想都觉得太亏了”

    秦国的人口总数不多,别看他们每次大战就动员几十万士兵的,这是军功爵制度下人人皆兵,实际上恐怕只有大家族才养得起一批精兵。

    蒙氏一族的黄金火骑兵就是这么来的,这些人对秦国的忠诚不容置疑,但对于秦王,恐怕就不是一回事了。

    既然已经被绑上了秦国这艘大船,只能自己想办法爬得更高了。

    秦时明月是一个剑与美人的世界,来一遭不做点什么岂不可惜?

    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赚钱。

    当初的吕不韦,就是花了重金打通了秦国上下关系,才有了现如今的地位。

    钱,无论哪个世界都离不开它。

    ..........

    这个世界的科技树好像是被点歪了,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完全有可能做到工业化制造,公输家族的霸道机关术,墨家的机关兽,真想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

    召知要做的第一门生意就是粗盐的提纯,这玩意并不复杂,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

    他刚刚从巩铮府里出来,注意到现在很多人吃的都还是粗盐,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召知以前学过的知识都还没忘光,他知道细盐的制作方法,现在就差亲自动手实验了。

    前世的知识在这个世界能不能行得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他要有一个地方来做自己的实验,军营内肯定不行,人太多了容易泄露。

    上党刚逢战乱,大户人家被洗劫过后,城内就多了很多正在出售的宅子,召知到牙行找人问了一下,最便宜的大概只要十几两银子,最贵的他现在肯定买不起。

    其实这事问问巩铮多半还有别的解决办法,但是他不想欠别人太多人情。

    牙人带他去了三处地方,都是新出售的宅子,距离军营不远,价格还算公道。

    召知跟牙人一番砍价,最后选了这间两户一宅的,风水还不错,随时能住人。

    这间两户一宅售价一百二十两,和牙人一番砍价之后,他极为肉疼的付了一两金子,在牙行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买卖契约,拿到了宅子的地契,这间宅子现在开始就是属于他的了。

    其实还有一个流程是需要官府的盖章认证,但是现在还没有官员上任处理这些琐事,牙行也是趁着这个时机,出手掉一些宅子,至于后面的事情,他们就一概不管了。

    没想到召知前世都没实现买房的目标,却在这个世界不到一个月就实现了。

    杀人放火金腰带,古人诚不欺我。

    付了钱,就该干正事了。

    召知回来的时候还顺便去了一趟市集,买了一小袋粗盐。

    这户人家走的时候比较匆忙,家具用品都还在,也省了他不少事。

    可以开始了,召知莫名有些兴奋和紧张。

    自从上大学以后,这种化学实验他是第一次动手。

    粗盐的提纯是初中知识水平,稍微看过一遍的人都能做出来,这个时代知识就是无价之宝,实验要是能成功,够他吃一辈子了。

    课堂上老师做实验是很细致讲究的,召知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达到那样的效果。

    毕竟好多东西他只能用替代品,而且细节也有些记不清了。

    工具,几个新旧陶瓷碗,一条纱布,一根树枝,一口青铜锅。

    大体流程是先将粗盐溶解,然后过滤掉杂质,最后蒸发烘干水分。

    第一步把粗盐加入到盛有水的碗里,然后用树枝进行搅拌,等它们完全溶于水,再用纱布进行过滤,过滤完之后,将刚才的过滤液倒入锅内,生火加热。

    这个实验就完成了,召知第一遍实验就成功了。

    锅底现在还很烫手,他顾不得烫,直接往里伸手掐了一点,用食指搓了搓刚刚提纯出来的盐,是细盐没错,除了颜色有点偏黄外,没有别的问题。

    召知尝了尝手指,是咸的,他成功了,细盐真的就被他这样做出来了。

    他有点不敢相信,居然这么简单一次就成功了?

    我要发达了,这一刻他仿佛看到巨大的财富在向他招手。

    冷静,一定要冷静,召知明白这里面的利益太巨大了,盐这门生意向来都是官府直接管控的,他小胳膊小腿的,这个时候当然是要抱紧秦国的大腿。

    不行,还不够。

    细盐这事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利益又太过巨大,必须找一个足够份量的人才行,而在这上党城里,除了王龁,还有谁的份量比他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