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秦时当匠人 » 第十七章 农田

第十七章 农田

    正值春季,咸阳下起了小雨。

    上党陆续有士卒返回,到了春耕时节,大多数士卒都要回家种地了。

    自家的地,你不回去谁帮你种呢?

    不种地的话,明年吃什么?

    一家人都喝西北风吗?

    除了少数的精锐,士卒们早一个月都已经接到了命令,现在结伴回家的人不少,一条条长长的队伍,就好像他们出发时一样。

    他们家中或有妻子父母在盼望着他们归家的那天,可是有些人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眼前这条队伍便是返回咸阳的其中一队,他们每个人都卸下了盔甲和武器,自己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大多脸上都带着喜色,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咸阳。

    这几天连一直待在家中的召知都对这件事有所耳闻,婉儿也不知道是哪里得到的消息,绘色绘声地给他描述着,就好像亲眼所见一般。

    召知家中有良田万顷,益宅万亩,仆从数百。

    这些良田自然也是需要有人耕种的,现在他们回来了。

    召知听老黄说起这件事还有些意外的感觉,他以为自己的良田一年四季都有人在耕作,没想到之前出去打仗的人现在回来后变成他的农户了。

    “真是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秦国的青壮是很苦的,闲时要服徭役,农忙时要种地,家里只有几兄弟的,躲都躲不过去。

    这次咸阳的青壮基本上都出去了,秦国不是只有上党这一个战场,秦庄襄王三年,魏公子信陵君四次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攻秦,于黄河南击败秦军,蒙骜败。

    后联军追至函谷,秦闭关不出。

    秦国上次在黄河南的失利,使得他们这次春耕的进度也慢了许多。

    现在战事基本上平息,士卒们都得以返回家中。

    等待着他们的,不只是家人的期盼,还有无数急需耕种的土地。

    他们在路上一刻也未停歇,都想着早点赶回家。

    家里的妻子儿童翘首企足,他们又怎敢耽误呢?

    抱了抱久别重逢的家人,匆匆吃过家里的饭,他们就开始下地干活了。

    至于这些农田上面什么时候又换了主人,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召知在家中颇有闲情的观赏着这场春雨,身前摆了张桌子,上面有肉脯,果干,蜜饯,糕点等零吃,两名侍女站在身后陪他观赏,偶尔会和她们说上一两句话。

    “今天这场雨下得真好,真是舒服极了”

    召知手里还捧着一筒竹简,在这样的天气读书,风景别致。

    他伸了个懒腰,两侧有侍女在一旁给他捏肩捶腿。

    这两名侍女是专门安排过来伺候的,她们两人长相清秀,眉如新月,相比婉儿夕瑶别有一番风味。老黄贴心的安排俩人过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原来的贴身侍女婉儿和夕瑶在另一个房间里读书习字,她们从小被人培养,什么都懂得一点,唯有这点确实不会。

    “唉,瑶瑶你学完了吗?”

    “没呢,还有一小节,我不太懂意思”

    “真不明白主子为什么要我们读书识字,明明府里有的人会,偏偏要我们学。”

    “我肯定又要被罚了,夕瑶妹妹你到时多帮我说几句好话”

    她故意做出叹息的表情,但脸上却不见一丝害怕,显然已经是有经验的逃课生了。

    “你呀,多花点心思就不至于被罚了”

    婉儿也不是头一次被罚了,“我跟你说,主子对我们可好了,他才不舍得罚我呢”她又贴着夕瑶说了几句悄悄话,把她逗得脸都红了。

    “夕瑶妹妹你真美,我要是男子就好了。”

    “姐姐又在打趣我了”

    两人也不是第一次开这种玩笑了,婉儿心里确实很不解,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他还是没收夕瑶进房门,或许是因为主子的想法她们不会懂吧。

    府里是一片欢声笑语,而外面的人却在辛苦劳作。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哪怕是下着小雨,农民也要在外耕作,多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

    现在大部分人家都没有开始播种,农民在播种之前,都要先将土都松一遍。

    松土是个体力活,哪怕你再能干,一天下来都得累个腰酸背疼。

    这个时期的农民也没有太多的工具,他们只能用自己的锄头一遍一遍地把土地锄松,每寸土地的深浅都记在农民心里,有经验的农人锄地时都会把握好力度。

    春耕并不是简单的翻动土壤便能了事,必须不畏繁琐的耕地,要持续整个春季,不只是在元月时翻两下土就算完成。

    “耕不厌锄”“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

    这两句俗语都清晰表明了锄地对耕作的重要性,越是勤劳持续的耕地,得到的成果越是丰厚。

    《齐民要术》里写道:

    月耕地,一当五,锄麦:是月锄麦,再遍为良。遇大雨,待草生,先锄草而后下子。春种即用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苗出垄则深锄。锄不厌频,无草亦锄,锄满十遍粟得入米。

    没有农民会不明白粮食的重要性,秦国对春耕的重视也不下于作战,军功爵还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奖励耕战,哪怕你只是种地种得好,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奖赏。

    秦人对于耕地的热情也很高,自商君徙木立信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怀疑过自己能不能得到赏赐的问题,只要比别人多出一份力,收获就会比别人多一分。

    这场春雨只下了一个时辰就停了,召知坐久了有些难受,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他打算这段时间把躺椅弄出来,这个东西的技术含量不算高,应该不难做出来。

    这个事还得麻烦一下老黄找个木匠过来,他只负责画个图纸。

    老黄在咸阳居住了十年,倒是认识不少人,有什么事情找他办都可以放心。

    秦人向来有祭祀的习俗,连秦始皇也免不了迷信鬼神之说,更别说是普通的秦人了。

    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他们成群结队的来到一片平地,吟唱着听不懂的怪调,然后献上自己最好的果实,祈祷来年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