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秦时当匠人 » 第四十二章 麻士相

第四十二章 麻士相

    不出意外的话,水车的发明同样会成为秦国的一大利器。

    他在做这两件事情上面并没有考虑过多自己的利益,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来推动秦国的农业发展。

    召知再次找到吕不韦,两人相对而坐。

    “我今天是来请您指点的。”

    “哦,我有什么能够指点你的呢?”

    “在下最近设计出了一样东西,名叫水车。”

    “它的作用是可以借用水势运转,从而将水注入渡槽,流入到灌溉的农田里。”

    “现在出了一点问题,想得到您的指点。”

    “你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吗?”

    “它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动的时候水会对外挥洒,不能流入到渡槽内。”

    这样东西召知自然是让人带过来了,吕不韦府上假山极多,水流形成了一个小湖泊。

    两人就近观察了一遍,水车缓缓转动,吕不韦衣服上却并未溅到水珠。

    “这个问题还是找一下你们墨家弟子过来比较合适。”

    “我对你这个水车倒是挺喜欢,平时用来浇花方便多了。”

    “既然相国喜欢,那它就送给您了。”

    “你对老夫有什么要求可以一并提出来,大秦是不会亏待你的。”

    “我想向您求取一份偃师之技,还望相国大人可以割爱。”

    “偃师之技?这我却是从未听说过。”

    “我听说您府上有一位门客,他自称是偃师传人,擅长木偶戏法,不知能否一见?”

    “你说的应该是麻士相了,此人的脾气有些古怪,一会你可以拿我的令牌去找他。”

    “据老夫所了解,偃师的传承早已经断绝了,甚至从未有过什么传承。麻士相他那些只是表面的东西,若单论机关术都还不如你们墨家自己的精妙。”

    “我知道偃师对墨家弟子的吸引力,不过等你真见到他可能要失望了。”

    “多谢相国大人成全。”

    吕不韦并没有再多说,他感觉墨家弟子的脑子都是一根筋,劝是劝不动的。等召知自己亲眼见到所谓的“偃师传人”就会明白了,只不过是个小戏法。

    他找来的墨家弟子正是之前负责打造曲辕犁的两位,其中一位还是召知久未谋面的师兄。

    两人先看过了水车,才来到吕不韦和召知面前。

    “相国大人,水车的解决方法我们两人刚刚想到了,只需要在水斗处安装块木板便能解决了。”

    “这是你们墨家弟子发明出来的,老夫代劳请两位过来,你们却是找错了人。”

    “初次见面,在下时一廉。”

    “初次见面,在下马颍。”

    “在下召知,见过两位师兄。”

    墨家弟子之间虽然讲兼爱,但是实际上能认同而且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少,即使是巨子都不能兼爱秦人,他们又怎么能做到兼爱别人呢?

    召知和两人的确是初次见面,来秦国这么久了,他是第一次见到除自己以外的墨家弟子。

    或许是因为吕不韦在场的关系,三人相见时并不像同门师兄弟那样热情,反而是一种公事公办的态度,连片刻寒暄也未有。

    “诚如两位师兄所言,在下对这些事情实属一窍不通,不如这件事就交给两位师兄了。”

    两人谁也没有回答,最后还是吕不韦发话。

    “你们二人全力配合他便是。”

    “唯相国之命”

    他们离开后,召知也没有久留,同样起身告辞。他还要去找一个人,那人是偃师的传人。

    麻士相一开始听到吕相的名字还挺热情,请他入内座谈。

    “偃师之技早就失传了,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我只是会一点戏法,根本没有你要的偃师之技。”

    “如果你想学戏法的话,我倒是可以教你。”

    “学费嘛,看在相国的面子上,只收你一半好了,黄金五百两。”

    “我这门绝技可是在宫里表演过的,你一点也不吃亏。”

    “换了别人,哪怕是千两黄金我也未必肯教。”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别人。”

    麻士相半躺在席上,身上只穿件麻衣,果然是个脾气有些古怪的人。

    召知听他说完,也不着急离开,站在门口前。

    “我听说您最拿手的本事是可以同时控制三个木偶交谈,当时连韩王也对此啧啧称奇,引得无数人想一探究竟而不可得,这件事情现在韩国都依然有流传。”

    “后来您不知因为什么事情,从韩国逃到了秦国。”

    “我说得可对?”

    “你调查过我?不错,你说的这些基本都是事实了。”

    “您并不会真正的偃师之技,连戏法也是假的。”

    “其实您是一位骗子,欺骗了韩王,也骗了韩人百姓。”

    召知说完便离去了,麻士相保持着刚才的动作,并未见有什么反应。

    如果走近看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并不平静,不复方才玩笑随意的表情。

    “世上或许没有偃师之技,但它是存在的。”

    “它一定是存在的!!!”

    之后两天再没有人来找过他,召知正在配合两位墨家师兄完善水车,试验它的稳定性,有了众多能工巧匠的参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其中不乏一些农家弟子。

    两人在河边并肩而行,脚步缓慢。

    “你见过巨子了?”

    “巨子当时曾找过我,问起你的事,老师他还好吗?”

    “师兄或许还不知道,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本来是听老师的安排来秦国投奔师兄的。”

    “可惜还没见过师兄,就被拉去了上党,差点死在那里了。”

    “老师他,他还没原谅我吗?”

    “我入门时日尚浅,却是不曾听老师提起过,不过老师最后让我来秦国,想必是已经放下了。”

    “你的天赋很高,老师如果知道肯定会很欣慰的。”

    “惭愧,如果没有大家的协助,我是肯定做不成这件事的。”

    召知和时一廉散步闲聊之际,水车已经开始了最后一次测试。

    水车打造起来稍微有些复杂,它的体积比一般的器具都大,而且需要的人手很多,光是之前打造曲辕犁的那批人可能远远不够用。

    由于各地河流的情况相差不一致,他们最好是能够先进行一遍实地考察,再决定打造何种规模的水车。

    但是时间不等人,这样做明显会让很多地区的农业受到损失。

    召知提出了一个办法,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先打造出三个不同规格的木块零件,然后通过教学的方式培训出一批懂安装水车的工匠,让他们前往各地根据实际的情况把零件组装在一起。

    这个方法使他们眼前一亮,很快就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肯定,既能解决了目前人手不足的困境,又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吕不韦对此非常满意,大声称赞,并下令所有秦国官员全力配合。

    连不少士卒都被抓去砍树了,咸阳的附近的树木全都遭了灾,众多鸟兽的家园都被他们摧毁,惊起了一大片鸟鸣兽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