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起源撰记 » 第38章:跑题

第38章:跑题

    “管家先生,像您刚才所说的太空电梯,我们不过是想节省进入外太空的成本,就是要找到一个安全、高效脱离引力的方法,我们地球这种等级的文明,想节省能源逃离地球的引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怎么没有,像你们搞的那个离心机发射器或者研究的那个超口径“大炮”,那个大炮最合我胃口,砰的一声就打出去,是炸还是不炸一目了然,痛快。”

    “管家先生,真会开玩笑。您一定有更好的建议吧?”

    “以你现有技术和材料,一段式脱引法、两段式脱引法或者三段式脱引法。你们应该能实现。”

    “您这个脱引法?什么意思?”

    “这三段式脱引法相辅相成,第一段很简单,就是将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找一地方有三座或者四座高山,三个点或者四个点能形成等边三角形或者正方形。不要认为这样地方很难找,偌大的地球这样地方多的是。一般高一点的山,就有几百米了吧?”

    “对”

    “然后借助高山的地形建高塔,比如三座高塔高度建到5公里以你们现有技术不难吧?”

    “高塔是镂空的,这个可以试试。”

    “高塔建成后,顶端装上滑轮组,比如三座高塔,用三根缆绳从三座塔的顶端顺延到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地面中心区域。每座高塔上装有货运电梯,每个电梯搞一个500吨的锇坨子上去,三个就是一千五百吨,四座的就是两千吨。到了顶端连接那三根顺延到地面的缆绳。这缆绳的地面端弄一个金属框架的装置,解决向外的拉力拉伤火箭主体的问题。金属框架内部装置固定在要发射的火箭上。”

    在那趴着的萧铭无语了,锇坨子都出来了,小龙的普通话绝对跟东北人学的。

    钱教授说道:“负重体为什么是锇呢?”

    “你真是老糊涂了,密度大啊!500吨的锇只有22立方米,熔炼成特定的形状,下落受外界因素干扰小,重力加速度快,安全系数就高。当然你们有别的高密度的东西也可以用。”

    “对,对。老了不中用了,脑子不好。”

    “你想想,调整好一切细节和参数后在5公里多的高度,同时将这2000吨的负重物放下,你就在地面那中心。缆绳拽动金属框架装置迅速上升,金属框架装置拖动你向上去,你说能把你扔多高?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没事想仍啥仍啥,多爽。”小龙越说越嘚瑟。

    “我一百三十五斤,重力势能转化动能的公式是?想起来了,等下我算下。”

    钱教授拿出本和笔开始算了起来。

    “钱教授,你别听他胡咧咧,小龙逗你呢!500吨从5公里高度自由落体砸到地面上,还四块,还重复利用,怎么可能。”

    “什么都不懂就别插嘴,用你们的电磁弹射技术还可以施加向下的力加快自由落体的速度,自由落体到4.5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减速了,另一边也可以脱离了。减速的方法有很多,自己想。”

    “就算你说的对,转换的动能有多种不可控因素。你这跟玩命有什么区别。”

    “你们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吃屎的,不会自己修正,解决初始动能,将一个物体加速到一定速度你知道要节省多少燃料吗?”

    “拉倒吧!这就是你们高等文明解决事情的方法?”

    “高等文明解决这种事情的方法有很多,你们做的到吗?最简单的电磁弹射,你在海王星上想吃西瓜了,搞个容器装上100斤。计算好轨道,不需要任何其他推动器,一炮就能打过去,你们行吗?”

    萧铭无语,地球文明确实做不到。

    “再说这个方法看似笨了点,但很实用。至少比你们想的那个太空电梯靠谱,材料成本、维护成本、安全系数、再加上还有你们没掌握的超远距离送电。哪一点可实施性不比太空电梯强?”小龙质问道。

    “如果地球不受到攻击,有了方案,解决一些技术参数问题对你们很难吗?不对,对你很难,你个棒槌解决不了,但是地球上的科学家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有很多。你们看重太空电梯无非是因,用电就能解决人类向太空运人、运物的问题,想降低成本而已。重力势能转换动能不一样能解决吗?无非加高度和负重体重量,其他要解决问题,跟太空电梯比起来几乎可以不提了。”

    小龙高傲的喋喋不休的说道。

    “管家先生说道有道理,相比起来用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成本要低很多。”钱教授那边附和说道。

    “管家先生,你所说的两段和三段脱引法需要怎么做呢?”

    “这两段一个原理,我们叫太空吊车,这家伙气着我了,我不想说了。”

    此话一出众人无语,这家伙还会生气?钱教授也无语啊!第一段重力势能转换动能想到的,关键的第二段、第三段人家不说了?

    “要不萧总,给他道个歉吧!”钱教授尝试的说道。

    “我给他道歉,想都别想。”

    “谁要你道歉,你道歉我也不会接受。老头,来你继续观察、观察我,看看你能看出什么。”小龙摆了个骚包的动作说道。

    钱教授继续拿起放大镜观察小龙,这时候钱教授又说道:“那个管家先生,你还说行星质量临界值的问题是怎么一回事?宇宙中有因此毁灭的行星吗?”

    “当然有,这种先例很多,连恒星都因此毁灭过。再说地球更容易因此出现问题。行星总质量的改变将意味着引力强度也会因此改变,我这里说的是行星与恒星之间、行星与行星之间、行星与卫星之间的引力强度。先不说打破地球和太阳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平衡,会因此产生连锁的可怕事情,单说地球和月球之间出现问题,足以让地球面临灭顶之灾。”

    “是啊!这个问题怕细想啊!月球靠近或者远离对地球,对地球来说都是灾难。”钱教授附和道。

    靠的太近直接撞一起了,远离地球,地球的气候改变就是灾难,还不算造成太阳系内行星轨道混乱的连锁反应。

    “虽说目前你们距离打破这个临界值还差很多,但是地球有一句话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搁不住你们像蚂蚁搬家一样,总往外搬啊。”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找到所有记录,计算出失去的总质量,这样将来有一天可以修复失衡的临界值。尤其是在月球建的基地总质量,从月球运回的矿藏质量,这一点必须调控好,卫星跟行星比很脆弱的。”

    这时候慧文说道:“你们是不是跑题,跑的有点远了?好像这时候讨论这些根本没什么意义吧?”

    此时大家才想起,马上要面临的是什么,刚才好像、确实是谈论了没必要谈论的问题,为什么会跑题了呢?怎么跑题的?好像跑的挺自然的,没什么违和感啊!

    没办法好好聊了,钱教授继续研究小龙。一时间安静了下来,没人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