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镇国好驸马 » 第二十二章:国企改革

第二十二章:国企改革

    第二天早上,赵明承等人起床之后,吃过早饭便开始对整个利国监进行整改,测绘图昨儿个一道已经找人做了,今天正好,直接召集几位官员和匠人们商议如何整改。赵明承提出炼钢的技术和大致的建设模型,然后众人看看怎么进行规划。

    从大范围来讲,整个炼钢厂可以分为两块区域,一块用来炼焦,一块用来炼钢,而打制器具和武器的铁匠铺应该和炼钢连在一起,这样钢水流出之后,先在磨具定型,然后转至各位铁匠手中锻造。炼焦区要有洗煤、碎煤、筛煤、蒸煤、冷却、挑拣等环节,而且想要提高产量,就要注意不能受到雨雪或者天气的影响,这就需要搭制一个巨大的棚子。赵明承干脆一步到位,按照后世的钢铁厂的模式建设,然后等利国监这边流程熟了,其他几个铁监,描葫芦画瓢整的也快。

    这个简单,在炼铁厂还缺铁吗,现在的生铁拉出来先,在现有的基础上,先整出一些焦炭,然后把现在的这些脆的生铁,丢进去融了,然后加入一些碳,鼓入一些空气,搅吧搅吧也能成刚,先凑活着用吧。然后整一些工字钢的磨具,这样构建起来稳定性也强。另外焦炭出产的时候,会有很多有毒的有粉尘的气体,这些气体需要处理,以现有的方式,只能通过蒸锅连通管道,用水来过滤,然后建个高高的烟囱排出去。

    炼钢区嘛,也是一样搭个棚子,在中间建几个大型的熔炉,然后围绕着熔炉的口子连接通道,到铁匠面前的模子,当然了铁匠也要有个小炉子,用来加热打铁用的。按照现有的铁匠人数,先建几个看看人员调配问题,然后适当的留一些地方扩建,或者后边也要预留一些地方进行以后的整改。

    最后就是人员问题,按照赵明承的设想,首先监正这个厂长是朝廷的任命、然后下边属官等会计监管人员之类的也是朝廷的,咱们不能乱来。那么接下来的工人阶层划分,赵明承可以按着设想来搞,这些阶层人员不是朝廷官员,只是技术职位,当然了职位肯定和薪资挂钩,技术职位越高,薪资就越高嘛。

    首先就是钢铁的研究,赵明承也只是知道个大概,那么成立一个小组来进行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就显得很重要了。所以设立一个钢铁研究署,由一个大匠担任,大匠是拥有丰富经验人员,而且有威望,由大家推举出来经过考核方可担任。大匠之下分为一级铁匠、二级研铁匠、三级铁匠,配合大匠的各种工作,当然了人员方面也会有限定,也会有考核晋升标准。接下来就是武器研究院,同样也由一位大匠担任,主要负责研制一些武器和防御,研究员也由三级,根据考核晋升标准升降。

    然后到各个分区,炼焦区有总领事负责各部分工作的协调,比如装料,开炉等工作的调派。然后还有一些技术工人,洗煤、运煤、碎煤的力士,装填原料的装填工,取出炼制好焦炭的取料工,还有冷却时的喷洒工等。炼钢区也有一些负责人,然后进行协调工作。

    当然了,每一个层级的工人薪资不同,从刚开始普通的铁匠或者力士之类的,根据年限或者表现进行晋升或者调整,这样子也让每个人都有前进的动力,而且新的薪资标准,绝对比现有的这些微薄的收入要多得多。

    赵明承说道:“等我们开始整改的这几天,我会上一个详细的奏折,向陛下还有政事堂的相公们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只要能够保证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我觉得上边的人会同意整改的,毕竟整个薪资提升下来也没有多少。而产量提高许多,相公们也会乐意看到的。”

    说干就干,曹牷和潘胜没啥事,只能瞎溜达,他们俩主要就是负责维持秩序和保护赵明承安全的,所以说拿主意的也就是赵明乘。这边按照测绘图,划定几个区域,先保留一部分之前的炼铁设备,一方面打制能够蒸煤的大锅,另一方面也打制一些钢柱和铁皮盖大棚。

    现在整个利国监就像工地一样热火朝天,先是把之前上边的一些建筑清理出来。然后推平之后挖一些坑,用来埋放钢柱所用。整个大棚成伞字状设计,先用钢构组建一个立体框架,然后再上边盖上铁皮,铁皮和棚架之间用铆钉连接,烧红的钉子塞进去,然后下面支撑用锤子砸出一个冒,这样就能固定住了。

    整个大棚中间和两边各有一排铁柱,这样稳定性会很强,中柱高一些大概有五米,两边柱子低一些,大概三米。整个棚子长约五十米,宽约二十米。然后各个区就先造出来四个棚子,以后需要以后在建。各个棚子之间贴着,缝隙之间浇上铁水焊住。最后用刷桐油的方法,进行防锈,而且还会定期擦拭。

    棚子搭建完成之后就是在下面挖灶,然后砌成封闭的锅炉。这次他们采用上好的陶土,密封性更强,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而且他们还对整个灶进行了修改,让装料和取料更加的快捷方便。让赵明承看到大为赞服,乐的几位工匠喜笑颜开,京里的大官都夸咱手艺好。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流水线般的工作,大家手熟了之后动作也快,很快八个棚子就建立起来,连在一起,从头望到尾就像一个大大的广场,只不过现在技术有限,中间有一排排的柱子。

    这两天,赵明承的《利国监之整改细则》的奏本也递了上去,详细讲述了赵明承对于利国监实地考察后,进行的一些设计整改方案,顺便也提到了匠人分级技术职称,及配套的薪资体系。另外铁器研制署和武器研制署的成立,阐述了它们的必要性。

    最后他也另起了一个劄子,把利国监原监正苟德才和他的弟弟苟德利犯下的罪行,他们被抓之后百姓的拍手称快,都详细的写了,虽然利国监的监丞级别不高,但是重要性很强,也是盐铁当中的基层砥柱中流,所以还是需要一番解释的。

    皇帝肯定不能骗,就从微山湖上遇到铁柱说起,顺便叙述了下苟德利对铁柱的罪责,还有他嚣张的话语,关于谋逆方面的事情,只是稍微提了下,说对方猖狂,然后说了些大不敬的话,被禁军逮到之后,以此为突破口,逼得苟德才大义灭亲和上书请辞,才让百姓们放下心来,大胆的举报。当然了苟德才是包庇纵容,苟德利是无恶不作,罪证都交给州理院审查,另外利国监需要任命新的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