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泰启纪元 » 启二百一十六章 错误判断

启二百一十六章 错误判断

    北都号的舰长室里,副官小高忽听领导询问云城号的情况。

    脑回路有点卡顿,思绪慌乱回转。

    随即连忙翻看对联器的传感信息,查询着舰队的动态汇报。

    这次出航,两支主力舰队合并成一,整体战力规模空前。

    为了更加便于指挥作战,舰队换装了大批,新测试的装备,可谓是有备而来。

    除了舰上的各种,新式的扫描观测系统外。

    官兵们也更新了,军用第三代传感对联器。

    军用对联器是专门为军方研发配备,有专用的定位,和专属特定的频段。

    这不同于民间商用通讯设备。

    在和平时代,由于设备通用和批量等因素。

    其技术含量远低于,迭代迅速的民间商用领域。

    但这次突降的灾难,让研发资源集中在了军用领域,推动了其发展。

    这军用第三代对联,是基于第二代的传感通讯设备。

    进行取长补短升级完善,进而研发出的新版本。

    新式对联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眼球组织的植入装置,进行可生物反馈的立体成像。

    其核心技术是第六代纳米液态传感仪。

    安装传感设备非常简单,如同点眼液一般,将纳米液态传感仪滴入眼内。

    传感仪的生物脉络体,会很快渗透角膜层,包裹晶状体。

    传感仪通过作用晶状体和瞳孔,进行映射成像。

    通过自身温度感应微动,让人体生物反馈操作,更加快速和精准。

    对联器的核心处理器,依然还是在手臂处的皮下植入装置。

    这眼内传感仪的原理,其实与第一代对联器,耳道内滴入的纳米音针是一样的。

    只是在工艺上更加极致,尤其是在人体抗物理减震上,加以优化便于军用。

    传感仪是通过量子信号,与手臂位置的处理器进行链接,达到互通使用。

    传感仪结合角膜上的反馈点,可以有效准确的定位任何物体和运动作。

    液态传感仪的电能,是通过人体自身生物能进行微能量转换补充。

    但由于人体的代谢,导致生物能的衰减,传感仪也需要有周期的进行补充。

    所以使用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再次滴入适量的液态脉络,进行补充调节。

    小高在眼前挥动手指,就可以通过传感对焦,触发手臂上的功能。

    进行战网实时更新,通过手部指令,控制成像画面。

    这新一代的纳米传感仪,相比上一代商用型,可谓是上了一层楼。

    除增加了双眼传感以外,还完全取替了,第一代对联手持成像仪指挥平台。

    而且新的成像反馈功能,也减少了手臂感应点的功能区域,减少了枯燥重复的动作。

    这样以来对联器,也就不再需要按动手臂,激活耳道的音针装置。

    通过双眼传感反馈,可以准确的用手指,在眼前的区域进行精准简洁的遥控操作。

    解放了左手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军用对联器的指挥反应效率。

    这款军用对联器,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双目传感装置,绝对是科技感爆满。

    双目成像是基于,商用领域的单眼反馈元件而来。

    成像交叉从运算定位点的数量,和反馈的精确度,都有了整体的革新。

    不但让视觉菜单更加清晰,传感功能也更加丰富。

    单眼画面变成了双眼影像,不但彻底取替了,外部互通的辅助指挥设备,也提升了植入式对联器的效能。

    相比原先的单兵头盔式,和军官的镜片式对联器外设,完全提高了一个技术等级。

    通讯设备,目前已经进入了新高度,未来也将会更加先进。

    要不是受C401克星的影响,下一代关键技术“观动转换系统”,相信用不了太久,就会成功问世。

    转换系统可以让传感仪,与脑部生物信号,进行多态的平衡调节。

    这将彻底摆脱,外部设备反馈的束缚,成为人体自身的一个生物功能。

    相信到那时,通讯科技领域将改变生活,引领新时代。

    小高查阅着救援统计信息,而后也是无奈的摇着头。

    “姚总,云城号的官兵目前还没找到,不过您也先别着急。

    武铭副总,已经抵达幸运号,正在视察救援安顿工作,听取相关汇报。

    您先休息会,一旦有相关消息,我会立刻通知您。”

    武铭亲自前往,也是因为知道,这次救援行动规模很大。

    这救上来了数千名生还者,分散在三艘救援舰上,另外还有上万具遗骸。

    这辨认和记录的工作,必然会困难重重,很可能会进展缓慢。

    但这时间上可是来不及了,舰队已经展开部署,怪物也随时可能袭来。

    武铭亲自过来,就是为了督促工作尽快落实,赶紧找到云城号的人。

    可即便是副总到来监督工作,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舰队所有官兵,根本没见过这种场面。

    也都是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无可奈何。

    听着小高的安慰,连口水都喝不下的姚伟,依然是愁眉不展。

    由于这几日紧张的救援行动,既要救人,又要防着被敌人突袭,姚伟寝食难眠。

    船摇海风吹,心火一旺,肝肺郁热难下,确实有些着急上火。

    此刻更是无心休息,脑袋上的青筋暴起,眼睛也是又红又肿。

    姚伟此时的心情,就像保险柜的钥匙丢了一样。

    如果找不到这把克敌制胜的钥匙,那就得有破开柜子,损坏物品的决心。

    眼下面对整个舰队的安危,姚伟这勤俭持家的人,怎么可能不心急如焚。

    一旦开战处于劣势,但凡找不到可行的应对措施,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不像在陆地,能够不战则退,甚至可以见机行事边退边打,以退为进。

    现在这可是汪洋大海,不但无险可守,并且舰队的规模甚大,根本做不到说退则众退。

    并且姚伟也是领命前往一号门海域,阻击可能出现的危险生物。

    保全人类海洋的控制权,所以这退也是不可能的。

    可倘若此时敌人,真的突然袭来,已方被动迎敌,可能会重蹈联合舰队的覆辙。

    听了小高说还没找到云城号的人,这让姚伟有些不解。

    姚伟并未滴入新式传感仪,还不太适应新设备的他,只能听小高的汇报。

    姚伟总觉得眼前都是字和图像,会非常得难受,影响深度思考。

    姚伟揉了揉红肿的眼睛道:“不应该找不到云城号的人啊…这就有些蹊跷了。

    按照那位飞行员克雷上慰的分析,云城舰员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撤退啊,…。”

    看着领导的面容,小高虽然听出了领导话中的焦虑,但还是不能心领神会。

    小高也清楚,舰队当下的困局,就是敌人很强大,一号门根本无法靠近。

    不过既然舰队已经到此,这一战在所难免。

    难关无论如何都是要闯的,办法总会有的。

    可领导此时为什么不思考,如何调动部署,如何优化战术,想办法接近一号门。

    而却非要找到云城号的军官呢?难不成云城舰上,装备了秘密武器?

    这个也不太可能啊,他们是从非陆直接赶到的,中间并没有返回基地。

    也不太可能换装,什么新式武器。

    这让小高有些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小高叹了口气,无奈也许是自己愚钝,根本无法揣摩领导的心思。

    其实这次救援行动,虽救了很多逃生的幸存者。

    但绝大部分人,根本都不清楚,自己遭遇了什么,莫名其妙的就沉了船。

    好在这些怪物,只是优先攻击了舰船。

    也正因如此,这些落水的生还者,才有机会活下来。

    否则的真是正面遭遇上了触手,恐怕也是在劫难逃,生死难卜。

    甚至很多联合舰队的潜艇官兵,都不清楚到底是被什么,攻击了自己的船。

    稀里糊涂的舰艇就被击沉了,而当时除了逃命,根本也顾不上别的。

    所以这敌人到底是个什么怪物,根本没人亲眼目睹。

    只是少数被救者中,有人提到触手,说到了貌似巨大的章鱼。

    但即便如此,仅凭这点信息,远不足以找到胜敌之策。

    见领导一筹莫展,面色难看,小高也有些着急。

    于是出于好意的头脑一热,未做思虑就直接开了口。

    “姚总,我…觉得吧,也许这海里的敌人,可能也没咱们想的那么可怕。”

    姚伟闻言一愣,抬头看着小高,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会不会只是由于,联合舰队贪功心切,疏于防守,才大意轻敌,导致敌人趁虚而攻。

    我觉得如果敌人,真是鬼怪神煞,现在也不可能,藏匿进一号门内不再露面了。

    它们完全可以出来大举进攻,肆意妄为。

    所以我猜也许这些敌人,还是实力有限,只不过就是首战的出其不意,才会得胜。

    其实咱们也可以,弄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听了小高的振振分析,姚伟未做声的陷入沉思,思绪更是惆怅。

    虽说小高说得不无道理,联合舰队司令官也确实有些,急功于进入一号门内。

    但从总体上看,这个因素也不并全是,联合舰队失败的原因。

    所以小高的思路,也并不能给姚伟带来更多的启迪。

    因为姚伟在开始战情分析时,就考虑过这种可能。

    其实在联合舰队,与敌怪的缠斗发生时。

    我方派遣的巡航无人机,也已经接近战场边缘。

    由于电磁风暴的区域干扰,扫描系统,出现跳频闪烁。

    不过最后还是幸运的捕捉到了,一点有用的情报。

    通过报告姚伟得知,触手这事基本上与生还的船员描述相符。

    怪物触角确实是存在的,也确实是摧毁舰船的武器。

    并且后来情报科,通过对侦查扫描视讯的分析。

    判断这些触手,全长应该在百米上下。

    由于可以用力抓起舰艇,判断其很可能是某种,高动能机械装置。

    而幸存者的反馈,很可能是因为视角问题,和危机的压迫感,导致夸大了触手的能力。

    不过即便这种说法分析的有理,但姚伟也不敢把事情想简单了,毕竟没有亲眼所见。

    万一敌人在水下,还有更先进的攻击型武器。

    那水面露出的触手,可就太微不足道了,也许只是某种防御型武器。

    所有人都知道,鱼在水里的能力,要远大于水面上,不是特殊原因是不会露出水面的。

    另外还有水下的潜艇,被攻击时可都是飞出了水面。

    能把十万吨的潜艇,拖出水下抛出海面,这可绝不是件小事。

    姚伟很清楚自己的责任,无论这任务有多难,槽点有多少,都先放一边。

    自己可是总指挥官,要对整个舰队负责,这点是责无旁贷的。

    所以无论如何,哪怕是谨慎一点回去被处分,也绝不能轻了敌。

    姚伟皱眉摇头叹息道。

    “哎…你说的没错,但这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你可以想想,光凭几条大触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就能摧枯拉朽的,消灭一支超级舰队?

    呵…那联合舰队的武器,和母舰上的战斗机,也不是玩具摆设啊。

    并且当时各个舰船,以及升空的战机,都做出了相应的攻击。

    你仔细想想,如果敌人没有点实力,谁能扛得住导弹的连续攻击?”

    小高闻言皱眉点头,从反击的这个层面看,敌人确实有点厉害。

    姚伟接着说道:“所以我觉得情况,可没你想得那么乐观。

    我感觉敌人并不是逃回了一号门。

    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事。

    虽然目前无法证实,但这些水生物,很可能存在高等智慧。”

    小高听得是一阵冷汗直冒。高等智慧!…这…有可能吗?想想确实有些恐怖。

    由于任务需要,关于零号门异形怪物的情况,小高也听领导说起过。

    不过这些事,依然是最高机密。

    至于这些异形怪物是不是存在,主观意识决定行为这事,在全军高层一直存在着争议。

    大部分人都认定,它们属于低等智慧生命态。

    最多就是类似野兽,并不属于高等智慧生物范畴。

    其主要反应是,并没有个体战斗决策意识,完全是群体化的本能行为。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目前危害世界的人形暴徒。

    小高听了有些惊恐,假装挠了头,随即摸了摸,额头的冷汗,连忙接话道。

    “额…有道理,姚总!听您这么一说,我还真是豁然开朗!…”

    话音刚落,小高眼前一闪,对联器接收到了,已关注的信息,随即连忙开口汇报。

    “姚总!有个好消息,武副总那边有消息了。

    我方救出的人员里,已经找到了云城号上的人!”

    姚伟闻言眼前一亮,从忧虑中回了神,心中也是一喜。

    “这太好了!…快!安排直升机,我要过去看看!”

    抛开其它因素不说,毕竟云城号可是自己家人。

    听到自家舰员被救,也让姚伟感到非常高兴。

    姚伟亲自乘坐飞机,莅临幸运号,探望了云城号上的生还者。

    姚伟这次也算没白跑,恰巧这几位生还者,还真有一位军官。

    这位命硬的军官,是云城号上的武官,负责舰上武器管理。

    通过这位军官的详细讲述,也让姚伟了解到。

    云城号的官兵,并没有像被救飞行员口中猜测的一样。

    所有官兵并没有选择,见势不妙提前撤离,弃舰逃命。

    因为大家都视舰为家,怎么可能说走就走。

    虽然主官也下了令,但官兵们还是果敢提出,绝不撤退,要与战舰共存亡。

    直到最后一刻,战士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还击。

    英雄虽然无畏,但敌人过于强大,最后云城舰还是难逃魔掌,光荣沉没。

    听了这些后姚伟才明白,为什么这被救人员里,很难找到云城号的舰员。

    联合舰队的遭遇虽则如此,但主动逃命和战斗到最后,显然就是天差地别的结局。

    无奈现在的形式,姚伟深知还不能过于哀伤。

    快速翻开这难过的一页,很快姚伟得知了自己最关心的事。

    这次总算遇上了一位,真正的当事人。

    这位刘姓的军官,在战斗中与这传说中的怪鱼生物,曾距离非常之近。

    所以这生物的细节,军官是记忆深刻,挥之不去。

    而如此还能活下来的人,恐怕也是万中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