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太史慈之从黄巾围城开始 » 第三章:东莱太守不懂情

第三章:东莱太守不懂情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岂惜战斗死,却是归程难。

    太史慈、武安国两人一人持盘龙枪,一人持蟒蛇大锤,双腿紧扣马肚,向离弓之箭,朝东门前黄巾冲去,瞬间杀了几人。

    咚咚的马蹄声,惊醒了前方的黄巾,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骑兵,从左翼林子里冒出来。

    不过剩余的黄巾兵一看,哦吼,才2个人!真他娘的找死。

    “兄弟们,就2个人,大家砍死他们啊!”随着黄巾队长的大吼,大部分黄巾兵回过神来,像潮水一样毫无章法的向2人包围过来。

    一枪,对面的一名想要刺伤太史慈马匹的黄巾军只觉狂风袭来,喉咙一阵清凉,喷涌的鲜血向四周散开。其他的黄巾士兵一阵哆嗦,虽然晴空当照,可还是感到头皮阵阵发麻。

    太史慈哪有闲情逸致纠缠,一声长啸,点出无数枪影,鲜血如桃花瓣漫天飞舞,黄巾军大骇下纷纷向两边后退。

    一瞬间,拿枪的骑手就杀了十多个人。还有那个拿锤子的,专挑脑袋敲,一下子就留下十几具无头尸体。太恐怖了!

    “咦!府君且看前方!有骑兵!”郡丞孙立眼尖,在黄巾左翼突然杀出两骑连忙提醒太守唐志。

    “好啊!一下就干掉几十个!”都尉余光见来骑勇武,大声叫好。一下就把城头上正观望的其他人吸引过来!

    “嘶!东莱竟有如此猛将?”孔融大吃一惊,本以为偏僻的东莱郡也就花猫几只,难不成还真藏龙卧虎?

    “哈哈!杀得好!”太守唐志看见肆虐黄巾、大发神威的太史慈和武安国,大声的拍墙赞叹。

    “兄弟们别慌!大哥来了!”只见4个手持铁棒、高八尺六分的壮汉,一脚踢开挡路的黄巾兵,快速的朝太史慈和武安国杀去。

    “别怕,牛家兄弟上去了!”惊慌失措的黄巾兵见牛家四兄弟杀上前来,纷纷让路,大家都知道牛家四兄弟有大力,都能使得动30斤铁棒,4人联手曾杀退胶东县200个县兵,可以说是这一曲黄巾精锐兵中的大佬。

    牛大挥手中长铁棍一沉一挑,挟着凌厉劲气,戳往马上太史慈前胸。

    牛二铁棍一扫,闷声向太史慈后马腿砸去。

    其余小兵拿着长矛也向马肚子戳去。

    陷入重围,势必难以脱身。

    同样的,武安国的马在左突右撞中,不小心被黄巾砍断腿,摔倒在地,幸好武安国身形敏捷,马上持锤跳出,与牛三、牛四厮杀开来。

    太史慈心中一沉,知道是黄巾军中的高手,2人联手起码达到三流武将水准。虽然自己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但若纠缠开来,势必被其余人攻击到胯下青马。

    应当速战速决。太史慈一夹马腹,拉起缰绳,胯下青马倏地往前一跃前冲,右手一抹,一招横扫千军,银枪幻化出千重枪影,所有戳向青马的长矛,纷纷激飞。

    枪影一闪,牛大只觉魂飞魄散,眼前形势忽变,银枪突然由太史慈左侧处激射出来直剌面门,慌乱间来不及变招,喉咙一点血红迅速扩大,血像泉水般涌出,双目瞪大,没有半点神采,握紧的铁棍滚往一旁,发出轻微弱的碰撞声。

    “大哥!”牛二的偷袭一招被太史慈闪过,但就这么一会,大哥就已经倒地身亡,气的连忙拿起铁棍向太史慈后背砸去。

    哪知太史慈好似背后长眼,一手回马枪,又狠又准的扎在牛二脆弱的喉咙上面,牛二瞬间坍缩在地上。同一时间,武安国也一锤砸破牛三的脑袋,牛四也左支右绌,估摸这再有2回也得交代。

    牛四见三个哥哥一下就没了,心中早就没有了战意,只想着逃回大营,奈何一不小心,也被武安国一锤敲死。剩下百来个黄巾心中大骇,纷纷丢掉兵器,死命往大营跑去,有的朝两边林子钻进去。

    “贼子!再来大战三百回合!”武安国没有马,顺手锤死1个黄巾,看着剩余的黄巾逃跑,气的大叫!

    太史慈见状,顺势掩杀过去,直到剩余黄巾逃入大路两边林子,才肯罢休。

    “兄长,贼人已被杀退!”

    “哈哈,子义威武!看来还是子义技高一筹啊!”武安国放下双锤,乐呵呵的看着太史慈杀退黄巾后慢慢骑马归来。

    “事不宜迟,兄长我们还是早点回城!”

    见武安国没有马,太史慈也下马,两人并行向东门大步跑去。

    “诸位看见没有!哈哈,几百黄巾就被这两人杀退了!”郡尉余光哈哈大笑,其余郡吏也开怀不已,毕竟在围城中看到这么精彩的战斗也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

    “府君且看!那二人回来了!”郡丞孙立远远看见太史慈他俩大步走来,连忙提醒唐志。其余人也激灵,都把脖子伸的老长,想要看清来者模样。

    孔融亦是如此。看来还是不能小觑任何地方啊,此地真的是藏龙卧虎,竟有如此壮士!必须的好好结交。

    唐志见二人走到护城河边吊桥边上,眼神示意孙立赶紧问问。

    “来者止步!报上名来!”

    “吾乃东莱太史慈是也!”

    “我是北海武安国!”

    “唔,你们有谁听过哪家豪杰叫太史的吗?”唐志一听不是豪门大姓,很是疑惑。

    “咦!好熟悉的名字!”唐志、孙立等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奏曹官崔藩好像想起什么,这不是我手下派去临淄送信的太史慈和武安国么!前面离得较远,看的不是很清楚!

    “好汉也!敢问壮士何处来,欲往何地?”郡尉余光,看着伫立二人的身姿,心声欢喜,想把二人拉在麾下。

    太史慈尚来不及应答。奏曹官崔藩却大步向太守唐志走去。

    “哈哈!禀府君,大喜啊,城下两位正是我属下奏曹小吏啊!”

    “噢!原来是小吏啊,不见也罢”唐志一听,原来是小吏两个,本以为是哪来的豪强,可以好好笼络一番,原本想大开城门迎接的,瞬间没有了兴致,挥挥手,让郡丞好好守城。

    “孙立啊,这就交给你了!不可开门放入!”话毕,径直走下城楼,坐上官轿,返回太守府衙。

    “这……”一群官吏面面相觑,没想到太守前后反差竟如此之大。

    郡尉余光本来以为是豪强高手,看着太守之前如此兴致,还想着拍拍马屁,笼络太史慈2人,哪知是小民小吏,马上屁颠屁颠跟着太守走了。

    “府君!府君!不可啊,吾等应该礼待啊!”

    孔融见唐志如此势利眼,暗自焦急。

    奏曹官崔藩一看大家都走了,但太史慈毕竟是属下老熟人了,最终还是留下来。

    我去!老子杀退黄巾,竟是这种待遇!太史慈愤愤不已。

    “他娘的,等老子回去,不干了!”武安国气恼的丢下双锤,砸出一个大洞。

    但任凭二人叫开城门,但孙立就是不听。

    孔融见状,只好和孙立说,“麻烦郡丞,请放下篮筐,吊其上来。”

    然后,大声跟太史慈说,“英雄稍待,因怕贼人攻城,请坐吊篮回城”。

    说罢,便翘首以待太史慈二人。

    二人无奈,只好稍微整理,用吊篮登上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