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太史慈之从黄巾围城开始 » 第二十章:兵精粮足奔浮阳

第二十章:兵精粮足奔浮阳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王朗的号召力还是很不错的,太原王氏的面子,大家还是要给的。

    在王县宰的英明领导和倡议下,新乐城的各个大户纷纷响应,张家出战马、甄家出粮草、黄家出药材、崔家送刀剑甲具……短短三日,太史慈就多出几百骑兵和步兵以及2500石军粮。

    “哈哈,还是先生妙招,城中各家踊跃捐献,如此我就可以大胆奔袭浮阳城了。”县兵校场上,太史慈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开心地感谢起王朗。

    “这都是本城百姓感谢子义你的襄助之功啊!我只是起了个头。”王朗抚须乐呵呵笑到。

    “先生,既然粮草人马都准备充足了,我计划明日五更造饭,卯时开拔。就不能再拜见您了。”

    “嗯,字义你再辛苦一番,将浮阳给解了。我收到牒书,卢植卢中郎,率领北军五校,在巨鹿城外连战连胜,大破张角,斩杀五万黄巾,伤者不计其数,贼首张角已率军退守广宗县。等解决浮阳黄巾,你就可以南下巨鹿广宗,参与围杀。此番下来,我冀州就算是稳如泰山了。”

    “嗯,我也正有此意。新乐距浮阳200多里,此番我只带800骑兵先行、1000步兵带辎重正常行军,这样不到三五日,我就能到浮阳城下,届时再借机行事。”

    “好,那我就预祝子义你大胜归来!我就先回去处理政务了,你让我好好照拂这些黄巾降兵,对我是个难题哦。”

    “哈哈,我相信这对您来说不是难事,反而为您治下带来几万人口啊。只要您安排妥当,凭着新乐这么好的商业环境,养活他们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昨日也有雨水,想必干旱也会慢慢缓解的。”

    “谢子义吉言,这一点我还是有信心的。不过,我说子义你20不到,就有如此本领,真是让人羡慕啊!”

    “先生过奖,都是孔融先生教得好。还有就是向您这样的才能之士多学习。”

    “好了,我就回了。”

    “恭送先生。”

    太史慈将王朗一行送出兵营,默默注视良久。

    本以为这个被诸葛大丞相活活骂死的王朗是个酒囊饭袋,但实践证明他还是很有本事的,小小的新乐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怪不得能在曹魏里面做到司空、御史大夫这样顶级职位。一部三国演义害死人啊!太史慈啊,太史慈啊,千万不能再小看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了!不能重蹈葫芦谷的覆辙啊!

    “传令!通知各军候大帐商议军情!”

    不到一会,各曲军候、屯长和队长都来到主帐。为了能很好的贯彻军令思想,太史慈要求队长以上军官必须参加军情商议会,只要有意见建议的都可以发言,提高这些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

    “武军候,我教给你的三人制战斗小组演练的怎么样了?”为了更好的发挥步兵的协调作战能力,太史慈把后世军中三三制战斗小组给引进了。一个什,有3个战斗小组,互相配合协调。至于骑兵,因为时间较短,还来不及推广训练。

    “禀校尉,如今1000步卒都已经开展训练,不得不说,这三人战斗小组的效果不是吹的,三人密切配合之下,就连我都有点束手束脚。”

    “嗯,那就好。经过近1月的战斗,我们的战斗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可以说的上精锐了,但我们还是要吸取葫芦谷的教训,不得大意。”

    “诺!”徐猛、吕虔、朱灵等人大声应到。朱灵虽说小小年纪,但办事稳妥而又灵活,就把他拉到亲卫中,做了队长。

    “子恪,说下情报。”

    “诺。”吕虔站到前面的冀州舆图面前。

    “各位,我部目前与渤海郡郡城浮阳距离220里,共有3条路可走。东路,自高城县徐家乡一带,先过大浪町江下游,再过南排江下游,就可到达浮阳东门。路途250里,虽绕但沿途人口少,保密度高。中路由新乐直接北上至浮阳南门,但都是小路,也要过大浪町江下和南排江,此路途最近,但前方已经探查到数股黄巾屯扎。西路,先西出再北上南皮县,然后大路可直接到浮阳西门,此路上也发现黄巾散兵身影,黄巾徐和部,再发现管亥兵败后,也派5000人马驻守要道。这些就是现在打探到的情况。”

    “徐和部可战兵力多少?”徐猛问道。

    “黄巾贼徐和号称十五万大军,实际上共8万人左右,但其中青壮战兵大致在3至4万人许,其余的都老弱妇孺,不堪一击。”吕虔认真答道。

    “噢,那这么说,徐和既要围城、攻城,又要分兵把守各路,这样岂不是兵力分散?”朱灵一听,眼珠子直转。

    “这个可以干!”“哪我们走哪一路呢?”各个屯长、队长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走西路,理由是大路;有的想走中路,理由是很近;有的说走东路,隐蔽。

    “呵呵,看来大家心里也有数了。”主位上的太史慈见大家讨论热烈,气氛越来越高涨,就立马站起,众人看到校尉起身,纷纷安静下来。

    “敌众我寡!敌情不清!浮阳近况未知!鉴于这三点,本校尉决定走东路,保持全军隐蔽,到浮阳东门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若有战机则打,没有战机则伺机而动,要是拿我们两人去拼救浮阳,那是对各位兄弟的谋杀。同时为了照顾之前的伤兵,我意留500人在新乐,由徐猛统领,归王朗先生指挥,当然如果王朗乱命则可不听。待我率军归来后,再南下巨鹿,参与围剿张角。”太史慈对出兵方向做了说明,对留下队伍做了安排。下令道:

    “吕虔!”

    “在!”

    “你率200骑兵,为我军先锋,携三日之粮,今日申时三刻开拔,探查敌情,搜寻船只,不可浪战,必须每日报我一次。”

    “诺!”

    “武安国!”

    “在!”

    “你为后军,准备辎重粮草,率1000人后日卯时开拔,亦每日报我一次。我率中军,全为骑兵,携五日之粮,一般情况会控制行军速度,与你保持50里距离。”

    “诺!”

    “各曲、屯、队,回去做好思想准备,我们要进行一场大战!散了吧。”

    “诺!”众人纷纷离开主帐,对于征战,特别是跟着太史慈,大家心里还是很向往的,主要是太史慈赏赐太丰富了,只要参战,都发钱,立功了奖赏还特别重。

    第二日,天空中飘着薄薄的雾气,清晨的阳光静悄悄撒在新乐城校场上。

    八百名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一步步向前营外走去,肃杀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身着盔甲,持有兵器,宛如一道铜墙铁壁,让人望而生畏。

    八百骑兵都配有骑刀、弓箭、短标枪,整个队伍除了马蹄声外都很安静。骑兵中部是太史慈的白马,朱灵带着亲卫骑兵站在周围。

    “目标:浮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