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太史慈之从黄巾围城开始 » 第二十九章:刘备真乃好人也

第二十九章:刘备真乃好人也

    誓扫黄巾不顾身,五千英魂丧兵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高朋满座齐相会,丝竹管乐均自乐,

    群阴荟萃商军功,只把英豪莫等闲!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既有丝竹之乐,又有美酒佳人,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渤海袁太守好不惬意,在太史慈击败大眼环后,整个浮阳围城已解,自当放浪形骸,庆功图乐。袁华既不同意一鼓作气攻打黄巾西营,也不出兵配合刘备等人,还天天克扣刘备粮草,只是连续十日摆宴庆功。

    “恭喜府君!黄巾之围已解!”

    “哈哈!全赖府君之功啊!”

    “府君胸有韬略,黄巾自是不敌!”

    丝竹管乐声中,各种赞美之词层出不穷,袁华主位上自是洋洋得意。

    “好啦!诸位不必抬爱,都乃在坐之功啊!我已向家伯袁隗致书,此次黄巾之围全靠大家,届时自有天使前来嘉奖!哈哈!”

    自刘备、太史慈等人击破黄巾东、南大营后,袁华就通过家族向汉帝刘宏报功,称自己坚守浮阳60余日,没有让黄巾进城半步,又有侄子城门校尉袁束,趁黄巾麻痹之际、率军夜袭,杀敌4万,大获全胜,现在只有邈邈3万不成气候的黄巾残兵,挥师灭之指日可待。八百里加急之下,皇帝的封赏很快就要来到。

    “哼!沽名钓誉!”刘备、太史慈二人端坐在大厅门口,关羽、张飞、武安国等人策立身后。众人听到堂中这帮人的阿谀奉承之词,心中充满了鄙视。只有刘备和太史慈心中担忧,相互对视一眼。

    “刘大哥,你上次给卢中郎写信了吗?”太史慈小声的问道。

    “唉,不瞒贤弟,我写了,但我信使传回消息说,我家师尊前段时间因不肯贿赂宦官,被囚车押送至洛阳,他一方面传回消息,一方面随行伺候。”

    “啊!这?”太史慈知道卢植不肯给左丰送礼导致被陷害的事情,但具体时间还真不知道。“那可有给刘刺史写信报功?”

    “我都写了,但是没有回信,毕竟我不是刘刺史的直属,我这边也都是义从居多,正儿八经的郡兵很少。”刘备说完,抬起头,瞄了一下上首的袁华,心中抑郁,从袁华的话中,不难听出自己等人的功劳被抢了。

    “唉,这就难办了,袁家四世三公,整个渤海都是他们的,他们要是贪墨我们的功劳,我们也束手无策,还好,我这边已经向黄琬刺史和孔融先生写过信了,希望能保留一点吧。”

    “子义,没有意思,我们先走吧!看不惯这帮鸟人!”刘备准备起身先走。

    就在这时,厅外忽然来报。

    “报!洛阳天使到!”

    “哗啦……哗啦。”正在洋洋自得的袁华听到消息后,连忙起身,推翻前面的美味佳肴。

    “快!快!快!速度摆案插香,诸位与我迎接!”随机大步走出,前往大门迎接天使。

    浮阳郡守府外,一队身穿锦衣的宦官不急不躁的等着,他们手持长杆铜鼓,射目照人,步履整齐有序,等着渤海太守出来迎接。

    “渤海太守,袁华,跪迎天使!”袁华站着第一排,见到前面天使,拜倒在地,众人也随着拜倒。刘备、太史慈等人躲在最后,见众人都拜,也只好跟上。

    当所有人静止下来,一个年龄约摸30岁的宦官左欣出现在人群前面。他身穿一件特别制作的蓝色锦袍,手握圣旨,慢悠悠的开口道:

    “袁华、袁束可在?”

    “在!”“在!”袁华和袁束一听自己名字,赶紧上前。

    “嗯,好!袁华、袁束听封。”领头宦官咳嗽一声,慢慢念来。

    “大汉皇帝诏曰:朕闻袁氏袁、束,有果有谋,不至叛贼进军分毫,连夜奔袭,大破叛贼5万,其功甚大,吾心甚慰。华,迁冀州刺史主簿,赏10金,绸10卷。束,升渤海郡郡尉,赏5斤,绸5卷。”汉帝刘宏的圣旨充斥着一股浓烈的小商小贩扣扣索索的味道,总是令人耳目一新。

    “谢天恩!”袁华和袁束一听升官了,大喜,本以为黄巾围城后性命难保,哪知道现在还能风水轮流转啊,刘备、太史慈真的是大好人啊!哈哈。

    刘备和太史慈在后排听到,袁家竟然把功劳拿走,脸色直接黑了。

    “草他娘的!我大哥的呢!”张飞和武安国猛地想站起来锤死前面的袁华,但被刘备、太史慈死死按住。“三弟,莫闹!”“兄长,别急!”

    前面的领头宦官好似看到刘备等人的样子,又不慌不忙的拿捏了一下。

    “刘备、刘玄德,太史慈、太史子义可在?”

    “大哥、子义!叫你们呢!快!”张飞一听刘备的名字,也不闹了,赶紧推刘备和太史慈上前。

    “真粗鲁!”

    “贱人也!”

    张飞的大喊声引得跪倒的渤海诸君纷纷皱眉心中大骂。

    刘备整了整衣服,走向前去,太史慈也跟随而上。

    领头宦官左欣皱起眉头,看着前面两人,心中不由得回想起干爹的交代。对,这个左欣,就是陷害卢植的左丰的干儿子。在出发那日,左丰对他说:欣儿,这刘玄德是卢植那混账的弟子,你到渤海之后,找他毛病,然后回来向陛下告状,就算是陛下许了他安喜县尉,我也要把它搅黄。至于那个太史慈,有青州刺史黄琬、孔融的举荐,就不好操弄了,你见机行事,要是懂事,就让他安心的做他的东莱郡尉,要是不听话,也一起办了。

    “刘备、太史慈见过天使!”

    “你二人就是刘备、太史慈?”

    “是的。”

    “那好,刘备听封:朕闻宗室玄德,勇而担当,破反贼程志远,救青州,协破浮阳反贼,有功,特升为安喜县尉。”

    “谢天恩!”刘备一听破浮阳黄巾的功劳被拿走了,但好歹之前在幽州的功劳还在,心里虽然不平,但也能接受。

    “太史慈听封:东莱太史慈,英勇不凡,千里驰援冀州,大破反贼管亥数万,协破浮阳反贼,有功,特升为东莱郡尉。”

    “谢天恩。”太史慈也没想到黄琬和孔融对自己还是不错的,一番操作之下,能当的上东莱郡尉,这可是地方上的大官。“不过,这不是我的想法啊,我得靠近刘备,助他找根据地啊!但此时,后面再说。”

    “另外,我这边路过巨鹿时,受董卓将军嘱托,要二位速度南下支援广宗,接令后三日出发。”

    “诺!”刘备、太史慈二人一听,正合我意!他娘的浮阳这个烂摊子老子不伺候了。

    “哈哈!天使辛苦!来,来,请入席!”袁华见左欣事情办完了,就起身请他进去赴宴。他已经命人重新置办了宴会,只待入席了。

    众人见天使就坐,也开始大吃大喝起来。席间,刘备小有兴奋,自己奋斗大半年,终于有了起色,也多喝了几杯,对于袁氏贪功,也就不那么计较了。对于太史慈的封赏,刘备是没有丝毫妒忌的,对于太史慈那是真心佩服和想拉拢的。

    “大哥!不知今后有何安排?”太史慈见刘备心情不算差,随口问了一句。

    “子义,要不我们明日就南下吧!这里不想呆了!”不提还好,一提浮阳,刘备就气上心头。

    “嗯,我也是这么想!但是我们就能这么便宜了袁华?”

    “哦,子义有何想法,我也是心有不甘啊!这浮阳是我们救下来的啊,到头来什么都捞不着!哼!”

    “大哥!我是这么想的,既然袁氏这样贪墨功劳,想必是心里有虚,我们必须得要他出点血,补偿我们的军需,你看如何?”

    “好!就这么办!要不,我们让他出1万石粮草?”刘备试着问。

    “大哥!太少了!我们这是救了他的命,他不知好歹还坑我们功劳,怎么能这么少!我建议要粮草5万石,战马1000匹,甲具500,箭矢10万支!”太史慈慢慢说出数据。

    “啊!兄弟,这个能行吗?我觉得够呛啊!”刘备一听不可思议。

    “嘿嘿,大哥,我们这是给我们自己增加实力啊,再多都不嫌多,谁叫他忘恩负义在先,再说,谈买卖嘛,可以谈的啊,我们底线建议是:粮草3万石,战马500匹,甲具可以不用,但箭矢至少要5万支!”

    “那谁去谈啊?”刘备觉得有理。

    “大哥,你真的是见才不用啊,孙大哥和简大哥啊!”

    “是哦,你不说,我差点忘了,他们两个嘴皮子利索,哈哈。”刘备也乐了。

    在刘备和太史慈谈话间,整个宴会也慢慢散了,众人都回去。

    回去后,刘备大营主账。

    太史慈正儿八经的跟刘备说“大哥,我有话要说!”

    “子义,请说!”刘备一见太史慈如此郑重,赶紧道。

    “大哥!我不想去东莱当郡尉!我要跟你打天下!”

    “什么!子义,你??”见太史慈一言道出自己心中最大的心事,刘备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