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太史慈之从黄巾围城开始 » 第四十二章:志才汉中论英雄

第四十二章:志才汉中论英雄

    江山万里,

    中有英雄泪。

    却笑英雄自苦,

    兴亡事、类如此。

    浪高风又起,。

    莽莽秦山巍峨,据益州、瞰雍洛。

    “戏忠?莫不是戏志才?”太史慈心中一跳,惊愕中夹杂着兴奋。于是小声地说“大哥,此人可能大才!”

    “四弟如何知晓?”虽然夜深,但刘备还是感觉到自家四弟的兴奋,

    “猜的!”太史慈不敢保证。

    “你啊你。”翻了一个大白眼,刘备向江中高声道:“刘备见过先生!?”

    “府君可否船中一叙?”戏忠问道。

    “我四弟可否一同?”刘备问。

    “太史将军自无不可。”戏忠这才察觉到太史慈也在。

    刘备、太史慈二人缓步走过栈桥,踏上那一叶扁舟。

    戏忠立于船头,躬身道:“忠,见过府君,见过太史将军!”

    “有礼!”刘备二人回礼。

    “请!”戏忠邀请道。

    “先生请!”刘备、太史慈随戏忠进入船舱。

    随着三人进入舱内。小船也微微飘离渡口。

    舱内,一盏微微发亮的油灯挂在棚壁上,一个小童正在小小翼翼的添火煮酒,中间的两尺来方的案桌上,放着几只小小陶瓷,面上摆着一碟花生、一碟肉饼、一碟莲子糕,一股香味充斥着狭小船舱,深夜里引得人食欲大开。

    “府君、将军请,此乃益州小酒!”小童为三人倒好酒,戏忠举杯。

    “敢问先生何故?”刘备小酌一口,问道。

    “素闻府君勇而仁,能而义。短短四年间,从一白身而至二千石高位,这是能;青城、浮阳、巨鹿、曲阳,府君又善待黄巾俘虏,视之如民,好生安置,我听闻府君来任汉中,中山百姓纷纷举家来投,这是仁;麾下关、张、太史三将万夫难挡,又有张郃、武安国等十数武将,此乃帅;府君在中山韬光养晦,实则编练精兵数万,此乃谋;府君相中山,压世家以养民,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匪患山贼一扫而空,此乃治。府君此等人物,忠怎能不倾仰一番!”戏忠放下酒杯,拱手正式道:“颍川戏忠,戏志才见过府君!”

    “先生过誉,此乃我诸位兄弟之功!”听戏志才如此一说,刘备不得不看向太史慈,这几年来,若不是四弟谋划,说不定自己还带着云长翼德在安喜做一个小小县尉。“实不相瞒,此番谋划均出于我四弟之手!”刘备吐出真言,面对这个有可能投靠自己的大才,刘备不准备放过。

    “哈哈!太史将军深藏不露,志才本以为府君身边有谋士高人,没想到竟然是四将军啊!出乎意料,又在预料之中啊!”戏志才大笑,本以为刘备身边有一顶尖文臣谋士,哪知道刘备规划竟然出自草蜢武将之手。

    “呵呵,先生过奖,我只是出了一些小主意,大方向都是大哥定的。”太史慈不好意思,夹起一颗花生。

    “不知府君何人可为英雄?”戏志才又问。

    “刘焉、刘虞、黄琬如何?”刘备说。

    “此三人确为能臣干吏,但与英雄相距甚远。”戏志才摇头。

    “我听闻孙坚勇猛、曹操能臣、袁绍多谋,可为英雄?”刘备问。

    “我认为孙坚勇猛过头,逢战必身先士卒,他日恐怕早折;曹操曾被评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恐怕日后当有一番作为,袁绍多虑而无断,恐怖最早到头一场空,反而是府君您步步为营,养望护民持军,如今又虎踞汉中,只怕所图非小啊!”戏志才眼神闪过不可名状。

    “哈哈,我虽任汉中,但无奈连续十日无所适从啊!”刘备转移话题。

    “贾荣,雕虫小技,怎能挡得住府君您的辉辉大势,若志才所料不错,府君大军恐怕离南郑所距不远了吧!”戏志才笑道。“府君此计瞒得过贾荣这等蠢贼,但是瞒不过像刘焉等精明之士啊!”

    “哈哈!志才果然料事如神!我麾下大军三日可至,半月可灭贾荣!”刘备看了一眼饮酒的太史慈,果真如四弟所言,这戏忠大才!“只不过……只不过……”

    “只不过如何?哈哈,府君是担忧打蛇不死反咬一口对吧!”戏志才笑道。

    “哦,先生何以教我?”刘备听出戏志才话中之意,便顺手问之。

    “呵呵,此乃忠深夜相约府君之理!”戏志才忽然跪拜在地,双手作揖。

    “忠,寒门布衣,四处游历,结识郭奉孝,其言太史将军勇武善军,乃当时英豪,却依旧拜入府君门下,甚奇之。此言引起忠的兴趣,乃至亲历中山一年之久,亲眼见证传言不虚。今日一试果然不凡,小童密信持之以重,此乃细;夜走汉水登一叶扁舟,虽不排除自诩勇武,但依旧暗夜前来,此乃勇;沿江上下部署奇兵,特别是我船下隐藏善泳之士,可谓是谋。适才太史将军悄然银针试毒,此乃全。试问当今天下,何人能如府君这般能治、能武、能细、能全、能勇、能仁、能谋之辈?今志才欲投府君,不知府君可愿收留?”

    “哈哈!我得志才,犹如鱼得水!备铭感五内!”刘备大喜,随即一把扶起戏忠。

    “哈哈!恭喜大哥喜得谋主!大哥,我所料不差吧!”太史慈一旁大笑。

    “哈哈!当浮一大白,今日就借志才宝船不醉不休!”刘备拿起酒杯、邀着戏志才一干而净。

    “志才兄,若我猜的没错,大半年前贾荣被举导致洛阳新派汉中太守戏隆,恐怕与你关系匪浅吧?”太史慈问道。

    “子义所言不错,戏隆乃我家叔,忠出身颍川寒门戏家,幼年丧父,母亲织布为生,全靠叔父资助。家叔任长社县令,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大半年前任期已满,被皇帝调入洛阳廷尉府,后汉中太守贾荣在汉中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被举报,廷尉府就指派我叔父前来调查,没想到几个月后才知道我叔父遇匪被害。所以我也是4个月前从冀州赶赴汉中。至今两月有余。”

    “志才兄,我已查明戏巡检已被贾荣暗中杀害,托词匪患罢了!”太史慈道。

    “我亦知,暗中调查两月,贾荣所犯之事我也掌握,此番夜会主公,一方面是忠推测主公大军即将到达,担心主公意气用事,杀贾荣简单,如何让汉中上下以及洛阳信服才是真,同时也不可暴露主公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势单力孤,寻主公以报杀叔父之仇!”戏志才躬身道。

    “志才,汝之仇就是吾之仇!更何况贾荣这厮!”刘备扶起,朗声道。

    “主公,既如此,可否告知计划?”戏志才问。

    “我等也在相商,突破口在贾荣心腹贾才之处!”刘备示意太史慈说出计划以及兵力。

    “志才兄,大哥本意等我大军道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贾荣3000族兵以及他手下三大行会2万会兵,然后收缴贾荣资产,以壮我军!但具体还在计划中,计划很粗糙,我们也是花了10天时间搜集情况,还需要斟酌!”太史慈大致说了下。

    “主公兵力如何?”戏志才问道。

    “四弟,你把我们情况讲一讲。”既然决定让戏志才做谋主,刘备准备全盘脱出。

    “嗯。二哥、三哥率2000骑兵已至汉中,三日可到南郑,张郃率5000精兵正国斜谷,最迟十五日到南郑,同时,我们手中还有200百里挑一的亲卫,以及夜卫158人!”太史慈说。

    “何为夜卫?”戏志才感兴趣道。

    “刺探情报所用,大哥直属,我现为大都督,编制是按照甲乙丙丁队排列,每队300人,这是初创,今后会拓展至各州,为我们收集情报!”

    “嘶!这就行绣衣使者啊!没想到主公现在就开始铺设了!想必他日主公必能雄踞一方啊!”戏志才吃惊道。

    “主公,忠以为,除贾荣还得要引蛇出洞,既然主公现在掌握夜卫,那就更加方便了。”戏志才想了一会说。

    “戏才,详细说一说!”刘备和太史慈好奇道。

    “呵呵,先是这般……然后这样……逼其狗急跳墙,然后在一举拿下!”戏志才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