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玄文侠 » 第十章 文曲星日常(一):科学指导煤炭采购工作

第十章 文曲星日常(一):科学指导煤炭采购工作

    “安哥儿,这儿便是卖炭铺子了。”卖炭铺子前店后院,占地极大,走入院中,各处煤炭堆积,色泽各异。

    “客官,可还有事?”炭铺掌柜的认出了上午来过一趟的赵大柱。

    “掌柜的,前晌买的炭不合用处,可否另换一种?”

    “自然可以。”掌柜翻出一本账单,查了下买卖记录,又将赵大柱卸下的煤炭过了秤,确认无误,说道:“客官前晌购买义安煤炭一百三十斤,共一百五十文,不知可有疏漏?”

    “没错,正是这个数。”赵大柱点头。

    “敢问客官,买炭有何用途?”

    “打铁。”

    “原是如此,客官请看这儿,徽州府开春新炮制的木炭,县里的铁匠都用这个。虽说价格贵上一些,但是物有所值。”

    赵大柱看向叶安,询问他的意见。叶安早已在翻看各处煤堆,还不时捏起来嗅嗅味道。木炭虽然不含硫、磷等杂质,但是燃烧温度不高,而且过多的碳元素渗入会使刀剑塑性和韧性变差,剂量不好把握,肯定不是最好的燃料。找了一圈,叶安问道:“请教掌柜的,可有焦炭?”

    掌柜的十分惊讶,这一众人,出来做主的竟是个半大孩子,不过他更好奇焦炭为何物,疑惑道:“不知小郎君所谓的焦炭是何物?”

    “煤炭捣碎过筛,装炉封闭烧制,所得块状之物便是焦炭。掌柜何故发问?”

    “竟有此物?小郎君真的好见识,敢问小郎君,此叫作焦炭之物,有何用处?”叶安知道,原本的时空中,焦炭最早出现在十二世纪,最迟到明代,焦炭便已普及,没想到此方世界还未有炼焦之法。果然,世界树的加点数都是一定的,点了武力值,科技值就得少一块。

    “焦炭纯净,所炼之铁品质优异,强度远高寻常。”炼焦所涉及的化学变化掌柜的定然不懂,叶安只好简单概括了焦炭的优点。

    “竟有这等事,老夫竟是闻所未闻。”

    “请问掌柜的,市面上最优质的铁料如何炼得?”

    “要说这最好的炼铁之地,朝廷里要数铸造局,民间当是锻剑山庄。铸造局建有数十座五丈高炉,每次开炉,必先投入关西道出产的优质煤炭,以及其他材料,闭炉焚烧多日,再行投矿熔炼,铸造局的名匠称此步骤为暖炉,如此炼铁成本大增,但是品质一流。不过这一步骤对时辰火候原料的要求都极高,即便是最好的匠工,也不能一蹴而就,成败五五之数。至于锻剑山庄,那可是江湖闻名的势力,锻炼之法是不传之秘,老夫也不得而知。”

    原来如此,从铸造局炼铁步骤可见,所谓的“暖炉”许是误打误撞促进了焦炭的产生,不过他们还未发现,是否成功全靠经验以及概率。

    “虽没有小郎君所述的焦炭,但是我这儿的木炭绝对是质地优良,小郎君可有意愿?”

    木炭虽然含硫少,但是燃烧极值不高,而且易渗碳入铁,不好把握,实在不是最好选择,叶安心想只能勉强接受了。

    下午阳光耀眼,叶安不经意地发现,远处摊平晾晒的煤炭竟然隐隐反射着蓝光。叶安瞬间想起了一种可能,连忙问道:“请教掌柜的,那边晒着的是为何物?”

    “哦,好教小郎君知晓,去年州来县新开掘一处露天矿场,所采石炭质地不错,不过许是天干物燥的缘故,矿场生了火,陆陆续续连烧了数十日都不熄,眼看就要蔓延各处,州来县令不得已下令掘了河堤,引淮河支流之水漫灌。这炭就来自州来,煤层深处有些地方仍然潮气未散,故在此晾晒。”

    叶安拿起一块仔细观察,不时摩搓,凑近鼻子闻闻,又举过头顶看其在阳光下反射的颜色,转头问道:“掌柜的,我可否取一小块点燃看看。”

    “那边便有炉火,小郎君随意。”

    叶安取了一小块,将其投入院边正在烧水的小火炉内,凑近问了问烟味,又观察了表面颜色。“无刺鼻硫磺味,表面也没有黄色颗粒生成,应该便是了。”叶安心想。

    “掌柜的,这一摊煤作价几何?”叶安问道。

    “小老儿是做长久生意的,不敢欺瞒小郎君,这煤已然过了一次火,又遭水浸,本店进价也便宜。如果小郎君执意想买,小老儿愿意给个诚意价,两斤一文,小郎君觉着如何?”

    “可,多谢掌柜的。我们可以自己挑选吗?”

    “自然,小郎君随意。”

    叶安招呼众人上前,说道:“这煤便不错,大家若信我的话,就买这个。挑这种凝结成块,表面反光微蓝的。”叶安拿起一块炭,给众人介绍道。

    “这,可行吗?半文一斤,怕是便宜没好货,而且还烧过一回。”赵虎问道。

    “安哥儿的话我是信的,况且也花不了几文银子,依我看,就买这个。”叶老杨表示赞同。赵大柱也表示同意,之前打造的东西他总不甚满意,换一种炭试试没准可行。

    于是众人就按照叶安的意见开始挑选起来。赵二柱表示要帮安弟一臂之力,卖力地干了起来。干着干着便玩嗨了,就差在煤堆里打滚了,浑身弄得脏兮兮,脸成了花猫。不多会儿满满两筐就挑好了,在赵二柱被赵叶氏揍得鬼哭狼嚎声中,众人结了钱离开了。

    掌柜的笑着送走龙隐村的众人,往回走去,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劲起来:天呐,老夫刚刚全程在跟一个四岁的娃娃谈生意!

    “安哥儿,你在炭铺说的那什么焦炭,是何物啊?”赵大柱好奇地问道,作为铁匠,他从来没听过此物。叶安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柱子叔,你觉得打铁应该用什么炭?”

    “自然是木炭了,自古以来,铁匠打铁都用木炭。可惜木炭不经烧,而且价格颇贵。”

    “哦?柱子叔,你用过煤炭,应该知道木炭是有不足的吧?”叶安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确实,木炭不仅不经烧,而且似乎温度不如煤炭,用煤炭可以轻易烧透铁料,木炭却费时费力。”

    “既如此,为什么铁匠打铁从来只用木炭,不用煤炭?”

    “这···”

    “因为煤炭并不纯净,杂质颇多,这些杂质会在燃烧时渗入铁料,导致铁器变脆,不堪使用。”

    “原来如此,安哥儿好见识。”

    “说回焦炭,将煤炭经过高温加热,将其杂质分解挥发,可以得到粘结成块的固定碳和灰分混合物,称作焦炭。焦炭燃烧缓慢持久,且杂质甚少,不会导致铁料脆化。可以说是结合了煤炭以及木炭的优点。”

    叶安的解释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只有赵大柱勉强听懂一些,他问道:“那我们所买的,便是焦炭?”

    “对,我们所买的是机缘巧合天然形成的焦炭,肯定是没有高炉冶炼的焦炭效果好,具体能有几分效果,只有用过才知道。如果真是焦炭,半文一斤,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没想到小小一块炭竟有如此多的学问,我活了几十年,从未有所听闻······”叶老杨感叹道。

    “对了,柱子叔,可还需铁料?”

    赵大柱刚要张口,又像想起什么,支吾道:“这个···这个···”

    一旁的叶老根低声对叶安说道:“孙儿,这事路上再说。”

    见几人神神秘秘的,叶安不再多言。收拾好东西出了镇子,直走了好长的路,叶老根才开口回答:“孙儿,你是不知道,咱们村藏着宝贝嘞。”

    “什么宝贝?”

    “铁锭子。”

    “啥?爷你再说一遍。”叶安以为自己听错了,铁锭子是哪门子的宝贝。

    “当然不是普通铁块,你爹管那叫,叫啥来着?”

    “二郎说叫甚冰铁来着。”赵大柱补充道。

    “对对对,就叫冰铁。”

    “冰铁?那是何物?”叶安愈发好奇。

    叶老杨这时开口了:“倒是说来话长,事情得从六十多年前说起,那时我都没出娘胎,也是后来听长辈讲得。前朝最后那几年,北方蛮子下了中原,连朝廷都被一锅端了,咱们这有大江隔着,蛮子自然过不来,可朝廷都没了,流匪盗贼纷纷钻了出来,四处祸害。最可怕的是没了饷的府兵,他们没了朝廷约束,仗着兵甲,杀人夺财,心狠着呢,比起流寇都要恶上三分。有天半夜,咱们村就进了一队乱兵,十好几人,押着四辆推车,每辆推车上都装着大木箱子。那伙贼兵拿着刀威胁咱们村,让咱们把这四个箱子藏好,谁来问都别说,他们过了风头来取,走漏了风声,就屠了全村。最后,四辆推车被推进村里的谷仓里,用油布盖着,再倒上粮食,那伙人就走了。”

    “然后呢?”叶安追问。

    “然后那伙人再没来过,乱世人命如草芥,许是早就下了阴曹地府。我们村向来稳重(胆小),索性不管不问。过了整整十年,直到太祖皇帝扫清了天下乱贼,建立新朝。后来壮着胆打开那些箱子一看,都是一块块疙瘩,外面是石灰包裹,里面是油纸,再打开油纸,竟是···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