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农家女的成长史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经过上次刘五爷的教训,刘大树等人深知是自己贪得无厌了,均是愧疚自责了许久,刘家村众人也不再关注李家。而李沐糖和李老大则是一起跟着众人日复一日的上山采药,整理药材,为了能多卖些银子,她将一些不常见的药材炮制出来再卖给孙掌柜,将孙掌柜乐的见牙不见眼。经过一段时间后,李沐糖终于积攒下了盖房子的钱。

    这日,李沐糖从堂屋的角落里挖出存钱的陶罐,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抬头对着院子里正在整理药材的李老大道“大哥,之前让你找的地基,定下来了吗?”

    “定下了,按照你之前的要求,就在山脚下....”李老大头也不抬的回道。

    “那过些日子,咱们可以找人准备盖房子了。”李沐糖听到宅基地已经解决了,欢快的说道。

    “真的?咱们这么快就攒够了盖房子的钱了?”李老大手里拿着药材,抬头不确定道。

    “是真的,大哥。”

    “大哥,咱们去书房,看看咱们应该盖个什么样子的宅子....”李沐糖想着自己终于可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了,就止不住的开心,说着话就抬腿往书房跑去。

    书房里,李小四正在一边帮着李小五复习前一日自家大哥和阿姐教的知识,一边努力的拿着毛笔练着字。

    “小四,你真是太萌了,哈哈哈哈...”推开门看到正暗自较劲的李小四,李沐糖的心情更好了,抱着李小四的脸就亲了两口。

    被亲了的李小四脸一下子就红了,道“阿姐,阿姐你怎么可以这样,男女有别,你你.....”

    李沐糖自家看着窘迫的四弟,笑声更大了起来“哈哈哈,小四,你才多大,就这样古板,小心长大了讨不到媳妇儿,哈哈哈..”

    “阿姐,阿姐,小五给阿姐亲亲,小五最喜欢阿姐啦!”李小五看见自家阿姐心情如此好,赶紧上前撒娇道。

    正当李小五想着如往常一般钻进李沐糖的怀里继续撒娇卖好时,只见李小四眼神凉凉的看了他一眼,他迈出的脚步立马停在了原地。(李小五:呜呜..哥哥什么的最讨人厌了,尤其是只比你早出生不到一刻钟的哥哥是最讨人厌的了。)

    李沐糖在边上看着这哥俩儿的互动,眼神有些深沉的看了看李小四,似是想要看穿他一样。(李沐糖:是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了吗?啊啊啊啊,李小四你还我傻白甜的小五来...)

    “阿,阿姐一直看着我干什么?”李小四被自家阿姐给看的有些心慌道。

    “阿姐当然是看我们小四长的如此好看,长大了也定是个玉树临风的小郎君,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得日日相思了呢!”李沐糖看着这个给自己的感觉有些异样的四弟故意调侃道。

    “阿,阿姐.....”李小四被李沐糖的话给弄的有些手足无措,红着脸低下了头。(李小四:难道是阿姐看出什么了吗?)

    这厢李家兄妹正欢欢喜喜的商量着新房子该如何来盖时,永安县城,济安堂后院书房,门口站着一个身着劲装的黑衣男子,抱剑而立。

    “老孙啊,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你家公子已经将这件事情报给了老爷子,老爷子已经做主将你儿孙的奴籍给放了,往后你那小孙子可是能够读书入仕了。”说话的正是从京城而来的神武将军之子桓楚,只见此人身穿一袭暗红水纹衣袍,一脚落地上,一脚踩在另一只凳子上,整个人像是没有骨头似的,歪歪扭扭的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把玉骨折扇,扇坠也是金丝线串制而成,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一个妥妥的纨绔公子哥儿。

    “小人不敢居功,都是小人应该做的....”面对别人眼中的纨绔公子哥儿,孙掌柜却是战战兢兢。

    “老爷子给了几道旨意,你一会儿叫人将这永安县的县令给本公子叫来接旨吧。”

    “小人知道了,那公子您先稍作歇息,我下去给您准备膳食?”

    只见桓楚随意的冲他挥了挥手,孙掌柜退出门来,看了一眼跟根儿柱子一样站在门口的黑衣男子,转身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快步从药铺后门出去,一路往县衙而去。

    县衙接到孙掌柜消息的县令慌张的整理了一下着装,拉着孙掌柜就往外跑,一边跑着一遍道“这个煞神怎么来了?太上老君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可要保佑我呀......”

    跟在他身后的孙掌柜也是在内心不断吐槽“我怎么知道公子会派这么个祖宗来啊!哎,哎,你这个棒槌,你别跑这么快呀,哎呦,我这老胳膊老腿儿啊.......”在孙掌柜内心疯狂吐槽的间隙,永安县令已经扔下他手脚并用的进了书房了。

    “永安县县令曹德清拜见世子爷。”

    “哟呵,县令大人赶紧免礼,本公子如今可是担不起你这般大礼。”桓楚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桓楚看着他想要张嘴解释解释,抬手打断了他“行了,本公子也不是那小肚鸡肠的人,先不与你计较了。”说着从桌子上拿起一道圣旨打开确认了一下,就扔给了他“这是老爷子给你的嘉奖,自己拿回去偷着乐吧!”

    曹县令刚想开口谢恩,桓楚又扔过来一道圣旨“这是老爷子给那什么村的嘉奖,你拿过去帮本公子给他们送去吧。”

    “这,这,这怎么使得,下官何德何能,怎可越俎代庖呀?”要知道这个时代能够有资格宣读圣旨的人,不是皇帝的内侍,就是些身份贵重的人,他一个小小的北地县令,还是一个前朝遗留的县令,实在是令他慌得一逼。

    “行了,行了,这本就是治下的事情,圣旨有你来宣最是合适了,曹大人你就不要推辞,你把事情办妥了,本公子还得趁着还没有入冬,赶回京城去呢”

    曹县令眼看着推辞不了,就接下了圣旨,带着赏赐的东西告辞回去了。他得回县衙赶紧备车,整理仪仗往那刘家村宣旨去,毕竟也不是人人都如桓世子能够不把这圣旨当回事儿,谁让人家是皇帝最喜欢的外甥呢,自己这个前朝遗臣,唉,真是伤不起啊,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