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牧马都市 » 第31章 拳道境界

第31章 拳道境界

    萧楚一觉醒来,只觉神清气爽。稍微活动一下,感觉身体已经完全复原,不由一跃而起,这时才发觉是在医院里。

    这时才五点多,天刚微亮,司徒媚儿在旁边睡得正香,萧楚知道她累了一夜,也不忍惊醒她。睡梦中的司徒媚儿露出甜蜜的笑意,模样十分娇嫩动人。其实司徒媚儿出身豪门,自小娇生惯养,昨晚却为萧楚忙碌了一夜,算是破天荒头一次了。

    萧楚起身,只见旁边柜子上放了一套全新的衣服,不由暗暗感动司徒媚儿的细心体贴。

    穿上衣服,萧楚活动了一会身体,小腹已完全感觉不到伤疼,只是上面隐隐有个青印子。萧楚暗暗吃惊,那黑人力道太厉害,昨天他实在没办法,才想出那种两败俱伤的打法,其实也挺冒险,只是当时蛮劲发作,热血上涌,也顾不得了。

    蛮劲发作?

    萧楚不由又想起初中时的往事,不由苦笑的摇了摇头。萧楚发觉每当自己被逼到绝境时,总是如变了一个人,不由自主的从心里生起一股毁灭一切的悲壮气息。这种情绪突如其来,发作时,眼睛突然变得通红,状若疯狂,极为可怖,等平静下来时,才恢复正常。

    那个欺负他的胖子阿为,自从那次以后,对他毕恭毕敬,高中三年当了他的跟班。一直到萧楚考上大学,阿为因成绩不好,就缀学了出社会了。开始在拉三轮车,后面又出去买卖水果,听说是在大鹏市,大鹏市邻近香港。改革开放以来,大鹏市由原来的小渔村,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而同桌小靓后来考上外市一所重点大学,据说读的是法律专业……

    往事如烟,少不更事啊。

    这座医院周围环境很好,悄悄走出病房,萧楚住的这个病房在十三层。

    两天没练拳,感觉不自在,好像欠做了什么事情一样。人的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按习惯操作下去,无论是好习惯和坏习惯。

    这就像火车,火车头开始启动,按惯性开动了,你想让它一下子停下来都不可能。

    萧楚进电梯,里面已经有了个人在,那人看见他,突然“咦”了一声,道:“是你?”,萧楚见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精神矍铄,他从没见过。

    眼见周围就他们两个,不由奇道:“老爷子,你认识我?”

    那老者呵呵一笑道:“后生仔,你不认识我,但我却认识你呢。”这老人正是陈子禅,当下陈子禅把在天河公园见过萧楚练拳的事说了。萧楚这才恍然,原来如此。

    陈子禅也要出去运动,于是呵呵一笑道:“你随我来,我知道这里有个好地方。”

    于是两人边走边聊,原来陈子禅今年八十多岁,虽然身体健康,但每年都会来这家医院住一段时间,检查身体状态,昨天刚到,可巧就碰上萧楚。

    萧楚随着陈子禅七拐八拐走了十分钟,眼前开阔,绿草如茵,前面临江,原来是医院后面一个小公园,很为辟静,这时几乎没一个人在。

    萧楚深深吸了口气,很为惬意,清晨的空气真好啊。

    和陈子禅致意后,萧楚就径直练起太极拳来,反正往常都在公园练习惯的。

    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

    萧楚开始还按照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顺序练,没多久,神随拳走,昨晚博斗悟到的感悟也融入进去,于是开始想到哪招就打那招,有时一招刚打半式突地又变化成另外一招。

    例如白鹤亮翅后,直接使出手挥琵琶,然后又云手,还没使全又变成如封似闭……

    随心所欲,顺其自然。

    对,现在心里出现的就是这两个词。

    陈子禅原来是自己也在随便活动,结果一瞥萧楚,自己慢慢停了下来,后来自己干脆不动了,专门看萧楚练拳。

    如果身边是另外一个懂太极拳的人,肯定会觉得萧楚这太极拳练得乱七八糟,简直是颠三倒四、狗屁不通。

    但是陈子禅是何等样人?却看得两眼放光,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

    仅仅就几天功夫,陈子禅发现萧楚的太极拳竟然又上了一个境界。

    萧楚拳法看似错漏百出,随手乱打,其实是每一招一式无不暗合太极拳的神韵,有时更能随机应变,别出机杼,这比规规矩矩,一丝不苟要难得多了。

    这年轻人悟性也太厉害了吧?!

    待萧楚练完,陈子禅问起萧楚学习太极拳的时间,萧楚也不瞒,毫无保留的直言相告。当然,没有提起戒指的事。

    待听说萧楚居然说才这个月开始认真练拳,陈子禅不由目瞪口呆,摸了摸胡子,又摸脑袋,一脸如见了鬼般的神情。

    但看萧楚又不似作伪,只好痛苦的接受了这个现实,果然人外有人,这世上是有天才的啊!

    惊诧过后,陈子禅终于确定了一件事,眼前这年轻人,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

    接下来陈子禅也对萧楚实言相告自己的身份。

    陈子禅现在是这一代的太极拳掌门人,在珠市有俱乐部。有几十几个弟子,但真正能入门的只有两个大弟子。现在他已经半退休状态,俱乐部日常管理都是两个弟子在负责。

    萧楚一听,大感兴趣,他误打误撞自学太极拳,全凭自悟,也希望有个人可以给他指点。

    当下萧楚把意思说了,陈子禅听了,呵呵一笑,说道:“我一把年纪,还能碰到象你这样一个良才美质的年轻人,本来高兴还来不及。”陈子禅捋一捋胡子,又道:“只是,我已老朽,以我观之,不敢耽误你,你的师傅另有其人啊。”

    “不过,对于你的问题,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咱们作个忘年之交是可以的。”

    萧楚一听,虽然有点遗憾,但看陈子禅态度诚恳,也不是故意推托之辞,也就罢了。

    当下萧楚把最近的问题及与黑人打斗碰到的问题一股脑儿提了出来。陈子禅听了,一个黑人会精通十二路谭腿,不由脸色有异,问道:“真说谭腿?是如此这样打的?”陈子禅还让萧楚把凯奇·史密斯的腿法使出来,让他看。

    萧楚不明就里,按印象中凯奇·史密斯的几招使了出来……

    陈子禅喃喃道:“果然是他……”

    萧楚正想问个究竟,陈子禅道:“暂时不说这些,那事以后有机会我会告诉你的。”

    陈子禅在旁边找了一块大石头,招呼萧楚在石凳坐了下来。

    “后生仔,你知道什么叫国术么?”

    “国术?”萧楚茫然摇摇头,他也就这个月才开始有了学武的兴趣,至于其他的,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陈子禅道:“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多次刺杀满清高官,甚至亲王。其中多倚仗武林中人出力,后来民国建立,日寇侵华,为了强国强种,孙中山,冯玉祥等人大力提倡武术,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把各门各派的武功,如形意,太极,八卦,通背,螳螂,八极,戳脚,洪拳,劈挂,弹腿,摔跤等许多的武功,统一称呼,都叫做国术。”

    哦,萧楚听了,开始有点明白。他以前的知识来之看过的电影及武侠小说什么的,近代武林高手中,他印象最深的是霍元甲、黄飞鸿、大刀王五等人,对,还有《偷拳》中的太极高手杨露蝉。

    接着开始陈子禅对萧楚说起一番话。

    “武术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打法,一种是练法,还有一种是表演。你别看打太极拳的,慢悠悠的,那都是表演,连练法都不是,真正的太极打法,已经很少有人会了。”

    “而老弟,你年纪轻轻,已经初窥门径,现在的境界是上了第四层登堂入室了,已经很少人可以及得上了。后生可畏,了不起啊。”说到此处,陈子禅不由赞了萧楚一声,仿佛发现了一块上好的璞玉。

    太极功夫第四层:开合是乾坤

    此层是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此层内气运行,打通任督二脉。熟练并掌握其技击方法,诱敌深入,引进落空。开始具有发劲和寸劲。出手无圈,而处处皆有圈,即出手无形而有形。练习时,在化、引进退中,贴身逼进,用内劲贯于手指贴住对方发寸劲。

    陈子禅了解萧楚的学武经历,知道他全靠天赋过人,他不知萧楚的奇遇,以为他全靠误打误撞才到达这种境界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惊又奇,又给萧楚说了拳术的种种秘诀,这在萧楚来说,自然是目前他最需要的,自然得其所也。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萧楚才能在实战中不断领悟,融会贯通。

    拳术有三重境界,三种练法,三步功夫。

    三重境界是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返虚。

    大凡武术的各种入门功夫,都要使学武者经受肉体上、精神上的种种磨炼,备尝各种滋味。最令人难忍的是,上述种种皮肉之苦,并不是三天两天咬咬牙就能苦熬过去的,而是每天都要重复若干遍,并且持续若干时日,舍此再无其他捷径可循。

    这些入门功夫大都是所谓死功夫、笨功,动作单调,内容枯自燥,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常常有些人连这一关也没闯过去,就畏难而退了。

    其实,上述基本功仅是炼精化气的第一步,距炼精化气的最终境界还十分遥远。有了上述入门功夫的基础,才能开始练拳。

    这时才是炼精化气阶段的真正开始

    炼精化气是易骨之道。按照道家养生术的学说,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之气。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阴阳不交,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和,皆是后天血气用事。由于血气盛行,元气削弱,以致筋骨不能健壮。

    炼精化气的目的,是将人体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使之不偏不倚,和而不流,以拳术要诀反覆练习,使体壮骨坚,所以又称‘易骨’。

    而萧楚得奇遇,有戒指帮他“易骨”。仅仅一个多月,轻易就跨过了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前无古人了。

    至于练气化神,有的人原来的性格内向,胆小怕事,自从练拳之后,胆子变得大了起来,拳术能使一个人的性格改变,胆小的人变得胆大,火爆的人变得内敛深沉,陶冶人的气质,性情,这就是练气化神境界了。

    “至于练神返虚……”陈子禅缓缓道。

    炼神还虚的要诀是“虚静”二字。“虚”指心内虚空若谷,“静”指心境淡泊守一,所谓“虚静为主,虚无不受,静无不待,知虚静之道,乃能终始”是也。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要求心境达到极度空明宁静的状态,这样才能归根复命。道家养生术认为:“不认不知,无声无臭,名曰希微,只这个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机”。

    也就是说,必须对外界的任何干扰全不理会,心中不存任何芥蒂,一无阻滞,听不到任何声音,闻不到任何气味,凝神守一,不懈不僵,久而久之,才能悟透箇中的玄妙之机。

    太极拳高手们认为,虚静“乃太极拳最精微处,非稍有根底者殊难领会”,又说:“太极拳应敌时,其最妙处在以虚静胜人,故太极拳实以无法为法”。在内功的最高境界,武学与道家互通互融,达到了高度的一致,这就是武学中的“拳道合一”。

    陈子禅又道:“人生境界的体悟,需要你以后一步步在生活中感悟到的,空口清谈境界,只是泛泛而谈罢了,所以我不跟你谈境界了。”

    拳术最终还是落到实处,谈练法和功夫。

    “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法是什么。至于三步功夫,那是易骨,易筋,易髓,分别是锻炼骨骼,筋肉,还有骨髓。前面两步功夫,骨骼,和筋,肌肉都好锻炼,唯独有骨髓,最难锻炼到。拳术突破了前面两步练法,也不过就是武林高手罢了,真正要以武通神,达到神乎其神,脱胎换骨的地步,非要有第三步易髓的功夫不可。”

    在完成易筋功夫的同时,习武者的体形和神态也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

    一是体形渐趋于瘦健,少横蛮肥重之态;二是步履轻捷而稳实,少拖沓滞重之病;三是目光渐趋清朗慈和,临敌时则威神自出,目光如冷电,少凶暴浮露之相。这种地步,就基本上达到了暗劲(炼气化神)的境界,从而迈入化劲(炼神还虚)的上乘修炼阶段。

    “骨髓是造血的,练到骨髓,等于全身大换血,有脱胎换骨的意思在里面。”

    练成了化劲的人才真正能称得上武学大师。

    他们大多儒雅清秀,似有仙风道骨。他们目光清朗澄澈,神态慈祥和蔼,步履轻盈飘逸,两眉正中隐隐若有红光,拳经上叫做“一点灵光吊在眉”,又称“光聚天心”。不过,能达到这种境界毕竟太不容易了。在练成暗劲的武术家中,能最终练成化劲的也不过一百个人中有那么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