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3大河村 » 第四章 乘着80年代的风,扶摇直上九千里!

第四章 乘着80年代的风,扶摇直上九千里!

    苏幼薇紧紧拽着手中的钱,感觉非常的温暖。

    从昨天到现在,她一直都在担心两人的生计,离开江家之后便没有依靠,她跟江源两人只剩20斤的红薯,吃完之后就真的完了。

    想不到仅仅过去一天的时间,江源哥就赚到了10元!

    在贫困的环境中,每一笔微薄的收入都显得格外宝贵!

    大河村的村民白天都在辛勤地在田地里劳作,卖力地耕种,都希望能够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然而,村民收入总是微不足道,就算是一年到头,估计都难以赚到200元,甚至一部分的收入,还有花费在肥料上面!不得不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生计,几乎没有机会攒下什么钱。

    而且,有的家庭孩子还要上学,还得保证一年到头不能生大病,否则可能一分不剩!

    苏幼薇心里算了一下,一天赚10元,一个月就能赚到300元,一年就有3600元啊!

    苏幼薇想了想,说道:“其实……我也能养的!剪掉翅膀之后,就可以养着它们了。”心里边还是有些舍不得那些小野鸭。

    江源淡淡笑了笑,静静地观察着眼前的苏幼薇,心中明白她是一个真正的农村妇女,那种见识有限的气质无法掩盖。他们身处在80年代,消息和观念的闭塞环境让人们的思维变得保守而受限,大多数人过着老实本分、逆来顺受的生活。

    江源深知,如果他想带苏幼薇离开这个破旧的大河村,让她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就必须耐心地引导她改变自己的观念。他明白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和耐心。

    江源笑着解释说道:“鸭崽子并不一定能够养活,而我们的时间又是如此紧迫,我们无法等待太久。相比之下,我们更需要现在这些紧缺的粮食来维持生计。”

    这些鸭子每天下蛋的次数是有限的。一旦我们把它们养大了,谁知道它们下一次蛋要等多久呢?一年365天,让它们持续下蛋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幼薇的眼神中逐渐浮现出理解和认同。她开始明白江源的言外之意,他们不能过于依赖那些不确定的事物,而是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寻找更可靠的生计来源。

    江源的解释温和而详尽,他深知苏幼薇的理解能力。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她能够真正理解眼前的现实和所面临的抉择。

    江源牵着苏幼薇的手,他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程。这是他们第一次一起离开大河村,踏入熙熙攘攘的县城街道。苏幼薇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新奇,她紧紧地握着江源的手,似乎有些紧张。

    江源握紧苏幼薇的手,暖身说道:“别怕,我在呢。”

    苏幼薇轻轻点了点头,答应了一声。

    县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们沿着繁忙的街道缓步行走,感受着这个不同于大河村的喧嚣和热闹。店铺林立,五颜六色的招牌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江源带着苏幼薇来到县城的供销社,那里是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理想之地。两人走进店内,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着各种味道的气息。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江源轻轻拿起盐罐,仔细端详着。他选择了一袋质地细腻的食盐,这是他们在农村难以获得的物品,可以增添他们平日饭菜的味道。接着,他又选了一些蜡烛和火柴,这些简单的东西在大河村的生活中却显得如此重要。

    苏幼薇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每一分钱都是江源哥来之不易赚到的。尽管他们在县城购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但每一次花钱,她都会感到心疼。

    很快她想起空荡荡的老破屋,心中涌起一丝无奈,现在来拿最基本的杯子都没有,苏幼薇想了想说道:“等会回去大河村,我去跟奶奶说一下,将你的衣服都拿回来。”

    尽管天气并不寒冷,但江源深知换长时间不换衣服不洗澡的话肯定是不行的,他也受不了。

    江源原本想要在粮店买一些精粮米,但柜员问他有没有粮票,如果拿不出来粮票的话,价格会偏贵。权衡一下,争取这两天卖野鸭蛋跟人换一下粮票,这样性价比会高一些。

    考虑到现在家里还没有锁,得买个锁才能存东西,不然即便有粮食也不安全。

    83年,一部分地区正在逐渐取消各种配给票制度。虽然依然存在一些限制,但在振兴县这样的地区,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一些日常用品不再需要凭票购买,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方便。

    在振兴县的市场上,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而不再受到票证限制的束缚。日用品如洗漱用品、衣物和生活必需品都可以直接用现金购买,这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轻松。

    然而,粮票和肉票以及工业卷等特殊票证仍然存在。粮食和肉类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因此它们的供应仍然需要控制。人们在领取粮票和肉票后,才能按照规定的数量购买这些商品。而工业卷主要用于购买电器和其他工业产品,限制了人们对这些商品的获取。

    尽管取消了一部分票证制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不便之处。人们需要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以确保自己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在这个时期,人们仍然要面对物资短缺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但相对于过去,他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机会。

    江源清楚知道,这个时候正处于社会变革,意味着将会出现各种商机。

    地域限制,交通限制,教育限制……使得各种各样的商机的信息时不对等的,社会逐渐开始变化快,但很多人依旧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还未完全反应过来。

    江源现在不需要抓住所有的机会,他现在只需要抓住其中一个到两个,就能够乘着80年代的风,扶摇直上九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