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普通人的一天 » 第三十一章下午16:23

第三十一章下午16:23

    三姨姥看了看手表,问道:“二姐,答谢宴饭店在哪知道吗?”

    姥姥回答:“知道,就是商业区后街,大爷家上次办周年的地方。”

    “那还挺远,我寻思近的话就溜达过去,孩子咱仨轮流抱着。”

    “那走过去得累个好歹,这地方离老姑家挺近的,咱们先过去吧,妈和老弟都在,他们还有车,到时候一起去饭店,还方便。”

    三姨姥一听弟弟也在,本来是不想去的,奈何不去也没地方呆,而且还有小宝宝也在,就勉强答应了。

    姥姥带路,走了没几步就对年轻妈妈说:“我抱孩子吧!”

    年轻妈妈拒绝:“不用,我自己抱就行,也没多远。”

    姥爷早上说的话她还没忘呢!“你只心疼孩子,不心疼你妈呀!”

    所以年轻妈妈累也挺着,虽然姥爷此刻不在这里,但是她就暗自较这股劲,连脚步都加快了许多。

    姥姥并未察觉到女儿纠结的心情,依旧在身后说着:“给我抱会吧!你都抱一路了,不累吗?”

    “不累,不用。”

    年轻妈妈一连说了两个不,如果姥姥能看到她的表情,一定可以猜到原因,知女莫若母,养了二十七年的女儿,是否生气,姥姥还是能看出来的。

    午后阳光依旧充沛,只是有微风作伴,空气中的燥热减少了许多,年轻妈妈走了一段,一只手有些酸,于是换另一只手抱着。

    姥姥再次关心道:“累了吧,把孩子给我。”

    她是真的心疼女儿,此时手已经伸出来了,年轻妈妈将执拗进行到底:“真不用,已经快到了吧,要不要提前给人家打个招呼。”

    姥姥温和说道:“不用,一会到楼下再打也行。”

    这是个迷惑的人,嘴上说着不用,却又掏出手机一个人嘀咕着:“他家在哪来着?有点忘了呢!”

    年轻妈妈大惊:“妈,你可别逗我,这要忘了咱们这段就白走了,要不还是打个电话问问吧!”

    年轻妈妈手都酸了,她把孩子放下来,自己也蹲下身护着,顺便把祈求的目光投给姥姥。

    此时拥有手机的姥姥,再次做出迷惑行为大赏,她没用借助通讯技术确定目标地点,而是选着求助别人。

    当姥姥一手捏着手机,一边跑去街边店铺问路,年轻妈妈就知道这件事情不简单,只见二人边说边比划。

    “请问一下,****小区是前边那个粉色的楼吗?”

    路人也是心善:“对你们前边那个路口过横道就行,再往前都是绿化带,过不去了。”

    “行行行,谢谢啊!”

    “嗨,不用谢。”

    当姥姥迈着稳健且坚定的步伐走回来,年轻妈妈无语问苍天:“妈,你不知道手机可以导航的吗?”

    “知道呀!”

    “知道你为什么还要麻烦别人?”

    “这不省事嘛!”

    年轻妈妈再次被姥姥惊人的逻辑思维所震撼,明明自己动动手指的就能解决的事,非要跑去求助别人,然后再跑回来,还说了句省事!真不知道哪里省事?

    当代年轻人永远无法理解上一代人的思想,就像上一代人,不能理解再上一代人。

    老头总是倡导勤俭解决,他们在粮食紧缺的时代里长大,吃过苦挨过饿,没有人比他们更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九十二岁高龄的老头,曾经和伟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他们是战火之下的幸存者,也是我国崛起的见证者。

    老头嘴唇上有道疤,斜着贯穿了整个上嘴唇,看起来有点像先天性唇腭裂,即便老头已经衰老的不成样子,可那道疤依旧十分显眼。

    年轻妈妈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问过:“爷爷,你的嘴巴怎么了,这里怎么坏了?”

    老头并不觉得那道面颊正中央的疤有什么羞耻,被人问道反而一脸自豪:“爷爷这个不是坏了,是疤,当年休战壕的时候,被炮弹碎片刺穿了。”

    “炮弹”“战壕”这两个词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只在影视剧里才能了解一二,然而这却是那一代人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老一辈人总说,你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也不曾审视这句话背后的血泪。

    彼时年轻妈妈什么都不懂,她只是对伤疤背后的故事好奇,于是缠着老头将当年的事。

    老头说他十九岁的时候被征兵,不是正式兵,也没端过枪,只是乡里自觉组织的队伍,纯纯帮忙出力修工事的。

    饶是如此,也见过血肉横飞的战场,那时正义之师正在激烈奋战,这只村民队伍在后方挖战壕,休工事。

    前方枪炮不断,血液汇集成的小溪可以蔓延一公里,这是老头原话,他说到处都是尸体残骸,一个人死了另一个提枪冲上去,交战双方战斗激烈,真实场面远比影视剧中惨的多。

    据老头讲,那只是当年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战斗,投入百余人,也死了百余人,火力覆盖越来越广,最后枪炮就在耳边炸响。

    老头在战壕之内,他说耳边响打了一个响雷,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再清醒只觉得疼,浑身都疼,脸上黏黏的,嘴里全是血腥味。

    用手一抹全是血,老头以为自己活不长了,因为身边人脑袋被炸开了花,具体影响不多描述,怕过不了审,大家自己脑补吧!

    战争是惨烈的,老头是幸运的,他只留下一道终身无法祛除的疤,像他这样四肢健全,还有命活着回来的人的很少。

    那个时代的战士,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意志,当代人无论再精致的文笔,再先进的拍摄技术,都无法还原那个时代经历的事情,因为人物可以演绎,但精神无法复刻。

    “致敬先辈”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四个字,但更真实的,是那一代人付出鲜血换来当今和平。

    曾经看过一段街头采访,记者问“我国扛日战争打了多少年。”

    路人回答:“十四年”

    记者说:“不对,是八年。”

    路人说:“我是东北人,扛战从1931年算起。”

    记者又问:“为什么是1931年?”

    路人扭头就走,大家知道为什么是1931年吗?

    因为那一年发生了918事变,所以每个东北人,无论是哪一代,随便挑个人出来,你问他抗战多少年,他会回答你,14年。

    老头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同时也经历过最苦的时候,又是一个历史课本上才会出现的词汇“大炼钢铁”

    那个时候白米饭是稀有物,别说吃好,就连吃饱都是件奢侈的事情,老头说他年轻的时候总挨饿,一年到头只能吃上一顿饱饭,那就是过年。

    现在过年都吃饺子,在那个经济紧张的年代,饺子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物资全部按量分配,每人每月只有三两豆油。

    三两,这么比喻不形象,见过150毫升小杯装的酸奶吗?下次喝的时候请揭开塑料盖,看一看三两是多少的同时,也请把盖子上的酸奶舔了,不要浪费食物。

    一人,一个月,只有那么一小杯豆油,所以普通人家根本不吃炒菜,因为沾锅,豆油只在贵客来的时候,才会取出来,用一点点。

    可以说老头前半生吃尽了苦头,他最见不得别人浪费粮食,掉在地上的面条都得捡起来吃,一盆水不用成黑色,绝对不许倒。

    这让他的生活习惯,与儿女孙子格格不入,当然了,倡导节俭是好的,但是有一个行为就让人很费解。

    老头吃什么东西都要大份的,就好比那个让年轻妈妈如鲠在喉的菠萝,包括平时米饭也一样,必须一次做一大锅,不是电饭锅,是农村大铁锅。

    可以想象,那个量有多少,老头一定是吃不完的,保质期之内,就算来十个老头也吃不完,所以就会坏掉,尤其夏季炎热,即便米饭都快发酵成米酒了,老头还是不扔,一顿盛出一碗热着吃。

    不是儿女不管,而是老头不让,一但发现谁扔了他的“食物”老头就会大发雷霆,当场飙泪。

    所有人都苦口婆心劝过“怕扔咱就少做点呗!”

    不行,老头从前吃了太多路,眼睛里看不到满满的食物,他没有安全感,而且那个时代劳动力紧缺,谁都没有时间做一顿吃一顿。

    一般都是一次做好一大锅,然后慢慢热着吃,一块窝头长毛了,那就把长毛的部分削掉,吃没长毛的,这种掩耳盗铃的生活方式,老头习惯了,他不想改。

    但是儿女们心疼老头身体,总会偷偷清理掉老头的存货,每次都扔好多,这就导致了一个反差现象。

    老头一边倡导节俭,一边大把浪费粮食,所以他的下一代,就十分不理解老头的这个行为。

    因为不曾经历,所以无法共情。

    到了姥姥这一辈,她们又总喜欢舍近求远,能靠体力完成的事,觉不麻烦科技产品,一边渴望女性自由,一边忍受时代枷锁,然后再把枷锁传递给下一代,主打一个“忍”字过一生。

    那代人不愿意探寻事情本质,更偏向于直接决绝问题,但是根本原因不知道,有谈何高效处理问题呢?

    就好比迎面路过一个女孩子,身上纹着纹身,手指夹着香烟,穿着打扮十分个性化,以上不是共同体,单独拿出来任何一点,都值得被那一代人批评。

    可是每个孩子出生都是白纸一张,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才会变成鲜明的个体,一眼定义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

    这些被他们诟病的表象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因素,也许因为迫不得已,也许因为喜欢偏好,也许是某种纪念意义。

    如果深究,每一个选择的原因,都会让人萌生感动。

    把内心向外展示,当代年轻人并没有那么多倾诉对象,更有甚者一个都没有,所以他们才会选则身体力行,只做不说。

    抽烟,纹身,染发,或者其他什么,并不代表这个人堕落了,而是这个人有故事。

    但是固化思维的上一代,似乎不太愿意搞什么心理建设,所以暴力输出,态度强硬,便成为了他们表达不满的方式。

    父母子女之间的隔阂,因为缺乏沟通,而变得越来越大,最亲密的关系,有些无法逾越的鸿沟,明明一同生活十几二年,但我不懂你,你不知我,真可怜,好无奈。

    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不会和身边人讲真心话,跟陌生人反而更容易开口,以至于聊着聊着就走心了,然后奉为人生知己。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人们会在社交圈子里,吐槽身边陪伴的人,这个时候,谁陪伴的越久,谁就越倒霉,因为足够了解。

    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的地方,无论男女老少,能聚在一起十分钟不散。这个时候就带着一把小瓜子去听,保证越听越上头,比精心编排的段子都好笑。

    可能年轻人还会收剑些,但是姥姥那一代,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群聚式的交流,十分热衷,而且会讲的声情并茂。

    所以上一代人,更加喜欢与人相处,而不是像当代年轻人,沉闷的内心,也只感对着发光方块诉说,也许姥姥那代人也有手机的话,她们同样会这么做。

    很可惜的是,那一代没有,而且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她们,应用起来会觉得特别费劲,干了一辈子粗活的手,换到小屏幕上,难免不灵光。

    而且特别怕出错,感觉一遇到没见过的情况,整个人都慌了,生怕大几千买来的东西,就在自己手里报废。

    她们那代人的确不在因为食不果腹而困扰,但是国家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所有用品还是很珍贵的,尤其与电有换的东西。

    长此以往,习惯养成,物件在他们心中奠定了珍贵的位置,人就结实的很,因为赶上人口大爆发,最不值钱的就是劳动力。

    所以就像找路这件小事,她们更习惯依赖人情,而非手中电子产品,至于口中说的省事,省的只是心事而已。

    年轻妈妈很无奈,可姥姥已经带头出发了,再无奈也不能掉队,过马路的时候,姥姥和三姨姥一左一右,将抱孩子的年轻妈妈护在中间。

    其实路上没什么车的,快速传过去更方便,但是上一辈人不听劝,年轻妈妈也懒得因为这点小事开口。

    穿过马路,一抬头就是姥姥要找的那个小区,她的手机终于排上用场,一同电话波过去,亲戚告诉了单元楼号,三人在电梯口等就行,会有人下来接。

    一番折腾,踏入亲戚家门的时候,已经是16:23了,还不如原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