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黄泉路上的做题家 » 第十四章 藏帖阁

第十四章 藏帖阁

    帖,虽然是功法,属于典籍,可为方便研究,实际上却归第九殿阵殿所管。

    阵,修真界最常见的东西,记录法阵,灵路网,阴阳迹……触及到修士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修士的地方,就一定有阵。

    所以,对职司为阵的第九殿,姜山的看法是神秘且强大。

    来到第九殿的区域,孟林君带路,从殿群边缘绕向入主殿后面的藏帖阁。

    离开了大路,姜山忍不住感叹,“入殿一年多了,我还没见过任何一殿的主殿。”

    “主殿都是供着的,千八百年都够呛能开一回,有什么好看的。”孟林君特意去寻过第三殿的主殿宋帝殿,无法靠近,只能远远的看一眼。

    姜山心里向往,道:“待正式入殿后,我一定要去所属殿的主殿看看。”

    “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孟林君道:“话说,姜山你想去哪一殿。”

    对这件事,姜山确实没有想法,摇头道:“我只知道不想去哪些,三、四、六、七,这四座殿大概率是不会去的。”

    孟林君面露古怪,“你们俩商量过的吧,怎么连志愿都一样。”

    姜山寻思可能性格想法相似。

    第二殿司秘事,听上去诡异神秘,让人忍不住探究;第五殿司审判,是宗门的脸面,严肃端重;第八殿司典籍,图书管理员,听上去是最轻松的工作;第九殿司阵,艾冀曾在的大殿,据说是实力最强的大殿,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至于说第一殿,虽然不怎么想去,但它是宗门根基,保留观察吧。

    “你呢?”姜山反问。

    “主轴四殿,一、五、九、十。”

    纸面实力最强的四座大殿。

    姜山还根据性格和爱好想选一选,孟林君则只想去强大的地方。

    姜山不再说什么:“努力吧。”

    藏帖阁位于第九殿殿群深处,是一座塔状建筑,看不出有几层,三人过了两道卡,在门口刷身份卡进阁。

    与在外部的观感不同,藏帖阁的面积很大,一层的布局简单粗暴,用颜色区分出五块扇形区域,需要哪行的帖,去对应区域即可。

    阁内几个同门懒洋洋的,见有人来,一番你推我挡,最后,是负责棕色调土行区的同门没避过去,无奈走上前来。

    “第九殿张泽,三位同门看什么帖,需要介绍吗?”

    介绍是询问属性的委婉说法,姜山三人一眼新人,极有可能是没有目的来闲逛的。

    孟林君将艾冀推荐的五种帖报了出来。

    张泽记下,“我去取,你们先随便看看,注意,不要随便用意念读帖,新帖都有印记,意念进去,印记散了,帖子就二手了,卖不出去你们要赔偿损失的。”

    三人点头应下,但又感觉很没意思。

    藏帖阁不允许读帖,那还看什么。

    不同于其它文字资料,帖很少记录在简中,展柜中多是铜币、饰品,以及各种形态的石头。

    它们的特点是带在身上不违和,方便随时读帖,摹上一手。

    “土属性颜色真暗淡。”孟林君忍不住吐槽。

    姜山也同意,土行区左侧是火行区,右侧是金行区,两大区域流光溢彩,愈发趁得土行区灰突突的。

    “姜山你什么属,不去看看吗?”

    “木。”

    木行区在火行区左侧,三人刚到地方,张泽回来了。

    “同门可以在这里使用读显设备,也可以去那边的小房间。”张泽公式化介绍,“这些帖都是供人看的样帖,同门若决定购买,可将想要的外形告诉我,我给你拿新帖,这里没有没关系,可以定做,只是要多等几天。”

    样帖都是标准简,每支简上有名称的标签,孟林君选择单独读帖,拿着五支简去了小房间。

    张泽转向二人,“二位同门需要木行帖吗,看看吧,来都来了。”

    水西川默默后退,表示我不是木行,姜山清下嗓子,“我想看看风迎草。”

    张泽明显没有反应过来,虽然他是土行,但风迎草的大名还是知道的。

    风迎草是杨柳木行的第一摹,九成以上的杨柳木行帖,都以风迎草开始。

    “这个范围是不是太大了,有具体的帖名吗?”

    “没有。”

    张泽有点明白了,这个人要么是什么都不懂,只听说过风迎草,要么是手里有帖但不知质量,所以用第一摹的物灵验货。

    你是故意找茬是不是。

    想明白了,张泽并不生气,只是感觉好笑,首先通过一物来验货,这种做法就很愚蠢,帖的质量要看整体。

    再一个,这里是什么地方,哪家少爷不知天高地厚,来这搞事。

    “同门稍候。”张泽忍着笑意,走向木行区的负责人,两人说了几句话,对着姜山指点一番,一起离开,取帖去了。

    姜山很敏锐,感觉到了对方的态度变化,很是莫名其妙。

    水西川看了整个过程,他是懂的,见姜山茫然,忍不住上前道:“你从未读过帖吧。”

    姜山立刻知道自己犯了常识性错误,尴尬道:“这么明显吗。”

    “那可太明显了。”水西川小声提醒,“他们可能会耍你,当心点。”

    这该如何防范,姜山求教:“他们会怎么做。”

    水西川也没有谱,寻思半晌,说了一句,“应该会用非常难的帖吧。”

    难!

    姜山此前完全没有研究过帖,至于它该以什么形式表现它的难都不清楚。

    现在用通讯器去查肯定来不及了,要不然先看看手链里的帖吧,有个预期。

    再难还能难过融灵基本法了。

    手链上五大五小十枚六边形黑玉,姜山随便选择了一片,意念沉入,没有动静。

    难不成这十枚玉片是分开的,姜山不露表情,换一片再试,依旧没动静,再换……

    直到第六枚玉片,意念终于读到了东西。

    短暂的黑色之后,一个大大的考核出现在了眼前。

    这是考试?

    姜山猝不及防。

    意念触碰考核,四个字浮现而出,水上行式。

    这是一个窍组的名字,很显然,想要阅读正式内容,要先掌握它用到的窍组。

    其实姜山不知道,所有新帖在初次阅读时,都有这样的考核。

    这也是帖的传统制法,帖内的记录法阵是连环阵,读帖的过程即是解阵的过程,前一步完成,后续内容出现开启。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修炼者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修炼要循序渐进,前面没有做好,阅读后面的内容只会扰乱自己。

    考核就是解阵的第一步。

    姜山暗中动作,胎光魂舒展,覆上水上行式用到的九窍。

    九窍连系瞬间,字迹变化,金斥二式。

    轻易达成。

    字迹再变,木润生式。

    这是个没见过的,姜山做不出来,考核失败。

    接着,帖里出现了一百一十二组窍穴组合,应该是考试内容,比《三步构建灵宫法》的常用式多了一倍还拐了个弯。

    不愧是最难之法,连前提条件都这么难。

    就在姜山准备临阵磨枪练几式时,后腰被捅了一下,忙退出手链帖,睁眼便看见张泽和一个满面笑容的青年。

    “见同门在深度阅读,没有打扰。”张泽介绍身边人道:“这位是负责木行区的万萍万同门。”

    姜山很是警惕,点点头便算打了招呼,“万同门好。”

    “同门好。”万萍也不废话,将面前的锦盒轻轻推了推,然后打开,一支晶莹剔透的绿色玉简卧在云般柔和的锦纱中。

    “这是样帖?”姜山不信。

    孟林君那几支论把抓的简才有万人阅的样子,眼前这支,碰都不敢碰的。

    “呃……”万萍拖了个音,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此简不好离开我们的视线,只能在此阅读。”

    说着就像是演练了无数遍,张泽从地上拎起一个屏幕大到离谱的读显设备,放到展柜上。

    万萍带上手套,极具仪式感双手捧出玉简,用绸缎轻轻擦拭后,小心置入插口。

    姜山大感无语,搞这些干什么,还不是插进去了。

    就算这支简再珍贵,你本人再小心,但读显设备不是新的啊,读取口肯定吞过其他简,到头来还不是脏了。

    简中内容很快出现,体量之大远超姜山想象。

    风迎草,又名风信子,六界中最简单的物种。

    在姜山的印象里,这是崴脚挖出块泥都能害死一家的物种,弱小可怜又卑微,如果不是艾冀发了这个信息,他都不会注意到酆都城里都是这东西。

    就这样的一个物种,面前的读显设备里竟然有七千八百六十一中形态。

    姜山被震撼到了,这份震撼来源于无知,他确实没想到一株小草的简单躯体里竟然有这许多变化。

    张泽和万萍不是很满意,姜山的态度有些寡淡,并没有展示出他们想象里该有的渴望。

    虽说帖的优劣不完全决定于物种形态的数量,但这份涵盖六界所有风迎草形态的资料绝对是稀世珍宝。

    二人先前认为姜山什么都不懂,所以才拿这个东西来震慑,但他要是懂行的,那就尴尬了呀。

    要知道这支简可不是帖。

    姜山和水西川比较平淡,张泽和万萍就无法平淡了。

    万萍想着找补些,出言介绍:“因为同门只说了风迎草,我就想是不是想看风迎草大百科,便取了此简。”

    姜山一副受教的模样,“大百科的意思是包括了风迎草的所有形态吗?”

    “没错,更新截止至六十年前,已是最新版的了。”万萍忙道:“要知道六界物种被发掘的差不多了,近三百年,风迎草就多了两种形态。”

    “原来如此。”姜山赞叹道:“我就说这么这么多呢,原来是全部形态。”

    “没错没错。”

    氛围缓和下来,万萍干脆指着屏幕讲解起来,学识,如果不拿来卖弄将毫无意义。

    直到孟林君出来,“卧槽,七千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