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过完生辰,胡家的日子,又回到了往昔的平静。随着天气开始转凉,秋风裹挟细雨的清晨,胡潇潇刚起床就打了个喷嚏,瞬间浑身一个哆嗦,“一下就凉了。”

    听到胡潇潇的声音,小玉也是赶忙进屋来,“姑娘,着凉了么?”小玉拿来衣裳,赶紧给胡潇潇披上。

    胡潇潇穿上衣裳,准备洗漱,“没着凉,可能风有些凉了。”接过小玉给的细盐和自制牙刷,开始刷牙。说起这牙刷还是胡潇潇找英叔拿柳树枝特制的,实在用不惯拿枝条沾盐搓牙,差点牙龈没刷薄一层,后来用了这特制的牙刷,舒服多了,虽然赶不上现代的牙刷,可要啥自行车啊。之后胡潇潇让英叔多做了好些牙刷,送给家里其他人,目前于家胡家连府城的胡明慧家都用上了这牙刷。胡潇潇因此可是得到了不少的夸赞呢。胡潇潇可不敢居功,她一介废柴,拾人牙慧的捣鼓个牙刷也只是为了让自己舒服。

    刷完牙小玉拿温热的帕子递给胡潇潇,胡潇潇也是满足的叹了口气。之前让小玉跟着虹莹无非是想偷个懒,让小玉多认几个字,没成想虹莹特认真的和自己保证会教好小玉,别说,经过调教的小玉是懂事了不少,眼前这帕子的温度就拿捏的很舒服。

    “还是喝碗姜汤吧,身上也舒服。”小玉还是不放心,准备去厨房让拿早点的同时让阿娘煮碗姜汤。

    “什么时辰了?”

    “辰时了。”

    “阿娘呢?”胡潇潇好奇,都这个时辰了,阿娘也没催自己起床,看来是出去了。

    “夫人回于家了,天刚擦亮就走了。老爷去衙门了,大公子去隔壁了,小公子也还没起呢。”

    “哥哥怎么又去隔壁了。”自打上次过完生辰宴后,胡潇瞻就着了魔似的,迷上了肖炎青,还拉上了老三,肖炎青迷弟一下变两个,两人时常去隔壁探讨功课,或者胡明仲在家休息的时候肖炎青过来大家一块儿讨论,胡明仲是欣赏这个后生的,学问功课都是顶好的,与于家老二也是不相上下的,为人还谦虚谨慎,胡明仲感叹,自家儿子,要走的路,还很长啊。前些日子胡明仲给廖夫子写了推荐信,廖夫子接到信,也是好奇,什么人能让胡明仲这么积极推荐,便不顾身子的不适见了肖炎青,之后,立马给山长去信要求收下这根好苗子,怎奈山长在府城讲学,肖炎青入学院之事只能等山长回来再定了。即便这样,肖大娘都备了一份厚礼送来,感谢胡家的帮忙,不然孤儿寡母的哪能这么快立足,还能去鸣柳书院念书,于云秀是怎么婉拒都没拒绝得了,问过胡明仲之后也是收下了。一来二去,两家是走动更亲密了,这也仅限于其他人,胡潇潇同隔壁倒是保持了距离,同龄的任彦宁一看就是标准的闺秀,对谁都是和和气气,弹琴吟诗作画女红,哪一样都行,还会做饭打理家务,阿娘都说让自己多学学隔壁的阿宁,温温柔柔的,哪像自己,跟窜天猴似的,这话胡潇潇可不爱听,暗暗翻了个白眼,说了句窜天猴活泼就出门找梅意雅玩了。胡潇潇倒不是觉得任彦宁不好,主要是在她面前,自己跟个废物似的,再者,胡潇潇愈发觉着,看着近在眼前的任彦宁,你别看她总笑着吧,可就是觉得不真实,不像梅意雅,看得见摸得着。

    “大公子说今天书院山长回来,要陪肖公子一起去书院见山长呢,也是早早的就过去了。”小玉说完去端早饭了,胡潇潇有一搭没一搭的梳着头发。等吃完早饭,胡潇潇还是被小玉摁着喝了一碗姜汤。

    “阿和还没起么?”

    “我去拿早点的时候,小公子那份还温着呢。”

    “最近哥哥没管他,他倒是无法无天了,走,小玉,去把早点拿上,喊阿和起床。”

    主仆俩到的时候,胡潇和正呼呼大睡呢,他最近的日子可是太美了,大哥没空管他,连他没去族学都不知道,天天睡到自然醒,再出去玩,妙哉。嗯?怎么鼻子痒痒的,一定是起风了,转个身继续睡。怎么鼻子还痒,是有什么东西在挠么?小福哪儿去了?

    “小玉,你看,睡着了还在咂摸嘴,是不是像猪?”

    胡潇和觉得这声音很耳熟,可有点刺耳。

    “小玉,把早点拿走咱们吃,阿和怕是得睡到中午了,可惜吴嫂做的鲜肉馄炖了,汤都是大骨头熬的,撒点芫荽,啧啧…”

    “醒了醒了,阿姐,别端走。”胡潇和嗖一声就坐起来了,准备下床去吃早点。

    胡潇潇一把扯住要下床的胡潇和,“天凉了,就穿个里衣下床,也不怕着凉,等会喝碗姜汤。”

    胡潇和听阿姐这么一说,也是感受到凉意打了个冷颤,着急从热乎的被窝出来忘了天凉了。

    “小玉,帮阿和把衣裳穿好,看着他洗漱完再吃早点,我去厨房端碗姜汤来。”

    小玉严重怀疑自家小姐是因为早上喝了姜汤所以阿弟也不想放过,胡潇潇才不承认呢,她可是贴心好阿姐。

    看着胡潇和捏着鼻子喝完姜汤,胡潇潇满意了,慢斯条理的说,“阿和,听说,最近都没去族学呀?”

    这话一出,瞬间就拿捏了胡潇和,阿姐怎么知道的,她平时都是和恩礼姐在一块儿玩的,自从家里添了人之后,阿爹也不用去族学接送自己了,阿娘忙着家里的事儿,哥哥就更别提了,他以为自己空子钻的挺好的。胡潇潇看着阿弟苦大仇深的脸都要挤成包子了,心里也是乐开了花,傻阿弟,家里谁不知道他没去族学,只是看他佯装聪明的样子也就没拆穿且先让他逍遥一会罢了。胡潇潇手上也没闲着,捏了捏阿弟肉嘟嘟的脸,手感真好,真想咬一口,这会有点理解别人为啥爱捏自己的脸了。

    “阿姐,捏了脸就不能告诉哥哥了。”胡潇和可怜兮兮的看着阿姐,圆润润的眼睛也是沁上了一层水雾。胡潇潇嗤之以鼻,这招对她不好使,都是她用剩下的。

    “要我不告诉哥哥,也行,除非…”

    “除非什么除非什么”胡潇和每次犯错被阿爹哥哥罚,只要阿姐出面,都能把自己保下,自己就是阿姐的人形挂件,走哪儿打哪儿。

    “除非…”胡潇潇拉过胡潇和,在耳朵边嘀嘀咕咕好一阵,胡潇和越听越兴奋,嘴里是连连答应。

    从胡潇和屋子里出来,小玉看着自家姑娘笑的好不得意,“姑娘,这么做合适么?”

    胡潇潇给了小玉一个你懂啥的眼神,“小玉,走,咱们也去凑个热闹去。”胡潇潇正准备让黎叔去叫辆马车的时候黎叔说夫人回于家没套家里的车,雇了车和英婶一块儿走的,胡潇潇纳闷了,阿娘这是怎么了,可也没寻思太久,阿娘回来就知道了,现在反而是犯难的时候,有马车,不会使啊,她和小玉谁挥的动马绳。

    “姑娘,书林今天没去铺子上,让他送你们吧。”

    “诶?”在胡潇潇看来,黎叔一家子来了之后,积极的不行啊,尤其这书林,替阿娘打理铺子田产忙的很,平常在家都很少看到人影的。

    “小福有些着凉,我便让他在家照看一二。”黎叔解释道。

    “那要看大夫呀,可不能耽误了,我说在阿和那儿没看见小福呢,小玉,去把小福带来,跟咱们出门看大夫去。”小玉点点头就找书林去了。

    “谢谢姑娘!”黎叔在于家干了一辈子,本想着在于家养老,没成想老了老了来胡家支应了,他知道这是于夫人抬举自家呢,于家最有出息的儿子就是二公子了,以后肯定要出去做官的,自家就剩个书林,识文断字有啥用,于家又不缺这样的管事,还有个小福拖着,想必无法跟着二公子出远门。胡家就不一样了,当家的刚刚升职,家里正是缺人的时候,自己一家子过来,书林立马就当上了管事,孙儿也跟着小公子,小公子一看就是机灵聪慧的,一起长起来的情分孙儿的前程也无忧,加上胡家人和善好相处,想来,比在于家养老好上很多。小福来了之后,都长胖了不少。

    “着凉最是拖不得,小福年纪又小,就应该早早的瞧大夫才是。”

    “姑娘说的是,是我们疏忽了。”黎叔对于孙儿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家里也没个女人,年轻时拉扯书林已经是费尽心力,如今年纪大了,再照顾一个小的吃力不过,还得看着门上,书林更是忙的面都见不着,平时的洗洗涮涮亏的吴嫂帮衬,算是勉强过得去,如今小福着凉也是吴嫂发现的,逼着书林在家中看着,才算是好些。

    等了一小会,就见小玉急匆匆的跑过来,“姑娘,小福有些起热,我阿娘说,不好见风了,让林叔去请大夫呢。”这话音刚落,书林也是急匆匆的来了,“姑娘,我先套车送你们,然后再去请大夫。”

    胡潇潇真想敲敲书林的脑袋瓜,儿子都发烧了还想着先送她,她是这么不知轻重的人?“胡说,哪有这么办事的。”别看胡潇潇年纪小,严肃起来也是有些派头的,“你先去请大夫,都起热了,小福这么小哪里吃的消。应当早些告诉我阿娘的。”胡潇潇一顿,算了吧,这人搁现代就是标准的工作狂,儿子病了还是别人发现的。“赶紧去吧。你就别惦记我了。”胡潇潇挥挥手就让书林赶紧动身请大夫了。

    “姑娘,林叔请大夫去了,那你如何去凑那热闹啊?”

    “走着去呗,黎叔,我和小玉去书院瞧哥哥了,阿娘回来让她别担心。”

    “姑娘,我去给你叫个马车来吧。”黎叔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孙儿耽误姑娘出门,这要是换别的主家,未必有这么善待下人。

    “不用,以前我就老去书院给哥哥送饭呢,我们走了啊。”胡潇潇可没那么娇气,以前家里没马车没这么些下人,好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做的,也没觉得多苦,现在是阿爹松口了家里才添了人,自己也有个小玉了,可这不代表胡潇潇就是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了。

    “姑娘,你以前还去书院给大公子送饭呢?”小玉头一回知道,姑娘也是干活的。

    “英婶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就去送饭,以前家里没这么些人,好些活都得自己干,你看我哥哥是个读书人吧,可是有把子力气的,家里的柴火不少是他劈的。”

    “大公子?还能劈柴?”小玉嘴张的都能塞鸡蛋了。她哥哥做了大公子的书童之后,嘴里说最多的就是大公子念书勤奋刻苦,常教他识字读书,还有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位知书达理的公子呢。谁成想握笔的手还能劈柴火。

    “不单单劈柴,有时候还得挑个水啥的呢。”

    “大公子看着身子骨…”

    “可别小瞧了哥哥,他可不是那风吹就倒的弱书生。阿爹说,念书也是要体力的,风吹就倒,像什么样子,以后当了官,也只能坐在那一方小天地里,怎么走出去看大好河山,怎么去为民请命。”

    小玉的星星眼亮起来了!在她小小的认知里,官老爷就是坐在一方桌子之后掌握他们这些小老百姓的生杀大权的,今天听着姑娘这么说,真是长见识了。

    “可姑娘为啥要去送饭呀?”

    “书院有好些读书人家中并不富裕,住的也远,书院提供的吃食和住宿虽然都很便宜,可数量也有限,哥哥说他去吃了这个午饭人家就没得吃了,阿娘也就依他了,就让家里人给他送饭,英婶没空的时候都是我去送的。”胡潇潇边走边和小玉解释,小玉可真是太喜欢姑娘了,别看姑娘年纪小,她问什么姑娘都会回应,阿娘说她成长的速度可比哥哥快多了,那是,也不看她跟的是谁。

    主仆两人就这么说说笑笑的走到了鸣柳书院,胡潇潇没走前门,每次送饭她都是在后门给哥哥,这次也照旧到后门。

    胡潇潇轻声敲了敲门,等了一小会,门开了。

    “胡姑娘,是你呀,好久不见了。”来开门的是书院的小齐,冲胡潇潇弯了弯腰。

    “今天是小齐呀。”胡潇潇礼貌的点了点头。

    “我大哥出门了,今日就是我。”小齐有些腼腆的笑了。

    “我哥哥在么?”

    “胡公子啊,刚到没多久,于三公子于四公子都来了,就是他们身边有位不相熟的公子呢。”

    胡潇潇一愣,于老四来了?不是不念书了?他也想当肖炎青的跟屁虫?

    “杜山长回来了么?”

    “一大早就从府城回来了。”

    “我们想进去拜见山长呢。”

    “胡姑娘请。”

    胡潇潇再次点了点头,算是谢过了,看了眼身后的小玉,“这是小玉,以后若是来找我哥哥,还望小齐多帮忙。”

    “胡姑娘说笑了。”侧身给胡潇潇主仆让出了位置。

    小玉看姑娘的态度也很乖觉的同小齐行了个礼,小齐也是避过。胡潇潇冲小玉扬了扬头,示意跟上。

    “姑娘,怎么如此客气呢?”好奇宝宝又上线了。

    “轻声些,等回家了,我再和你说。”胡潇潇领着小玉行走在后院,碰上几个家仆打扮的人对胡潇潇也很是客气。

    鸣柳书院的位置,云溪流传着一种说法。本来云溪背靠南岭山脉,面向云溪河,这样的位置,在风水学上来说是绝佳的,可不知怎么的,这云溪河年年夏季都涨水,有一年甚至都把县城淹了大半,老百姓是苦不堪言,一度云溪的人口都下降的厉害。后来来了一位游方的术士,拿着罗盘在云溪走走停停看看,同县令说,云溪河底住着一条蛟龙,吸取山水的精华在此修炼,在这儿建城已经打扰到蛟龙的修炼,这才大发雷霆的降下惩罚。县令也不是酒囊饭袋,听着这胡言乱语就要把术士叉出去,什么蛟龙修炼,还神仙上天呢,骗财也不是这么个骗法。术士被赶出去的时候直摇头,若再不听劝,云溪怕是保不住了,县令更是觉得其妖言惑众了。没成想这年的水发的更大了,县令也因为救济不利被革了职,后任的县令知道了这个事,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问了以前的老人术士是否留有化解的办法,还真有,术士说得在这南岭山脚建一座书院,能教化蛟龙,若书院出了举子,更能增添蛟龙得功德,助其早日飞升。县令一听,也觉得这不是胡扯么,可身边人说,也不是建道观庙宇,建书院可是利国利民给自己添功绩的事情,若真出个举子,县令跟着受益,这说到心坎里的话还真打动了县令,可县里遭灾早没银子了,拿啥建书院,身边人又出了主意,可以让县里富裕的人家共同出资修建,然后在书院里立个功德碑,把出资人的名字刻上。这举动一出,城里的富户那是纷纷响应,能把自己名字刻在书院的功德碑上,那可是名传千古的大事,谁家也不差这几个银子。书院很快就建了起来,县令也是把曾经的老恩师,国子监赫赫有名的杜泽韩请到了书院任山长,吸引了不少学子来此念书。随着书院的名气越来越响,云溪的人口也是恢复了过来,别说,这云溪还真没发过大水了。至于为啥叫鸣柳呢,说是术士临走时留下的,水木结合旺蛟龙,杜山长觉得这个名字甚好便直接提了匾,挂在了书院正大门。

    鸣柳书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是学生们念书吃饭就寝的地方,几经增建,也是越来越大,后院则不一样,是杜家生活的宅子,第一任山长杜泽韩来云溪任教的时候是举家搬过来的,为了方便教书生活,就把宅子安在了书院后面,中间仅一道墙阻隔。现任的山长也是杜家的后人,一家子也是生活在后宅之中,胡潇潇阿爷也曾在鸣柳书院当过夫子,同上一任杜山长关系甚好,阿爷过世之后,胡家同杜家的关系也就疏远了不少,随着胡潇瞻入读书院,两家的关系也算是回了点温。胡潇潇曾问过阿爹,为啥同廖夫子关系好,而同杜山长关系一般呢,阿爹解释杜山长这人学问不赖书也教的好,为人却有些清高,不如廖夫子更加懂得人情世故,胡潇潇没明白,后来廖夫子的娘子指点自己读书,胡潇潇才明白,阿爹口中的人情世故其实是称赞,廖夫子为人豁达通情理,态度更加平易待人。

    胡潇潇带着小玉穿过后院来到前院,本想着去拜见山长,却遇见迎面而来的薯片。

    “宝儿姑娘。”薯片给胡潇潇行礼。

    “走这么快做什么去?”

    “我家公子让我回家取书呢。”

    “老四要回来念书了?”这个老四,想一出是一出,舅母怎么就不多锤他几拳呢。

    “看样子像呢。”薯片可高兴坏了,当初公子说不念书了要回家学做买卖,他可是着急上火的没少劝,连夫人都没劝了,被宝儿姑娘说了几句像是开了窍,今天跟着三公子来书院了,不知怎么的,竟然让自己回家取书,看来是要继续念书了,他可得回家去,把这好消息告诉夫人。

    “赶紧去,别回头变卦了怪你取书晚了。”

    薯片一听,是自己公子能干出来的事,正准备跑路,“姑娘,公子和三公子表公子在甲班呢,杜山长廖夫子都在。”说完一溜烟就跑了,生怕晚了责任就是他的了。小玉没忍住,笑了,姑娘是真敢说。

    胡潇潇就直奔甲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