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不是神仙是魔君 » 第5章、上山采药

第5章、上山采药

    山上的修仙者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睡,除了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有一些其他的需求,如锅碗瓢盆,喝茶的瓷器,制剑用的铁块等等。

    以前是玉剑阁的弟子们下山收购,现在被方定远签下了长期合作的订定单,由玉剑村负责统一准备,按月一次性送上山去。

    既能给山上的人省时省力省事,又能让村里人多一笔收入。

    玉剑阁少说也有七八百人,这笔生意长期稳定,收入不菲,村里相当重视,每个月都会组织十几人的队伍上山。

    同时这个队伍也联通起了山上与山下的联系,方定远也因此和李青墨有了书信往来,他也会将制作的花茶送上去,表面上是为了拉拢玉剑阁掌门和众位长老,维系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方定远忘不了初来人界时候的那个背影。

    李子顺是知道方定远一些小心思的,他正用一副我什么都懂的表情望着方定远。

    “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愿意去,我就把这事托付给别人。”

    李子顺立刻收敛笑意,“别,方先生您放心,东西我一定送到李姑娘手中。”

    “……”

    方定远却意外地有些脸红了,好似某些见不得人的小心思被戳穿。

    他详装生气,呵斥道:“还不快滚。”

    方定远前世是一个没谈过恋爱的社畜,重生之后,又是在魔域,百年的杀戮生活根本没有谈情说爱的机会,对于感情,他是一片空白,不擅长表露,也没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内心。

    三年间,往来书信十几封,内容一直都很平淡,起初是表达感谢,后来变成了闲聊。

    当初若不是李青墨给了方定远银两,刚来人界的他,或许真不知道该如何生存下去。

    若没有她,方定远没来到玉剑村,没有第一夜那一顿酒,就不会从村长口中得知这个世界的一些信息。

    没有这些,方定远很可能早已暴露了身份,说不定现在的他已经被冠上魔教教徒的身份,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刚走到院子门口的李子顺又回头,笑问:“方先生,除了这几包花茶,没别的东西了?”

    方定远认真想着:院子里种的两颗枣树还不到一年,远没到吃枣的时候;后院里的柑橘也才种下不久,要吃橘子更是早着呢……

    思考许久,方定远一脸认真地说道:“没有了。”

    他又想到了一事:有一副画,但是那副画还需要完善,下月再让人送去山上吧!

    “确实没有其他东西要送了。”方定远再次确认道。

    看着方先生认真思考的样子,李子顺露出了一脸的坏笑,他就喜欢先生这般。

    先生看上去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却被村里人过度的尊重导致方定远做事越来越拘谨,越来越克制。

    李子顺是了解方先生的,刚来村里那会儿不是这样,所以他会故意和方先生开玩笑,以此让方定远不至于活得太紧绷。

    他笑着提醒:“信,您应该有封信的,一封求婚信!”

    ‘啪’方定远手中的茶杯穿过李子顺耳畔发丝,砸在他身后的地砖上,碎了一地。

    李子顺顺势便跪下来,一副认错态度极其诚恳的样子。

    方定远别过眼去,懒得和他开这样的玩笑,“花茶只有五包,送给什么人,我上面都有写,你别送错了。若是有其他人问起,你便说近来事务繁忙,没有准备多的,下月有了定当补上,然后你替我向他们表达一下歉意。”

    这个世界喝茶的习惯还停留在香料配着新鲜茶叶一起煎煮的阶段,有些口味重的还会加入生姜或者其他佐料磨成的粉末…

    方定远研制的新的制茶工艺,改变了这个世界所有人对茶叶的认知,加上方定远制作出来的茶具,喝茶变成了一项极其典雅的行为,这不仅得到了诸多贵族的喜欢,也得到许多修仙者的追捧,尤其是玉剑阁的修仙者们。他们觉得喝茶可以韬光养晦,可以平心静气,有助于修炼。

    玉剑村出产的茶有很多种,其中最受喜爱的自然是方定远亲自制作的茶叶,这之中,当属季节性花茶最为珍贵。

    李子顺离开了。

    玉剑峰高耸挺拔,道路艰难,来回一趟不容易,李子顺此去再怎么也得花上个三四日的时间,他有了三日四日的时间可以逃避父母催婚,等再再下山,拖上个三五日,王鑫瑞也该回来了,到时候他随着商队外出,又是几个月,他的父母再怎么着急,也没用了,隔壁村的胖妞不可能一直等他。

    李子顺离开的时候,方定远的院子又来了一个人。

    方定远的视线望去,一位身着浅绿色衣裙的少女,正淡雅的站立在院子门口,平静稚嫩的俏脸,清秀淡雅的双眸,仅是看她的神情就能猜到她是一个安静的女子。

    少女清冷淡然的气质,犹如清莲初绽,小小年纪,却已初具脱俗气质,难以想象,日后若是长大,少女将会如何的倾国倾城…

    这名浅绿少女,名为周玲,莲步微移,向方定远走来,行到石桌前,小手伸出,露出一截雪白娇嫩的皓腕,恭敬行礼,“方先生早安!”

    周玲也是方定远众多学生中的一员,芳年十四,与李子顺不同的是,她有一些修炼资质,只可惜不够出众。

    几年前被父母花巨资送上玉剑阁,却只留了几日,最终还是没能被玉剑阁的师父们相中。

    无人愿意教她,她也被迫只得下山回村。

    被玉剑阁拒收之后,周玲的人生失去了方向,为了送她上玉剑阁,她的父母花费了大半生的积蓄。

    修仙仕途断了,父母也不愿再为她出钱,供她上学,只要求她在家等到适婚年纪,嫁了也算了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失去生活希望的周玲深居浅出了两年,终于被方定远知晓,收做了弟子。

    “来了,你先练习吐纳之法。”方定远的学生中,周玲是独一份,她的长相出众,身材傲人,但这也给他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男女有别,许多事情上很不方便。

    比如周玲特爱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就像现在,周玲给他带来了早餐,有时还会给他清洗衣物,整理床铺……

    周玲完全将自己当做方定远的丫鬟在使用,这让方定远觉得别扭,制止过几次,这丫头也不改,依旧还是在一些生活上照顾着方定远的起居。

    方定远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给小豪等人讲了一遍文章中的难点,便将后续的事情安排给了周玲。

    “周玲,你下午抽时间检查一下小豪他们的课业,尤其是小豪,他太贪耍了,还不喜欢文字方面的学习,这一点你一定要替我盯紧。”方定远一边吃着周玲准备的午饭,一边吩咐。

    “明白了。”周玲站在一旁,并未上桌吃饭,在她的认知里,先生用餐的时候,做学生的,不可以上桌同案而食。

    “另外,”方定远接着说,“午后我要上山采药,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后面学弟的辅导你带着点,不要让进度落下了。”

    周玲明显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抹悸动,但很快又隐藏下来,她默默转身,在一旁替先生准备行李。

    等到东西都准备差不多之后,她才用糯糯地声音说道:“方先生,我…我能跟着一起去吗?”

    “不行。”方定远语气坚决。

    他就知道周玲会提出这个要求,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发生了无数次。

    周玲虽有一些修仙的资质,但她本人对修炼并无多大兴趣,反而是跟着方定远后,见过几次方定远研究药物性能实验的过程,对药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做药物实验,制作药丸,配制药方等,方定远都愿意带着她,但上山采药不行。

    每次上山,难免会在山上过夜,周玲一个女子,虽然年纪尚小,但发育不小…

    女子像她这样,长得好看,身材又好的,大多都会有不好的传言出现,若是还和老师在山中过夜,以后的名声肯定会坏,指不定要影响到她的婚姻。

    作为她的老师,方定远觉得自己有必要保护学生的声誉和未来。

    好在周玲本是个不争不抢不闹的性格,被方定远拒绝后,她也只是眼神黯淡了些,并不会像李子顺那样,抱着方定远的大腿强求。

    方定远从房间中翻出一本书递给了周玲,“这是我托人在县城里带回的一本药书,上面有很多药材我也不知道具体功效,其中有一部分草药已托人买到了,就放在隔壁房间的柜子上,这几天没事的话,试试把这些草药的药效实验一下,确认是不是和书上记录的相同,记得作好记录。”

    “嗯。”

    都说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周玲这样的性格,什么也不争,什么也不抢,在修仙一途上肯定会很吃亏。

    方定远肯定是没奶喂养他的学生,但他坚持认为,既然已经收了他们做学生了,肯定不能让自己学生受委屈。

    “好好努力,老师争取让你的成就超过玉剑阁的那些师父们,让他们后悔当初没有收你做徒弟。”

    “弟子谢过先生大恩。”周玲平静的脸上罕见的出现了一抹红晕。

    “学生!”方定远更正她的自称。

    “老师只是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但不是师父,我可当不起一个父字。你不必如此谦卑,我只教你做事,教不了你做人,做人这件事,我自己都还只是个学徒。”

    “学生谨记。”

    “还有,”方定远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乖巧弟子的脑袋,“你天赋很高的,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让别人来告诉你你不行,你成不了修仙者。即使对方已经是一位道行很高的修士也不行,甚至是我,也不行!你要自己坚信自己要走的路,要相信自己能成才。”

    方定远背上药篓出门了。

    走在村中小路上,路过遇见的村民无不对他热情地打招呼,喊他一声方先生。

    也有大婶子嚷着给方定远介绍媳妇,对此他也都会一一回应,不仅不会嫌烦,还会觉得很享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没等方定远走出村子,村头涌来一群人,他们是得知方定远又要上山采药的村民。

    众人已经习惯了方先生上山采药,都知道他一去就是好几日。

    村民们纷纷拿出家里常备的一些干粮塞在方定远背篓里面,还不忘嘱托他万事小心。

    “带上,带上。你穿的衣服漂亮,在山里刮坏了可惜,山里夜晚寒冷,你裹着入睡也能保暖。”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硬是塞了一件大棉袄在方定远的背篓里,众人看着方定远的药篓子已经装不下了,这才满意的放他出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