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武道新势力 » 第三章 新式马车

第三章 新式马车

    日子一晃过去三天。

    天气逐渐变暖,春日的和煦的微风拂过,低矮的贫民区也迎来枝芽的生长。

    赵至理腰部的伤势几天内飞速恢复,进度条达到80/100。

    “最多半月”,窦三爷昨夜傍晚上门拜访时说道,“你就可以回学院继续练功上课。”

    门前路过的行人,脚步匆匆。

    赵至理咽下半碗“大滋补汤”,看见“腰部恢复”后面的箭头再次出现,身体传来阵阵热量。

    赵至理发现这种增幅作用是具有时效性的,比如这个由增气丹配制的“大滋补汤”,只有一日的作用时间。

    一日过后,箭头消失,恢复速度就会降低到最开始的状况。

    每天早上,得趁着肚中空腹,赵至理才能忍痛干上半碗。

    至于【研究点】如何获得,按照面板的提示,需要十日才能恢复一点。

    “起码不用去杀人越货,做些强制性的事情。”

    赵至理感慨金手指和金手指的体质是不同的,像这样苟着就能壮大起来无疑更香。

    还需六七日左右,才能有新的【研究点】进账,赵至理也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养好身体。

    统考就在三个月后,相较于前世的各种考试,这方世界的统考才算真正的上岸。

    只要入围,凭借武力的绝对支配地位,先来一个简单的阶级跃迁。

    “叮铃”,父亲赵德牵着马车从简陋的后院出来。

    挽起袖口的小臂上长满汗毛,鼻尖红彤彤的,一对眼睛好似在酒桶里泡过,刚烈又让人看不清。

    “爹”,赵至理大喊道,“今天我陪你去做工。”

    在赵德眼里,只有习武的人才算得上人上人,干其他的都是“做工的”,是上不得台面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习武高”,赵德又搬出这句话,“你把身体养好,我就烧高香了。”

    “爹,习武之人讲究动静结合,我陪你出去转转,也是为了更好的习武”,见赵德不说话,赵至理继续说道:“你也不希望我统考不过吧?!”

    赵德沉默着,像在思索着,最后无奈看着赵至理,擦了擦驾车人的位置。

    “上来吧。”

    ————————

    高桐县的白天也是车水马龙,尽管白天的酒楼都只做正经生意。

    但是高桐县地处幽州东部,是和妖族接壤的地方,货物的运转让这个偏远小城比内地的府城还要繁荣。

    马车停在一条大街,赵德得亲自接租赁马车的客人。

    赵至理一个人坐在车前,竟遇见几个学院的师兄弟路过,其中还有那日在医务室“看望”自己的。

    “赵师兄,恢复得怎么样?”

    一位师弟走过来,用关切的眼神打量着赵至理,语气充满廉价的关怀。

    “哈哈,赵某托各位师兄弟的福,全身上下好得不得了。再过三五日就能彻底痊愈,到时候又能和师兄弟们在校场上相互切磋,一较高下呢。”

    赵至理一反常态,笑中带骂,唇枪舌剑,令几人的脸色不好看,眼神中带着不善。

    “那倒是赵师兄吉人自有天相,不过日后练功还需多加小心,伤了身体是小事,误了统考笑不出来,就是大事。”

    见不得人好,是高桐县立英才学院学子的底色。

    众人没有更多的交谈,连原先相伴而行的几人在撕破脸皮后也提防着对方,各自分道扬镳离去。

    直到上半天的拉车工作结束,赵氏父子一共拉了三个客人,赚了一百五十文钱。

    把马车停到高桐县的中心大广场上,这里是一片青石砖铺成的空地。

    整个高桐县拉客的马车夫没有客人的时候,都在这一块休息,或者给马喂草料。

    中午两人还没等到吃饭,先给拉车的马喂了一顿草料,就让上午的收入锐减为个位数。

    “这草料太贵了”,赵至理感叹道。

    “我听车上的客人说,漠北的慧教徒又越过边关打进来,草场的草料都运不出去,能不贵?”赵德坐在马车边上,即使没有客人,也始终保持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这样下去不行,草料虽贵,但是一匹马无论是停在这儿休息,还是慢腾腾在街上拉客,一上午都得吃这么多草料”,赵至理指着其他休息的马车夫说,“所有人都在等有钱的客人,可整个高桐县哪有这么多有钱人家?”

    “你好好习武……”

    赵德刚想拿出那套经典说辞,就被赵至理打断。

    “爹,你想想,谁愿意永远用咱们的马车?只能是那些永远买不起马车的人!”

    “我们必须让愿意付钱的人都做咱家的马车。”

    赵德沉默着,赵至理直接拉着他到车厢里坐好,自己架起马车。

    “咱们先回去,把马车好好装修装修,明天重新开业。”

    说完,一抖缰绳,马车“哒哒哒”朝着回家的方向远去。

    ————————

    五日后,东城城门外。

    “真的只收十文钱?”进城的时候,坐在车厢里的顾客还是忍不住伸出头来问道。

    “我们回城只收十文钱,放心吧。”坐在赵德身旁的赵至理回答道。

    “你们这个多久跑一趟高桐县?”

    “得等到我们下到村里再说,一般不会直接去的。”赵至理对答如流,这已经是新式马车投入使用以来第七次出入城。

    狭小的车厢内不再是传统的单人座位,而是安置了三面环绕的方形墩台,此刻挤满了进城赶集的乡下小财主。

    等到了一条大街,赵德吆喝一声:“到站了!”

    小财主们鱼贯而出,领头的和赵德约定下午返回乡下的价钱。

    之后的空闲时间,赵至理又陪着赵德前往城外,沿着官道招揽进城的客人。

    行人络绎不绝,大包小包,汗流浃背。

    “客官,保管您去最好的客栈,上车吧。”轮到赵至理大声吆喝。

    赶路的行商们大手一挥,又是几十个铜板。

    兜兜转转,大广场上赵德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一些马车夫说,给贵人们拉客的时候在街上见过。

    “赵德拉了一些乡里人在城里转悠呢!”

    “乡下人能有几个铜板?”

    “嗨,还不是臭乡下的上我们高桐县来要饭来了。”

    大广场上的车夫们还等着出手阔绰的大户管家来指挥他们往各处去。

    嗤笑着赵德做赔本买卖。

    可这个当头的赵至理和赵德已经开始窝在里屋商量,把一吊接着一吊的铜钱换成亮闪的纹银。

    到了受伤后的第十天,新的【研究点】到手。

    清早起来,赵至理一身劲装,胸口左侧龙飞凤舞绣着“高桐英才”。

    收拾完成的赵德将一块牌子挂在马车车厢前面。

    朝外的一面刻着“空闲”,朝内的一面刻着“已满”。

    父子二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开始独属于各自的一天讨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