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是大宋靠山王 » 第17章 捷报传来

第17章 捷报传来

    大都。

    黑风岭大战数天后,完者都高兴战败身亡的消息再度成为大都的舆论头条。

    什么?十万大军一战告亡?

    什么?十万大军被包抄?那得多少敌人才能将其包围啊?

    被火烧死?烧十万大军?

    黑风岭是十万元军的乱葬岗?

    大将完者都高兴兵败自杀?

    宋帝竟然在福建?

    各种消息在大都满天飞。

    十万大军殒于闽广交界,元庭一度认为宋帝在陆上!在福建!

    “宋将是何人!岂有此理!朕的十万大军啊!怎会一战就…就就全军覆没了呢?!奇耻大辱!”

    “陛下,您息怒,小心龙体呀!”

    “启禀陛下,听说宋将是那文天祥,就是那个二度逃脱的文天祥!现在是宋军的天下兵马都元帅!”

    “文天祥!哼,十万大军一战全军覆没这是让朕的大元蒙羞啊!朕定要将你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之恨!谁人挂帅出征!”

    “启禀陛下,臣愿挂帅出征!”伯颜站了出来,他一样同别的将领认为宋军是残兵败将不堪一击,眼神里夹带者蔑视。

    “嗯,那好!那就辛苦伯颜将军再度南下剿灭宋军。这次朕再给你十万大军!”

    “陛下,区区残兵败将,臣不信那些流言蜚语。十万大军大可不必,臣只要五万精兵!臣一定亲自将宋帝和文天祥给您押到京城,让陛下发落。”

    “哦!伯颜将军想必胸有成竹啊!那好,朕就给你抽调五万精兵,再加上福州守军策应那也就够了!那就十天后发兵,伯颜将军是否还有其它的问题?”

    “臣遵旨!”

    ……

    云霄城。

    黑风岭大败元军后,有志之士接踵而来,兴义军再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兵力直破十万。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新兵蛋子,很大一部分是各地的宋军或者是地方军,他们在要么是兵败后隐姓埋名,要么就是不愿投降元军的志士。所以大都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文天祥看着迅速壮大的兴义军,高兴得不得了。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兴义军上上下下更是对文天祥信任度急剧攀升。

    接着,许夫人等将领提议攻打漳州。她认为漳州守军兵力只有区区数千,不是强敌,也可以让将士在实战中练兵,文天祥思索之后表示同意。趁着军心大振之机,就应该发兵攻打元军!

    接着,文天祥开始调兵遣将,乘着黑风岭大捷的士气,准备发兵攻打漳州!

    ……

    三天后,文天祥率大军向漳州挺进。

    与此同时时,文天祥派出的船只已经到达琼州,朝廷这才获悉黑风岭大败元军的消息。

    “报!”

    “启禀太后娘娘,文丞相数天前率兴义军在黑风岭大败元军!这是文丞相的亲笔书信!”

    王公公知道要怎么做,所以又酿酿跄跄地把信件呈了上来。

    杨太后迅速打开信封,然后一目三行,眼里放光,大悦。

    “王公公,念!”

    “老奴遵旨!”

    王公公清了清嗓子,毕竟是年纪大了。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

    臣于祥兴二年二月十五日,率三万大军于黑风岭置伏兵多处,最后于狗头岭至黑风岭一带对敌使用火攻,加上将士们又奋勇杀敌,这才大败元军。此战,杀敌八万余,俘虏元兵万余人,我军仅有三千将士伤亡,是为大获全胜。

    此战机战术,乃赵皇叔倾囊相告,才有了臣率领将士们歼灭元军的战果,也让元贼大将完者都高兴走投无路,便在阵前自行了断!

    赵皇叔足智多谋,满腹韬略,决胜千里,乃不可多得的良臣名将!

    此战,首功非赵皇叔莫属!

    臣•文天祥叩拜!”

    文武百官皆面露喜色,大捷啊!

    “你们都听清楚了没,是大捷,哈哈哈!”杨太后十分激动,美丽的脸上更加动人。

    “恭喜陛下、恭喜太后娘娘!”文武百官异口同声、朝气逢勃地道喜。

    “赵皇叔,文丞相可亲自给你请功呀!你可要陛下给你什么封赏啊?”

    “启禀太后娘娘,臣不要什么封赏,臣也不敢邀功,前线的将士们才是居功至伟呀。”

    “赵副使,你谦虚啦!将士们英勇杀敌这一点儿没错,但计谋是出的,这功劳你当之无愧啊!”陆秀夫还是一如既往说得比较中肯。

    “赵皇叔,本宫是越来越喜欢你了。”

    杨太后脱口而出,立马发现说错了话,马上又开口说道:“本宫是说越来越看好赵皇叔你啦!”

    不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这话,杨太后还是有一丝脸红,话是没错,但别人听她那口气,就感觉是男女关系那种。

    “臣一定不负陛下和太后娘娘所期望!”

    “既然赵皇叔如此谦虚,功劳暂且记下待改日一并封赏!”

    “臣谢陛下、太后娘娘!”

    赵无极又接着说道:“启禀太后娘娘,如今有兴义军在闽广一带牵制元军,琼州应该趁机全力发展起来!这样一来朝廷站稳脚跟了也能派兵北上,不能长此以往让兴义军孤军奋战!”

    “嗯,本宫也是此意!那就辛苦各位,各司其职,按照之前的部署行事吧!”

    “臣等遵旨!”

    “启禀太后娘娘,这是臣将火器火炮改进的图纸,请太后娘娘过目!”

    “赵皇叔,本宫就不必看了,本宫相信你,直接交与工部便是,工部立即督造!”

    “遵命。”

    赵无极的一再谦虚,再次收获了更多的声望,在南宋行朝当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在琼州的第二天,赵无极开始潜心于火炮、火器的研究。

    赵无极为了改进大炮、火器,天天拉着工匠们一起探讨研究。赵无极虽然精通机械,但对于枪支弹药那可是一张白纸,他只能借助工匠的技术基础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将它们改良,这个时候的技术和生产力不能够指望他们造出现代化的高端武器,哪怕是十九世纪初的也没那个条件。

    历史上火铳是元代发明的,宋代的时候只有突火枪,所以赵无极综合了工匠的技术,把木制的突火枪直接改进成金属制的燧发枪,将原本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就算是下雨天照样可以发射,达到了明朝时的水平。

    宋代的火炮射程短威力小,赵无极也进行一番改进,野外作战的大炮再配置炮架车轮,方便移动。另外还有震天雷、霹雳火球、火箭也是赵无极的改进对象。

    虽然宋代没有出现火铳,但是宋代的火器已经十分先进,而且是五花八门,诸如霹雳火球、火蒺藜、火毬、震天雷等这些是靠人力手抛的火器,类似于现代的手雷。还有火箭在宋代战争中早就被广泛使用。

    “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火箭、火毬、火蒺藜,上召至便殿试之。”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宋太祖年间,火箭就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武器,到宋真宗年间,火毬、火蒺藜等都已出现,并得到皇帝赵恒的亲自验收。

    为了便于作战和生产,赵无极一一将这些进行改进,致力于携带方便、杀伤力增强。但考虑目前的情况,综合人力物力现状,赵无极以燧发枪、震天雷、大炮、霹雳火球、火箭为主要改进、生产对象。

    赵无极日夜研究揣摩,基本的设计图纸已见雏形,现在已经交到工部手里,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进入研发阶段。

    赵无极凡事均视为刻不容缓之势处理,南宋的形势不容乐观。说不好哪天元军就会立马杀将过来,如做事没有步步紧跟,那是绝对不靠谱的。

    杨国舅主持的外城和要塞工程也已开工修建,现在地基已基本完工,地基宽度10米。新建的城墙会高达十米,面宽8米,设翁城,基本上仿效襄阳城而建,而且还会有护城河,如果建成必然国若金汤,坚不可摧。

    为了快速建设,一方面已经开始准备烧砖的工作,一方面同步开始在附近打凿石材,其它工作也都在井然有序地开展。人力上分两班倒,形成日夜赶工的状态。

    杨国舅为了完成任务,号召动用了城里所有人员,除了有特殊任务的人员,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干活的统统上。得到杨太后的允许后,一些宫廷人员也不例外统统上工地,杨国舅的两个儿子更是打头阵,以身作则。就差没让杨太后出来搬砖了。

    白沙津要塞也是在大力开展建设,在原本的栅栏内侧,新建用石材砌成的堡垒城墙。设计高度为六米,面宽五米,有炮台、射箭恐、城垛、藏兵洞等设施。要塞临海而建,在横沟河与黎母河出海口中间的岛屿上。

    杨国舅就这样每天奔波于白沙津和琼山之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陆秀夫一样穿梭于渔港、农田、慌野、山林之间。组织各县农民开荒垦田,改造渔船,种植果树,飞禽走兽圈养等农业生产活动。

    黑风岭的捷报传来之后,琼州的南宋军民更有了干劲和盼头。

    晚上,杨太后再次邀请赵无极一起用膳。

    杨太后请吃饭,赵无极当然是开心的。杨太后也进行了一番精心打扮,堪比大婚,可能是有意但好像也是无意。

    流落至此的行朝,自然不像以前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饭桌也不是像几十号人开会的会议桌一样,自然是一番简朴的作风。

    席间,杨太后频频给小皇帝和赵无极夹菜,这搞得赵无极有点尴尬。

    “太后娘娘您太客气了,臣自己来就行!”

    “都是一家人,说这个就见外了呀。”

    杨太后坐中间,赵无极和小皇帝在其左右两边,对于赵无极而言,这已经是最高的接待规格了。封建社会,能有几个人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

    “太后娘娘,您今天真漂亮!”

    要是换在几年前,作为臣下的敢跟太后说这话的估计没有几个吧!赵无极看着倾国倾城的杨太后实在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哦,是吗,那我平时就不漂亮吗?”

    杨太后内心是乐呵呵的,但也要损一下赵无极。

    “不不不,太后娘娘哪天都是漂漂亮亮的。”

    杨太后噗呲一笑。这让赵昺直直地瞪着杨太后好一会。

    “皇儿,快吃哈~”

    “这菜是不是有点儿淡了。”

    “哦,是嘛,我尝尝。”杨太后夹起菜,然后尝了一下,然后微微说道:“确实有点儿淡了,来人重新做一个。”

    “太后娘娘,别,叫人拿点盐添置一下便可,不要浪费食物。”

    小宫女听完马上跑去拿盐。

    过了一会,小宫女拿着盐罐跑了过来。她马上拿起勺子正要往菜里面放盐。

    “且慢,这么粗的盐巴放下去,定然不会入味,弄点水融化一下方可。”

    赵无极看着这么粗壮的盐巴,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杂志还那么多,黄乎乎的,吃了也对身体不好。

    “太后娘娘,臣想把我们的所用的盐做成细致的精盐,不知您意下如何?”

    “哦,赵皇叔还有这般手艺?”

    “臣只是略知一二,要试了才知道。”

    “那敢情好啊!宫廷里的盐算是极品了,可想老百姓家的那就特别差了,无极公子要是能制作细盐,那将是大功一件啊!大宋的臣民也有福啦!”

    “恰巧今日臣也把火器的设计图纸做好了,那臣明日便试试!”

    “无极公子,我敬你一杯!”

    “臣不敢,臣敬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