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1997 » 第五十二章 训练的那点事情

第五十二章 训练的那点事情

    早上六点,起床号吹响。

    半分钟之后,全员集合喊着口号开始慢跑。

    初夏,天气炎热中带着些许清凉。

    早晨的太阳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打碎了的镜面一样,

    一路跑到码头边上,清澈透亮的瓦蓝天空正在一点一点渗透成为金色。

    日出的壮丽让人忍不住就张开双臂大喊一嗓子。

    “啊!”

    汤姆汉克斯呐喊着,感觉到胸腔里浑浊的热气宣泄而出,身心都舒畅了起来。

    做了两个扩胸运动,汤姆汉克斯看着旁边汗都没怎么出、炯炯有神的莱昂哈德,忍不住道:“年轻真好啊。”

    “你也不差。”

    莱昂哈德笑道:“这十天很多活动都靠你指挥呢,比我要累多了。”

    汤姆汉克斯在拍阿甘正传的时候也接受过军事训练,之前还特别请过一个教官,比他们都有经验的多。

    再加上角色是军官,树林露营、徒步拉练等活动,他都要担任队长,要操心的东西多多了。

    汤姆汉克斯摇了摇头:“精力还是差了一些,比不上你了。”

    “你这眼神看起来就知道是个厉害的狙击手。”

    那是因为哥有超能力......莱昂哈德笑着道:“都不差,已经有军人的样子了。”

    “也只是样子。”

    汤姆汉克斯有些可惜:“档期安排不过来,不然真想要全程体验一下12周的训练。”

    莱昂哈德相信他是真能做到。

    十天时间不长但也不短。

    每天都接触,十天已经足够了解一个人。

    例如说那个光头范·迪塞尔。

    光头情商一般还很自负,就不是个适合当朋友的。

    这光头还有点大嘴巴,进训练营没几天片酬就被他自己曝出来。

    演一个配角,拿个十万美刀片酬。

    也不知道有什么可自负的。

    相比起来,汤姆汉克斯就是真的敬业。

    除了参加训练营,还会做其他前期准备。

    有光头做对比,莱昂哈德对影帝很有好感。

    莱昂哈德把手搭在汤姆汉克斯肩膀上:“汤姆,上次的课再说说呗。”

    汤姆汉克斯笑道:“我中午有点想吃意大利菜。”

    莱昂哈德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可能是莱昂哈德和儿子年龄差不多,汤姆汉克斯看他很顺眼对他很照顾。

    擦了一把汗,汤姆汉克斯道:“再说说人物小传好了。”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说了起来。

    莱昂哈德听的很认真。

    人物小传很有用。在拍《变脸》的时候,尼古拉斯凯奇也有人物小传,但两个影帝的小传不同。

    可能是习惯问题,也可能是角色问题。

    凯奇大叔更多的是心理活动剖析。

    汤姆汉克斯喜欢根据人设来设计小动作。

    米勒上尉这个军官角色,汤姆汉克斯在小传里设计了一个‘手抖’的细节动作。

    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身体症状,很符合军官的经历。

    “细节动作也是丰富角色形象的一种技巧。”

    回去的路上,汤姆汉克斯道:“这比眼神、表情等什么都要简单容易许多。”

    “娱乐作品本质上都要影响观众情绪,用载体来举例,眼神是小说,影响情绪的难度很大。小动作就是电影,有直观的画面和音乐,及格水平就能影响情绪。”

    “这些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让观众记住,技巧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好的演员会根据角色来做选择。”

    “情绪极端的角色,就要用极端的表情和眼神来体现。角色情绪都比较内敛,性格设定上也都比较普通,几乎不会出现夸张的表情和极端台词的,就用小动作这种技巧来体现。”

    四十多岁的汤姆汉克斯很喜欢当老师。

    莱昂哈德也是一个好学生,学习到了很多:“汤姆,我自己也设计了一些。”

    “他是左撇子,是信徒,狙击前会说告词,年轻人应该会觉得很酷,印象深刻。”

    “这很不错。”

    汤姆汉克斯拍了拍他的肩膀:“细节还可以增加一点,我觉得拇指上可以多一块瘀伤。二战期间士兵的拇指被加兰德的装载装置卡住,这种加兰德拇指也是填充角色的一个小细节。”

    莱昂哈德和旁边竖着耳朵听的人一起点头。

    说说笑笑着,一群人赶回去。

    洗漱完休息了一会,开始最后一天的课。

    这十天,白天都组织各种各样的团队活动,培养一些团队协作意识。

    不要求像足球队、篮球队那样默契,看着有化学反应就行。

    晚上就是上课,讲怎么跑位,并且要求他们以各自饰演角色的名字相称并互相指挥。

    学基本常识,要掌握武器用法,还要知道连排和班组战术,以及二战时军队的暗语和手语信号。

    中间穿插一下老兵事迹,邀请一些二战老兵说一说当年的故事。

    戴尔·戴因的理念很有趣。

    不是让他们成为士兵,而是让他们理解什么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明白什么是团队。

    说好听点就是熏陶,说现实一点就是速成法。

    最短时间就让他们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效果也确实不错,练了十天已经有那么一点样子。

    在他们上课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带着人走了过来。

    斯皮尔伯格看着练习场中的众人,朝着戴尔·戴因道:“进展怎么样?”

    “很顺利。”

    戴尔·戴因笑道:“有汤姆在,我的工作非常简单。”

    斯皮尔伯格点头:“他是个好演员。”

    “说起来这里还有人给我惊喜。”

    戴尔·戴因指了一个人:“我开始还以为莱昂哈德这个普林斯顿的学霸适应不来。”

    斯皮尔伯格:“他可是从动作指导走过来的演员。”

    “原来如此。”

    戴尔·戴因了然:“难怪能成为米利坚现代英雄。不过他真的很棒,比我教过的绝大部分新兵都要强很多,我甚至觉得就算现在把他扔到战场上他都能滋润的活下来,还能成为传奇狙击手。”

    斯皮尔伯格这下有点惊讶了:“这么厉害?”

    在《佐罗的面具》的时候,他拍板选了莱昂哈德,有过调查和了解,知道是个很敬业很有能力的新人。

    但没有想到能得到戴尔·戴因这样高的评价。

    战场传奇......这评价太高了。

    不过斯皮尔伯格看着莱昂哈德,也不得不同意,在一群人里莱昂哈德确实是存在感最强、看起来军事实力最专业的那一个。

    斯皮尔伯格突然来了兴趣:“能安排演练一下吗?”

    “没问题。最后一天也该让他们放松放松。”

    戴尔·戴因走了过去。

    拍了拍手,吸引了注意力后,戴尔·戴因道:“训练营也要结束了,最后一天咱们搞一个活动,好好体验一下射击的乐趣。”

    参考军事比赛,但省掉了远程行军/奔袭的环节,只玩多姿射击。

    包括使用阶梯木质挡板作为依托进行射击。

    木板上的数字是射击顺序,需要灵活选择姿势。

    使用九孔板作为依托射击,转换射击位置时采取不同的射击姿势。

    移动靶/不稳定平台射击、直升机不稳定平台射击、水面船只不稳定平台射击,还有观察手作为依托射击等。

    不跑步只射击那就有趣多了,而且还不分成绩,演员们都很感兴趣。

    莱昂哈德也很感兴趣。

    他在副本能玩的要比这刺激多了,不过到底和现实不一样。

    在现实里也摸过枪去过靶场,但跟专业的比差远了。

    枪柜解锁。

    众人按照喜好选枪。

    莱昂哈德没选现代的栓动狙击步枪,只挑了‘花旗中正式’的春田M1903步枪。

    这枪看着像霓虹的,实际是米利坚本土春田兵工厂,也叫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只是翻译不一样。

    在毛瑟兵工厂的特许下研制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仿自德国M1898步枪,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枪为基础的变型枪。

    外观确实很98k。

    万物98k也是有理由的。

    在二战初期,米利坚海军陆战队大量使用,但后来被更先进火力更猛的加兰德M1半自动步枪代替。

    之后的春田M1903步枪安装上狙击镜,作为狙击步枪在美军中服役,一直使用到1957年,现在还有‘大量新货’。

    莱昂哈德手里的就是九成新,枪管亮闪闪的,枪油的味道都很新鲜。

    前面已经开始,他还要等一会,正好顺带检查一下枪况。

    等了十来分钟,莱昂哈德上了。

    莱昂哈德已经注意到了斯皮尔伯格,很会抓机会的用上了设定。

    告词,左撇子,拉栓,开枪。

    一套动作纵享丝滑。

    远处的铁靶也叮当作响,证明了超级特工都能左右开弓。

    身后的戴尔·戴因赞叹:“400码都能连续命中25美分硬币,这小子狙击越来越厉害了。”

    斯皮尔伯格不是专业的,看不出来好坏,好奇问:“很好吗?”

    “顶尖。”

    戴尔·戴因竖起大拇指:“首先,M1903春田步枪并不是专业的狙击步枪。”

    “二战时期的狙击步枪基本都是从普通步枪里挑选优质品来改进的,机构设计和普通步枪没有区别。”

    “核心机构都是毛瑟Gew.98步枪的,也就是受约束式供弹。”

    “爪式拉壳钩在枪弹刚离开弹仓时就立即抓住弹壳底缘、并牢固地控制住枪弹直到抛壳为止。拉壳钩不随枪机旋转,避免了上双弹的故障发生,但这设计也决定了不会像现代专业狙击枪那样精度至上。”

    “我有个朋友就二战时几款狙击用途步枪做过精度测试,春田厂M1903步枪+莱塞伍德3倍瞄准镜,在使用1953年产M2普通弹的时候,300码的弹着散布是7英寸(17.78厘米)”

    “跟现代狙击枪存在一定差距。”

    “M1903A4狙击步枪的归零一般是500码,平时练习却都在300码以内,二战时候很多狙击手大多数时候在150码甚至更近的距离上射击,绝对不会射击一个在200码以外的带枪敌兵。”

    “这也是军用标准弹药的精度问题,弹药严重制约了M1903步枪的射击精度,几乎无法命中400码以外的人体目标。”

    “普通弹药300码的弹着散布是7英寸(17.78厘米),我朋友更换了霍纳迪比赛级弹药,300码能到2.5英寸(6.3厘米)”

    “明白了枪械差距,之后就是狙击手能力差距。”

    “我以前还在军队的时候,训练过的那些班组精准射手都认为,100码距离和25美分硬币是个分界线。”

    “如果能在100码的距离,三发弹着能用一个25美分硬币盖上的话,枪的精度才是合格的,也就是100码1MOA。”

    “对了,25美分硬币直径约1英寸,也就是2.5厘米。”

    “100码是个人都能上靶,绝大部分人都能命中靶心,但很少能连续的、稳定的命中靶心,能做到的就是高手。”

    “而这个距离拉远到400码,能连续命中25美分硬币,这就绝对是顶尖了。”

    “也许射远上不如那些破一千米记录的狙击手,但就精度来说绝对不差,更何况用的还是M1903春田步枪。”

    “这枪还进行了结构和工艺的简化、以满足军队的大量需求。”

    “战争前期和后期枪支的质量差异非常之大,M1903步枪的膛线数量在战时从4条被减少至2条。”

    “德国对Kar.98k的战时简化则更加丧心病狂,到1944年,除了狙击型,普通的Kar,98k都直接用滑膛枪管,1945年的最终简化型甚至取消了表尺,照门就是在L形金属片上切出一个V形缺口。”

    “所以说一个顶尖狙击手,枪械、弹药、能力都很重要,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火炮。比起精准狙杀,一炮轰杀一个足球场更带劲。”

    戴尔·戴因滔滔不绝的说着。

    大多专业术语很陌生但不难理解。

    斯皮尔伯格把戴尔·戴因的话简练了一下:莱昂哈德牛逼。

    于是他点了点头:“是我心目中的狙击手。”

    他事后对莱昂哈德有过关注,但只关注了一段时间。

    毕竟有梦工厂的一大摊子事,还有自己的项目。

    在《佐罗的面具》剧组进入正轨之后就回国,之后听说莱昂哈德去了欧洲拍戏,也就没怎么关注。

    时隔多日,莱昂哈德又给了他一些惊喜。

    姿势和气质都很对位甚至是惊艳的。

    斯皮尔伯格突然有了灵感,摸了摸下巴:“剧本里加几段狙击戏好像也不错......”

    剧本不是一成不变。

    现在还是前期准备阶段,要是突然来了灵感或者大咖有意见剧本就会变化。

    现在的剧本和原始剧本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原始剧本里,米勒上尉的台词会多许多,跟部下谈心环节很长。

    会告诉部队的其他人,他在家乡谋生时做什么,会一起畅想未来。

    汤姆汉克斯觉得他的角色说太多自己的事情不合适,就跟斯皮尔伯格说了这件事情。

    斯皮尔伯格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于是这个环节也被缩短了。

    客观来说这是为了角色,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主动缩减自己的戏份。

    什么叫影帝,什么叫大菊观(战术后仰)!

    汤姆汉克斯的影响还不止如此。

    也是汤姆汉克斯的争取和人物小传,把米勒上尉的角色改变。

    这角色原本是非常单一的,一个像礁石一样坚韧的人,一个循规蹈矩的军官。

    经过改动了之后,米勒上尉这个角色多了许多人性化的地方,更加层次化。

    另外在原始剧本里,米勒上尉在最后一战中是幸存下来的。

    后来觉得‘幸存’份量不够重,才改成了死亡。

    结局死亡,传统但实用。

    这些良性的改动,都让角色变得更好。

    这也是演员和导演之间的化学反应。

    现在斯皮尔伯格感觉跟莱昂哈德也有了点化学反应。

    《拯救大兵瑞恩》不可能像动作片那样拍,像布鲁斯威利斯那样狂拽炫酷就不是二战电影了,可这年代很多影迷就吃布鲁斯威利斯那一套。

    斯皮尔伯格拍电影的观念很朴实:就是为了票房,票房高才是硬道理。

    影迷喜欢这一套,那可以因地制宜一下。

    斯皮尔伯格就觉得可以让莱昂哈德来狂拽炫酷。

    狙击手嘛,不酷就不是狙击手了。

    这小子在佐罗里就扮酷,能力和气质什么都有,满足前置条件,拍出来效果肯定不错。

    斯皮尔伯格当场就给编剧罗伯特·罗达特打电话。

    罗伯特·罗达特:“增加狙击戏份没问题,不过上次说的剧情,真的要删掉吗?”

    斯皮尔伯格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米勒的小队在俘虏了德意志人后,会在散兵坑里露营过夜。

    晚上一个德意志装甲师抵达并在小队的散兵坑旁边扎营,一名名叫韦特的德国士兵接近散兵坑要香烟时,小队用枪指着威利与韦特交谈,以免他们的掩护被揭穿(韦特由于夜色深沉而从未见过米利坚人)

    通过威利,小队最终用一个米老鼠打火机和梅利什的青年刀从韦特那里换取食物。

    “删掉吧。”

    斯皮尔伯格找了个理由说服了他。

    这段剧情其实不错,但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磋商了会,看见活动结束,斯皮尔伯格挂断电话走了过去,表扬了几句后大方的给演员们几天假期。

    休假结束之后,他们就要奔赴爱尔兰拍摄。

    莱昂哈德回家好好睡了一觉。

    第二天醒来他忽然有点不知道干什么。

    呈‘太’字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发了好一会呆,直到电话被打响。

    莱昂哈德看了眼,有点意外。

    斯嘉丽给他打电话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