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辅宋 » 第三章所谓科学(下)

第三章所谓科学(下)

    教学的房舍之内,已经坐满了人。

    一排排长桌长椅中,只剩下最后两排人数稀少,余者都挤到了最前方。

    王芒和公孙策顿时明了,原来不是他们来的太早,没有于路上看到入舍的学子,而是因为来的太迟……

    二人匆匆坐在倒数第二排,刚一落座,便看一女子来到了面前,分发两人白纸。

    王芒心中疑惑又生,难道说在科学馆学习,东西两院不加以区分,男女皆可入内吗?这似乎与礼法不符吧!

    但认真观察的话则会发现,左侧的长桌上,做的皆是男子,右侧则为女子,这样做,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这分发手里的纸张做什么用?难道是科学馆的什么特殊规定吗?

    还没等他和紧邻的公孙策吐槽,就见刚刚给他们发纸的少女折返归来,柳叶眉挑了挑,说话间露出了两个小虎牙,显得又凶又说不出的可爱。

    “你二人是书院新生,第一次来听课吧?下次记得自己带笔过来上课!学生司的笔墨纸砚都是免费的,也不用自己花钱!”

    说完后,没有在意两人的囧样,少女从怀中的笔笼里拿出两只流行的炭笔,放到二人的桌面上,又有些担忧这两个新生初来乍到,不懂的科学馆的规矩,趁着课前温习、尚未开课的这一刻钟,便很有主人翁意识地解释道:“小女子乃是李山长新学期任命的一期班长,负责管理和监督上午科学馆学子的学习。

    我先说说你们手中纸笔的作用,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科学馆的课业多注重计算,内中还包括绘图,如今二位仁兄手里的纸张,便是此中的草稿纸,亦可在背面处记录笔记,以便课后温习。

    若是我科学馆的学子,每次课前还要将课后布置的作业交由负责收作业的课长,若是来旁听者全属自愿,此外科学馆的学子,于开课之前,也是要去学生司拿教本的……”

    第二遍铃声响了,少女匆匆忙忙跑回了座位。

    王芒和公孙策慢慢转过弯了,原来是他们的问题,来科学馆上第一次可,尚没有完全弄清楚澄迈书院的课堂规章制度,差点给自己惹出麻烦。

    不过他们非科学馆的学子,手中的教材昨日自然也领过了,皆属于五经之属。看来这次旁听,只能是听了!

    见前方所有人都坐直,有教本的翻着教本,或手中拿着笔,将纸放在掌下,显得仪式感十足。

    新来的二人学的有模有样。

    噔噔!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学舍的前门传来,渐渐走到了最前方的黑板前。

    黑板近些年来开始在大宋流行起来,据说就是由澄迈书院进行改进推广的。四方形的四面黑板,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

    但王芒的目光却紧紧注视在黑板前方的青年人身上。

    青年一身朴素的青衣,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目光一扫整个学舍,给人的感觉是,每个人似乎都被注意到了一样。

    他的胳膊里夹着一本书册,左手中则拿着一个竹杯。

    “起立!”

    是方才那个少女的声音响起。

    咚咚!

    能听到桌椅挪动的声音响起,众人皆鞠躬行礼。见此,一些如王芒等刚来的新生,自知该怎么做,纷纷站起。

    “讲师好!”

    “同学们,请坐!”

    青年的声音铿锵有力。

    待众人坐下,学舍之内,瞬间安静,只能听见最前方的讲桌之上,青年翻动书册的响声。

    王芒这才有时间抬头再次认真打量传说中的前海运使,前河西将军,且受皇帝和朝中寇相都赞不绝口的澄迈书院创始人、澄迈书院荣誉山长、科学馆馆主,讲师李贤。

    李贤已经对底下学子的探寻目光习以为常,自顾自地翻到教材的第一页。

    这自不是他第一次讲授基础物理知识了,从四年前辞官之后,他即开始一边督建自己理想中的书院,打算做个清闲的文人,一边整理着记忆中的基础学科知识点,打算授之大宋学子以“渔”。

    从刚开始只有一个人,到三个人,到现在满堂学子。李贤最能体会到新事物于大宋传播的艰难,但好在如今已经默默种下了一颗颗种子,凭着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很多东西,经历着岁月的熏陶,总会成长到让人瞩目的程度。

    过去的岁月里,他做过很多事,如西击西夏,北防辽国,开海贸,强大海师,让大宋率先加入到大航海时代的序列,再传播基础科学的种子……

    李贤每每和一家人待在一起,看着怀中女儿李锦撒娇的模样,都有种特殊的感慨,过去所做的一切,或者是他到来这个时代的另一种使命。

    这些事在特殊的历史机遇下,都很值得!

    “在讲授今日的课程之前,李某想先解答许多新到的同学的一个疑问,什么是科学?科学能用来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

    不知诸位可曾注意观察过,我们吃的饭食,放置的时间若是过久,会坏掉,坏掉的饭吃到肚子里,会生病,这其实就包含了科学;

    还有诸位也是否发现过,当一地的火光和声音同时响起时,我们处在远方,最先看到的是火光,接着才会听到声音,这里面同样包含了科学;

    ……

    我们的所见所闻,至少于目前,大部分都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

    当然,发现科学,学习科学,不是觉得目的存在,更主要的是为了应用,应用到你我的生活之中,让科学的规律,造福所有人。”

    王芒和公孙策是非常好学的人,认真听讲的同时,想到手边纸张的应用,已经自觉地记下了笔记。

    王芒的纸张上写着“解释”两个字,他从李讲师的讲述中,很容易地判断出科学的作用。

    而公孙策的纸张上写着“应用”,公孙策是个实用主义者,念及关于科学馆的传闻,亦是非常明了地判断出澄迈书院开设科学馆的最终目的,将之应用到大宋的国计民生之内,非是其他的污蔑!

    嘎嘣!

    于这一刹那,前方的讲台处,李讲师用白笔于黑板上开始了图画。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科学的重要分支——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