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月满西楼,锦书南来 » 第十三章 卖豆腐的老婆婆

第十三章 卖豆腐的老婆婆

    柳南记得书月问的,此间是否是盛世?这一路行来,他能看到以前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到的东西,想到了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一念善一念恶,柳南内心矛盾过,甚至怀疑过书上写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它到底是醒世名言还是虚假的道学。牵动人心的不知有财帛和权力,良知和道德、黑暗和暴行也可以。

    行至镇上,行人往来,饭馆酒楼热闹,路两旁叫吆喝叫卖声不停。柳南来到一家摊铺前,老婆婆卖着热乎乎的豆腐脑。豆腐脑勾起了他的口舌之欲。

    “老婆婆,豆腐脑怎么卖?“

    老婆婆看了眼前人一眼,慈祥地说道,“一文钱一碗。”

    “劳烦您给我来两碗,一碗加糖,一碗不加糖。”

    “您请里边坐。桌上有茶水,外边天热,喝点茶水解解暑。”

    柳南进入摊铺,坐在一方长凳上。放下包袱。给自己倒了一碗茶,茶色绿黄,茶叶是土茶叶,叶形完整,沉在杯底,看的出来是老婆婆自己炒晒的。茶入口,是熟悉的味道。水清凉,井水烧的茶,哪怕在热天里,仍然能保持清凉。柳南嚼了嚼茶叶,微苦,叶子很嫩。他喜欢喝这样的茶。

    “老婆婆,您家的茶很好喝,很清凉。”

    老婆婆回头看他,笑起来。“待会客人吃完豆腐脑不着急走,多喝几口茶,歇歇脚。”

    柳南自然是满口答应。他单手撑着脑袋,坐着看老婆婆打豆腐。勺子轻轻下锅,舀起满满一大勺,放入碗中,再盖回木盖。老婆婆动作简单,但优雅协调。她年纪大了,但是身子骨却仍然硬朗,动作矫健,一个人忙前忙后没有半点拖沓。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有些发白。头发花白,齐耳,梳得很整齐。

    他忆起了从前,母亲也给他们三个打豆腐脑。那个时候李子就已经很欢脱了,可是欢脱的她夜很懂事。豆腐脑端上来后,总会把四碗豆腐脑一起吹凉。他好像又看到了李子小嘴鼓起,奋力吹豆腐脑的情景。

    “哈。”柳南不禁笑了一声。他不知道为什么淘气的李子,会这么乖巧。那个时候,李子还是叫他哥哥的。那么,大概是从什么时候,李子对他开始怨起来了,好像是从他去鲁州开始起的。他去鲁州之后,学业繁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待的时间也不长。记得李子会时不时跟他生气,柳南愚钝,也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于是更加小心,不惹她生气,只不过自己做了无用功。他爱上阿吕后,每次回家,提起她的次数变多了,李子对他也越来越讨厌,只是那个时候的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因由。他又怎么会注意到呢,柳南自嘲地笑了笑,那个时候他不是时常想着以后和阿吕共度余生吗?

    “客人,您的豆腐脑好了。”老婆婆端着两碗走过来。

    柳南起身接过。“谢谢您了。”他拿起勺子放在碗里头,细细搅拌,将豆腐脑弄得很碎。舀起一勺,吹凉,放入嘴里。豆腐脑的味道很地道。老婆婆没有打扰他,安静坐在一旁,守着自己的摊铺,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

    摊铺外,一个衣衫破旧的男人抱着一个熟睡的小孩,走到老婆婆的摊铺前停了下来。男人看着怀中的小孩,抹了抹眼泪,准备继续往前走。

    “等一下。”老婆婆见状,喊住了男人。

    只见老婆婆端着一碗豆腐脑,和几个饼递给了那个男人,又掏出一些碎银子一并给了他。男人使劲摇头,拒不接受老婆婆的银子,但老婆婆笑着摇头,点了点那孩子。男人低头,伸手接过了老婆婆的银子,朝着老婆婆拜了三下。通红的眼眶,死死裹住了眼泪。

    老婆婆摆了摆手,又回到自己的摊子旁。柳南看到了,他又想起那个问题,“这世界算是盛世吗?”他不禁往深想了一层,“将来,会有盛世吗?”

    “老婆婆,您家里面就您一个人吗?”

    老婆婆听到客人询问,回道“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儿子女儿都成家了。”

    柳南没有问出他心中所想的问题。他是一个文人,只是一个文人,不曾像母亲那样为了三个孩子日夜操劳,也没有像清清和李子常年在家干农活。他又凭什么能够谈论天下?思及至此,一股从未有过的愧疚涌上心头。

    “您的豆腐脑很好吃。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卖豆腐脑的?”

    老婆婆笑了笑。“老婆子卖豆腐脑已经很多年了,得有三四十年了吧。”

    三四十年的岁月倏忽而过,真快呀。

    “看你这么能干,想来年轻时候也是很贤惠的人啊。老婆婆能不能跟我讲讲您年轻时候的故事啊,后生可是很想听听,希望沾沾您的福啊。”

    老婆婆答应地很愉快。“老婆子年轻的时候啊,那是一点都不贤惠啊。看您不信的样子,老婆子可没有说假话。年轻时候的我啊,心气大得很,我家老头子看上了我,但是我不乐意他,我总感觉呀,我要嫁的人那一定是极为有才干的人,老头子可不是那样的人。哈哈哈,他还死皮赖脸要黏着我,傻傻地为我忙前忙后。后来没招了,看他模样长得还算俊俏,就嫁给他算了。”老婆婆爽朗笑道。

    “那老婆婆年轻的时候,肯定也非常好看。”

    “老婆子不算好看,只不过我家老头子总夸我好看,他那张嘴啊,笨得厉害,夸来夸去,没几个好词儿,有时候还夸错,真是让人恼火哦。婚后,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也干得不利索,还是他一个人辛辛苦苦忙前忙后,支撑着这个家。但他没有说过一句累。”

    “老丈真是个男子汉。”

    “是啊。他把我照顾得很好,反倒都没怎么顾上自己。好像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明白了他的好老婆子后悔啊,明白得太晚了。老头子年轻的时候,有不少女孩喜欢她,也不知道他喜欢我哪点,要是他娶了个更贤惠的人,他肯定不用那么辛苦,前半辈子活得轻松些,也说不准现在还在世呢。”老婆婆说着说着,眼眶就湿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柳南能够体会到这种感觉。

    “想必对于老丈来说,娶到了您才是他最大的幸福。那么些年,老丈辛苦,但心里面会觉得是甜蜜的。”

    “后来,我给他生了一子一女,没多久,老头子就走了。当时我就想,要把儿女养好,不能对不起他。好在他们都过都得还好。”

    “老婆婆您记得那么清楚,想来您当时也是喜欢老丈的。”

    “是啊是啊,当然是喜欢他的。”老婆婆叹息道。“到了现在,我时常能够想起他,这总感觉啊,他好像还在一样。想来,我也快去见他咯。希望他不会怪我,那么多年以后才去找他。”

    又闲聊了一会,摊铺里头来了新的客人。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遇到相守一生,牵挂一生的人。世间之人万万计,而对的人却只有一个,在世不过六十年,两万日,要寻到,多么难;寻到了,多么幸运。当时,母亲对自己说过,以后把阿吕带回家,要对她好,千万不要辜负她。他多久没听到母亲的话了?好多年了!

    柳南望着老婆婆的身影,他在想,母亲如果还在的话,是不是也正守在摊铺前,如果是那样,清清和李子必定在一旁帮忙,而自己,应该也是会在的。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现在他却像一个无根的浮萍。原来母亲真的不会回来了!

    老婆婆看见柳南在哭泣,叹了一口气。她几十年的阅历,又岂能看不出跟前的年轻人心事重重,郁郁满腹。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头。

    这大地上人间的悲喜剧比比皆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美丽传说如同真的事迹,让着这些受苦的人们深信不疑。那景象曾在柳南的梦中浮现,热泪盈满了他的眼珠。

    柳南不是一个热血的人,他有满腹的才华,卓绝的天赋,但是他不是一个热爱世界的人,他亦没有万丈的豪情。当老师与他们讲述纳兰的故事的时候,未尝没有想激励这个七徒儿的意思。可是,在柳南的心里,他关心的不是家国天下。夫子数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但夫子是夫子呀!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的弟子。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柳南不类他,可是这不妨碍他将学问倾囊相授。

    “老师,对不起,我做不到您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