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叶落汴京 » 缘起

缘起

    公元937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深夜,忻州府向北40里,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麾下一处营地,当军士们正在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欢度中秋的时候,一队黑衣人趁着夜色,悄悄从营地东南角潜入,在悄无声息解决掉巡逻哨兵后,这队人马分散到几处角落,一边放火的同时一边大喊:着火了着火了。营内官兵顿时乱作一团,四处救火,此时,从中军帐内走出一队将领,为首的正是时任河东节度使帐下虞侯的郭威,也就是后来的后周开国皇帝!这几日,他的妻子李氏,带着他刚刚满周岁的一对双胞胎儿女,从太原城来到前线,陪同郭威过中秋佳节,偏偏郭威又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于是一家人就来到前线和将士们一起过节。正在这时,突然听到大营外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原来是辽军主力前来袭营,郭威迅速安排人马准备应对,随着大队人马的离营,营地里只剩下一部分老弱病残,由于是仓促应战,准备不足,郭威的军队吃了一场不小的败仗,但是相比于警惕不足,更让郭威后悔万分的是,等他返回到营地,吃惊的发现不光部队的存粮被一把火烧毁,就连他的妻子儿女也全都消失不见。这李氏乃是郭威的原配妻子,感情深厚,一对双胞胎儿女更是可爱至极,一直是郭威的心头肉。于是,郭威连夜召集人马,两日后再度前往辽军营地,企图夺回妻儿,经过一番苦战,大破辽军,但是经过一番搜索,却没能找到她们,通过拷问一名俘虏,听说前几日掳回来的女人孩子已经全部被处死,闻此噩耗,郭威不禁心头一阵剧痛,仰天长啸。

    话说,李氏和孩子,被那一群黑衣人掳回了辽军营地,也幸亏她们没有住在中军大帐,辽军也只以为她们是普通军士家属,把他们关在了一起,有两名士卒看管,这两名士卒中,有一人是辽军就近征召的汉人,名叫齐南,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因家贫至今未婚,平时好点刀枪棍棒,却也喜爱孩子。第二天,辽军的一名都尉来到囚室,逡巡一圈后,发现李氏颇有姿色,便命人将李氏带至他的帐内,两个孩子也就被扔在地上无人照顾。正当辽人意图非礼之时,早就抱定必死决心的李氏,一把抽出了帐内悬挂的马刀准备反抗,这个都尉见此情形,也抽出了腿上的短刀反击,可是一个弱女子哪是军士的对手,这一来一回间,李氏被短刀刺中腹部,当即毙命。辽人大喊了一声:晦气。便安排人将李氏的尸体抬出去扔在了一处草丛里。齐南得知消息后,不禁心疼自己的同族百姓,更心疼眼下无人照顾的两个孩童,于是,趁另一个守卫不注意,齐南便偷偷抱起两个孩子,带回家中,请隔壁的大嫂帮忙照看。辽军问起时,他便答两个孩子已经冻饿而死,辽军对于两个孩童的死活也并不在意,不再过问。齐南回到家中,看到两个孩子,不禁欣喜,在给孩子洗澡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竟然都在左腿膝窝的后边,有一块紫红色的胎记,就连形状,也都近似于一块玉牌,看着看着,齐南心中也不禁发愁,就算再喜欢这两个可爱的孩子,自己这一贫如洗的家,也无论如何也养不起这两个孩童。这时,隔壁大嫂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到:大兄弟,按理说,你这个年纪,无论如何也该成家立业,给老齐家留个后代了,既然有缘捡到这两个孩子,就把男孩子留下吧,你自己带着,走南闯北,也不至于饿死。至于这个女孩,我听说大财主齐老太爷家,一直想生个孙女,总是没得到,不如送给他们,没准还是一桩善事!齐南心想:这句话不无道理,虽然拆散这对双胞胎于心不忍,但是形势比人强,不这么做又能怎办,于是,第二天天没亮,就把这个女孩放到了齐老太爷家门口,自己带上男孩子,远走高飞了!

    这齐老太爷,是当地最大的财主,开明绅士,诗书世家。老爷子下面,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偏偏老太爷喜欢孙女,两个儿子却咋也生不出来。这天一早,家中仆人推开门准备打扫卫生,突然发现右侧石阶上有一个麻布被褥包裹起来的东西,走进一看,居然是一个睡着了的孩子,仆人不敢擅自做主,赶快回去禀报老太爷,老太爷赶忙命人抱回家中,仔细一看,竟然是个漂亮的小女孩,想来定是有人养不起,送来家中,心中善念一起,便命人将孩子就在家中,因孩子膝窝胎记,为孩子取名佩玉!亦取《诗经》:“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