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叶落汴京 » 被劫(二)

被劫(二)

    二人躲在地洞里没一会,地面上便传来了稀稀疏疏的跑步声,原来是有几个人追踪到了这里,此时,一个人发现了这个地洞,逐渐向洞口走来,突然,他看清了洞口那几棵呈向内倒伏状的野草,只见他快速上前,把草拉起,并假装不经意的在洞口方向踩了几下,把周边的野草往洞口方向扒拉了几下,这样一来,洞口就被比较隐蔽的盖住了,然后只听他说:“走,这啥也没有,咱们继续追去。”躲在洞里的姑娘听的仔细,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洞里非常狭窄,又一片漆黑,二人以一种近乎于互相拥抱的方式靠在一起,虽然赵匡义年纪不大,却也情窦初开,随着搜查的人逐渐走远,心里也逐渐开始有了一种澎湃之感。就这样,二人又躲了约有一个多时辰,待周边彻底没了声音,二人赶紧出来,沿着一片杂草丛向山下跑去。

    话说搜查的人,漫山遍野找了一遍发现没有二人的身影,虽然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当是二人不知道想了什么法子跑的无影无踪了,只能回去复命。回到山寨,免不了军师大发雷霆,却又不敢到山下大张旗鼓的查找,只能暂时记下,先认真处理山寨事务。

    这边,匡义二人跑到山下镇子里,此时天色蒙蒙亮,镇子里零零散散只有几个人在活动,二人不敢耽搁,快速问清了开封府的方向,便急忙向前奔走,因为身上所有的财物都被洗劫一空,二人只能步行,二人边走边聊,互相才知道了对方的情况。女孩叫齐佩玉,对,正是当初被送到齐老太爷家的女孩,这孩子被齐老太爷的大儿子齐善伦认养成女儿,这齐善伦膝下有个儿子叫齐斌,一直想要一个女儿,这下也算得偿所愿,对这个孩子十分疼爱。齐家诗书世家,佩玉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加上性格古灵精怪,人又生的模样俊俏,甚是被全家人喜爱,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按照习俗,佩玉15岁就要嫁为人妇了。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汉乾祐三年,也就是公元950年,契丹来犯,在攻破忻州府后,大肆烧杀抢掠,齐老太爷一家,除了齐善伦带着佩玉到襄阳采购药材躲过一劫外,其余人尽数被契丹人杀害,家财也被洗劫一空。得知了消息的齐善伦悲痛欲绝,但是也不得不立即琢磨后路,也正巧当年他救过命的一位好汉,名叫丁卫,正带着一群兄弟在这襄阳城北的神农山上啸聚山林,曾经多次写信邀请齐善伦做客。于是,齐善伦便带着佩玉来到了神农山下。自报家门后没一会,只见山上急急忙忙下来五六个人,为首的是一位年方四十多岁,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此人正是丁卫。丁卫见是恩人登门,不禁喜从中来,拉起齐善伦的手忙不迭的向山上走去,路上听闻齐善伦说出家中遭遇,也不禁一阵唏嘘,特别是当齐善伦说出要带着全部身家来投奔丁卫,求个平安的时候,丁卫更是欣喜,原因有二:一是山寨逐渐壮大,所需钱粮越来越多,偏偏他丁卫又只愿劫富济贫、惩恶扬善,不愿欺压穷人、打家劫舍,可是正逢乱世,富人们都加强了自家防卫,想要赚点钱财也是越来越难;其二自己也终于有了个报恩的机会,当年自己因为误杀恶少被忻州府通缉,承蒙齐善伦搭救才得以保全性命,多年来也一直思忖如何回报恩人。

    众人来到山寨,坐在堂上,丁卫向众人引荐了齐善伦一行,说出前因后果,只见坐在丁卫身旁一个学究模样,面目枯瘦的男人站起来向丁卫说道:“此番齐老爷带家小来我山寨入伙,既是哥哥之福,更是山寨之福,小弟祝贺哥哥。”丁卫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也哈哈大笑起来,便令人大摆筵席欢迎齐善伦。就这样,齐善伦父母便在这神农山入了伙。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了解到山寨里的一些状况,原来军师严宗是一个贪婪之人,自上山以来虽多为山寨出谋划策,但本性难移,经常带人拦路抢劫,引得丁卫心生不满,奈何山寨多是没有文化的穷人,需要这样一个文人出谋划策,因此也就隐忍下来。然而,就在前几日,严宗竟伙同一伙反对丁卫之人,趁着夜色,袭杀了丁卫和齐善伦,自己坐上了山寨话事人的位置,只因一直垂涎齐佩玉的美貌,要将她纳为妾室,因齐佩玉誓死不从,便将她关了起来,逼她投怀送抱。

    赵匡义听她如此说完,不禁心生怜悯,小小年纪竟也生出了护花之心。

    就这样,走了半日,来到了隔壁镇子,已是正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