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叶落汴京 » 阅兵 一

阅兵 一

    恰巧,少林寺现任方丈,正是王彦升的师伯,因为知道这个师侄,在禁军多年,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派人来向王彦升求助。

    王彦升深知自己的实力,可以说是鞭长莫及,于是就想到了齐山。

    齐山听到此事,也陷入了沉思,他虽有心帮助少林寺,但是也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的,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

    第二天,齐山来到了玉意坊,赵匡义和齐佩玉把他迎到了二楼一间客房,三人坐下,齐山便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几人沉默半响,赵匡义说道:“想要解决这件事,非有朝廷要人出面不可,否则,即便我哥也无法插手此事。”

    齐佩玉点了点头,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少林寺几百年来最负盛名的便是武学,这也是少林寺与其他佛寺相比的最大优势,陛下想要军资,更想要军力,如果能把少林寺的武艺展示给皇上,我相信陛下会重视少林寺的。”

    齐山一喜,说道:“对,如果少林寺的师兄弟们都来参军,陛下会更满意,一定会维护少林寺!”

    赵匡义点了点头,看了看齐山,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只少林寺武僧组建的军队!

    当晚,赵匡义和齐山就来到了赵匡胤的府中,赵匡胤听完他们的话,突然想到了当初皇上提出要亲自检阅殿前司的军队,不如就把握住这个机会帮一把少林寺!只是这件事不能由赵匡胤本人来说

    一转眼,春节就快到了,这一日,赵匡胤和张永德在殿前司的府衙议事,此时的张永德已经担任了殿前都点检,成为了殿前司头号掌权人物。

    说完公事,赵匡胤说道:“驸马,前些日子,陛下说要亲自检阅咱们殿前司军队,不知驸马是否知道?”

    张永德一拍脑门,说道:“哎呦,这么重要的事,我差点给忘了!元朗,依你的意见,我们给陛下看些什么?”

    传统的阅兵,一直都是将士们列好队,皇上检阅之后,开始给皇上展示军队操练的一些阵法、战场上的一些招式和对抗的演练,但是柴荣不同,他是一位久经战阵的皇帝,一般的东西很难入他的法眼。

    赵匡胤心中有想法,却不能直说,便说道:“依属下的建议,还是为陛下演示战场对抗之法吧。”

    张永德略一沉思,突然说道:“你属下操练的那个长拳,是不是陛下没有亲自看过?”

    这正是赵匡胤要的,但是时机到了,他还得谦虚一下,说道:“那只能算得上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张永德说道:“非也,元朗不要自谦,我久闻赵家长拳的大名,一直也没机会看看,就借这个机会演示给陛下和我们看看吧。”

    赵匡胤故作无奈的神色,只能说道:“是!”

    还是当初那片校场,柴荣端坐在观礼台中央,张永德居左,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居右,赵匡胤在张永德左手,韩通在李重进的右手。

    柴荣接到张永德的禀报,也觉得年前阅阅兵,给战士们提提士气,一开春就正好可以出征了,于是毫不犹豫同意了,并且他带上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

    李重进和张永德都是当时著名的将领,并且在朝中都是军权在握的重臣,李重进掌管侍卫司、张永德掌管殿前司,是大周最重要的两支武装力量。

    张永德作为郭威的驸马,其权势在朝中也是无人能够比及的,而李重进也因为是郭威的外甥,自然也权倾朝野,两个虽然都是朝中的要臣,因而互相猜忌和怨妒在所难免,甚至发生了很多明争暗斗的故事。

    今日阅兵,张永德是主人,李重进是客人,但是主人对客人的招呼并不热情,客人从进入校场也始终冷着一张脸。

    作为陪同李重进而来的侍卫马步军都虞侯韩通,虽然心里记恨赵匡胤,却因为几位大人物在场而不敢有所表露,表面上依然一副和风细雨。

    这一切都被柴荣看在眼里,脸上虽未表露,心里也是有些自得的。

    当年,郭威将皇位传给柴荣,引发了朝廷内外的广泛争论。郭威的皇后柴氏是柴荣的姑妈,因为这层关系,柴荣被郭威收为养子,将其带在身边培养长大。在郭威征战四方过程中,柴荣始终是他最好的帮手之一。

    后来郭威的儿子在乱局中被汉隐帝刘承祐的人杀死,郭威建国后,已经上了年纪,生不了儿子了,大周储君就此空缺,所以他只能从现有的亲戚中选择继承人。

    当时有资格成为继承人的,就是眼下这三位,柴荣、张永德和李重进。从血缘关系和伦理上看,柴荣与郭威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伦理关系也不是最近的。但是他最终却成为储君竞争的胜利者,继承了郭威的皇帝位。

    但其它两人并不输他。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他的夫人晋国长公主非常受郭威宠信。由于这个原因,张永德在禁军中一直处于重要职位,再加上张永德父亲张颖和郭威是结义兄弟,所以张永德成为储君的呼声极高。

    而从血缘上看,李重进反而是与郭威血缘最近的。李重进的母亲郭氏是郭威的姐姐福庆长公主。郭威自小和姐姐在姨母的抚育下长大。由于从小相依为命的感情,郭威发迹后对姐姐很好,连带着外甥李重进收在身边培养长大。

    李重进本人军功卓著。他不论是出任禁军将领,还是地方藩镇节度使,都是郭威手下大将,南征北战立下极大的功勋。

    对比他们三人,可以说在能力上是各有优劣的,都有资格成为后周的储君。所以柴荣登基后,虽然二人都宣誓效忠,柴荣也对二人很好,纷纷加官进爵,但是,从心理上,是提防他们的。

    如今眼见二人已经逐渐露出矛盾重重,势不两立的迹象,柴荣从心里是高兴的。另外就是韩通和赵匡胤的关系,也是柴荣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