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有虞氏歌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九郎!”

    一声轻唤将李宏从游思中拉出,“兄长!”李宏收敛神思回应母兄李宣。

    “你怎么了,为何常常独自一人发呆,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又苦恼的?怎么,在这里不习惯?”

    “没有没有!”看着一脸担忧的兄长李宏连忙解释:“我在这一切都好,兄长和嫂嫂待我无微不至,在这里如同自己家一样!”

    听了弟弟的回答,李宣变色道:“什么叫如同自己家一样,你还有几个家?这就是你的家,我和你嫂嫂就是你最亲最亲的家人!”

    “是是是,这话兄长早就对我说过很多遍了?”

    “说的再多你也记不住!”

    “怎么会,兄长的话我可是一直记在心头的。”

    “呵,记在心头?”李宣笑看着这个弟弟,“我多次在信里跟你说不要整日游手好闲,斗鸡走狗,有空多看看圣人的书,修身养性。你看看你,你都听到哪里去了,要不是十三……”李宣意识到不对,赶紧改口道,“要不是天子开恩,你现在指不定还在云中受苦呢?早知道你这么不安分,我就该力主让你来高唐,我天天看着你也不至于让你犯这么大错。”

    李宓还在位是李宣就多次上书请求将李宏迁往高唐,当时朝政大小都由朱执礼作主,李宣兄弟情深与他这个辅政大臣有何相干,他自然不会在意李宣这个小小藩王的请求。

    “嘿嘿!”李宏坏笑着,“兄长,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命里该有此劫,又是你能左右的?”

    李宣扬起手来轻“拍”在李宏脸上,“呸,什么祸不祸的,分明是你自己不安分,还牵扯到什么命上。能从云中平安回来这才是你的命。”

    “嗨,云中算什么,兄长你是不知,我在并州起兵抗虏可比流放云中凶险多了。”说着,李宣扯开话题,向兄长炫耀其在并州抗击敕勒的英雄事迹来。

    “兄长,你还没见过敕勒人长啥样吧?”

    “怎么,难不成他们是三个脑袋,六只耳朵的怪物不成!”

    “那倒不是,这敕勒人长相和我大虞百姓也差不多,只是略壮些!不过他们马骑得好,就连小孩都是三岁骑羊五岁骑马,据说他们除了出生和亡世一生都在马上!”

    “胡说!”李宣被弟弟逗笑了,“你直接说他们长在马上不得了!”

    “嘿,兄长,并州的百姓就是这么说他们的。”

    李宣还是笑,李宪继续说着他的见闻:

    “敕勒人不光马骑得好,箭射的也准。我当初刚举兵的时候,遇到敕勒人打的都是败仗,他们骑射比我们厉害多了!”

    “那当然了,你们都是些平民百姓组成的军队,怎么和这些剽悍之师对抗!”

    “也不尽然,敕勒人是闲时为民,战时皆兵。他们最厉害的就是骑射。有次我带着义军正好碰上了支敕勒骑兵,隔的老远他们就拉弓朝我们射来,登时就射翻了我们好几个人,箭才落地他们骑着马就快冲到我们跟前了,一开始我们吃了不少败仗!”

    “总吃败仗,那你是怎么纠集起几个县的义军?”李宣来了兴趣。

    “兄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用兵打仗讲的就是一个‘变’字,所谓‘变则通,通则达’嘛!”

    “这些怕是别人教你的吧?”李宣笑问道。

    “兄长你别打岔,且听我一一道来。”李宏摇着头道。

    “所谓‘变’,就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在空旷之地我们不是敕勒人的对手,所以我们便把他们引到山林峡谷间,山林之间遮遮碍碍太多,不利于骑射,峡谷太窄,骑兵难以发挥作用,敕勒人骑射发挥不了,下了马,我们可就不惧了,并州百姓习武成风,近战可是我们的强项,如此一来,我们才勉强扳回一局。”

    “哈哈哈……”李宣拍着弟弟肩膀,“想不到我弟弟还有将帅之才啊,打跑了敕勒人,难怪你能得山阴几县的百姓拥戴,听说你来高唐时他们可是十里相送啊!”

    “唉!”李宏叹了口气,“兄长实在过奖了,说实话,打跑敕勒的不是我,而是陈玄甲陈将军。当初若不是他力挽狂澜,我也不是道还能撑多久!”

    “此话怎讲?”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敕勒人吃了几次亏后也学聪明了,故意绕开山林峡谷不利于骑兵展开之地,转而烧房拆屋,抢夺钱粮物资,这使得我们义军吃得穿的都征集不到。”说到这,李宏重重拍了下桌子,“朱维藩这个小人,他在晋阳管理粮草军需,我移书跟他借粮,那厮……”说到朱维藩李宏情绪激动起来,“那厮不借也便罢了,他竟然割了我派去的使者耳朵,还说我是举兵作乱,说我们义军是乌合之众!”

    “他不借你也是碍于祖宗旧制,你知道,我们宗室藩王不能结交官员,更别说像你这样举兵的了!”

    “兄长,祖宗创业艰难,社稷危难之际,我们这些宗室每年领着朝廷这么多粮米,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李宏言辞激烈,李宣也是头一次见他这么激动。

    “你这是和我说话呢?”

    李宏一愣,立马认识到自己失态,“抱歉,兄长,我这不是冲你,我只是担忧江山社稷!”

    李宣脸色为之一变,“社稷大事自有天子做主,有贤臣辅佐,轮得到你瞎操心,你就老老实实呆在高唐,好好读书。”

    “兄长,你适才也说了,社稷之事需要贤臣,可贤臣在哪。先帝之时,天下只知有大将军,不知道有天子。先帝暴崩,内外物议沸腾,跟他朱家脱不了干系……”

    “住口,住口,你给我住口。”李宣恼得不断拍着桌子,站起身指着李宏道:“你胡说什么,被废流放的事你这么快就忘了是吧,从今以后不许你再说这些事情。”

    “兄长!”李宏也是第一次见兄长如此激动,起身还要辩解,李宣直接将他一把摁下,“从现在开始,不准你出府门一步!”

    李宏气的起身,“这是你的王府,不是我的,我的在隔壁,你管得了这,你管不了隔壁!”

    “啪!”李宣一个巴掌拍在李宏脸上,兄弟俩同时愣住了。

    “怎么回事,好好的吵什么。”李宣兄弟俩的吵闹惊动了王妃许馨,“你也真是,平日里总把九郎挂在嘴上,天天想见他,见了又吵,你们兄弟俩就不怕别人笑话!”

    李宣也不搭妻子的话,指着李宏鼻子说道:“谁说我管不了你,陛下诏书里说得清清楚楚,我对你有监护之责,再说了,长兄如父,我怎么管不了你!”接着又对妻子道:“把造关内侯侯府的事停了,以后他就住在府里,吩咐下去,不准他出府门一步,还有,找个教书先生来,就给我在府里好好读书!”

    “你疯了!”妻子嗔怒道:“这让九郎与蹲牢房何异?”

    “蹲在这也比蹲在别处的好!”

    说罢,李宣拂袖而去。嫂嫂许馨上前安慰道:“九郎别生气,你这兄长也不知今天吃错什么药了,发这么大火。你可别放在心上,你没来的时候,他可记挂着你呢!”

    “嫂嫂放心,兄长的脾气我知道,今天的事怪我,是我惹他生气的!”

    “你这样想就对了,你们兄弟之间哪有隔夜仇!你先回房,待我好好劝劝他。”

    “那就有劳嫂嫂了!”说罢,李宏便施礼退下。

    “这兄弟俩真是怪了,不见面的时候天天惦记,见了面又吵!”许馨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