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难以忘记的人和事 » 11章、思量再三去远方

11章、思量再三去远方

    时间转眼就到了一九九三年的过大年日子,也就是即将迎来一九九四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挂上了新年的灯笼,贴上了自家的春联,门上也贴上了的大大福字,迎接着新年的到来,院外也是一群小孩子跑来跑去的嬉戏打闹,边跑边玩着摔炮,“啪、啪、啪…”,到处洋溢着新年的快乐,好不热闹的场景。

    唐家一大家子人也围在一张桌上吃着团圆饭,外出求学的小辈们也都匆忙的赶了回来吃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饭后一群人围着聊聊天,唠唠家常,各自诉说着自己这一年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趣事或者是难事。

    唐家老二唐富强的女儿唐吕清挽着凤英的手说道:“婶婶,你这衣服真好看啊,我同学张小雨的妈妈也有一件,上次我去她家玩,看到她妈妈穿过。”

    凤英回道:“是吗,看来你婶婶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嘛。”

    说话间俩人都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曾凤英又问道:“吕清啊,你还能到同学家玩啊,真好,你婶婶小时候都不能随意出家门呢,现在这个社会是变了啊,好,真好,对了,她是你很要好的朋友吗?家里是干啥的啊。”

    吕清见婶婶凤英来了兴趣,说道:“哦,她家啊,她爸妈在广州那边打工,说是在厂里上班的,她家里平时就她奶奶和她,我常去她家玩,婶婶,你可不知道啊,她家挺有钱的,房子可漂亮了,听说她爸妈在广州那边打工没少挣钱。

    凤英听着她的话,开始想象起来,想着自己要是也有那种漂亮房子该多好,想着要是自己也出去挣钱多好啊,不说像小学同学胡菁菁那样成功,回家开厂子,再怎么也可以像大侄女同学家这样子吧,过上想要的生活,奈何自己一辈子去过最大的城市也就是永城这个小小县城。

    开年了,又是新的开始,富民还是一如既往的走街串巷修补铁锅铁盆,但生意却冷清了许多,赶集的日子也只有很少的人拿着铁锅铁盆来修补,地里的几亩薄地也只能是保证一家人的温饱,家里的结余完全靠凤英在糖厂打工挣的那点钱,眼看着这过了年了,女儿又要大一岁了,富民夫妻俩为了如何多存点钱犯了难。

    凤英又一次的提出:“富民,要不我们也去广州那边闯闯吧,在那边去打打工啥的,吃苦挣一年钱再回来,自己腰包里也可以有点钱,家里也好过一点啊,你看大侄女的同学张小雨,她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挣的钱发的财,我们把玉晴先交给她爷爷奶奶帮忙照看着,你说咋样。”

    富民听了凤英的话,漏出了有些犯难的表情,缓缓的从他蓝色涤卡上衣衬衫口袋里拿出了烟,划燃了火柴,点了起来,猛地吸了一口。

    富民接着说道:“凤英啊,这一大家子人就不管了吗?就我俩出去打工挣钱,女儿交给咱爸妈你放心吗,你不挂念孩子啊,她才三岁多,离得开我们吗?再说了我们俩也没做过啥活啊,到了那里能干个啥,咱庄稼人就会种个土地,出去能找到挣钱的活儿吗?况且这去广州的车票都要好几百,你舍得不?听说坐小巴都要坐上两天嘞。”

    凤英听到富民这一番话,也有些犹豫了,但是她思考再三后说:“咱们都分家过了,你还想那么多,再说了,你后面的几个弟弟们也长大了啊,家里可以帮着干干农活的,至于玉晴,她爷爷奶奶带没事的,再怎么重男轻女那也是他们的亲孙女,没事,我们可能就是会挂念一下她,但是我们只是去一年啊,这孩子才三岁,她知道个啥啊,再说找不到活儿这个事情,你高中学历这也不低了,出去总能混到口饭吃,先去了再说吧,我不想一辈子就在这地方待着,走吧,去了再说。”

    富民见凤英说得头头是道,好像又没啥不妥,便点头答应了去广州闯闯。

    第二天富民和凤英就收拾好了行李,把玉晴送来了父母家,和父母说明了情况之后,富民和凤英正想出发。

    “真的要去广州吗?”唐家老母亲王玉凤拉着四儿说道。她的眼里有些泛起泪花,虽然她重男轻女,嫌弃儿媳凤英生了个“赔钱货”,但她是真的疼爱她的儿子。

    富民也不舍的回头说了句:“没事的,妈,爸,我们就去挣一年的钱,年底过年就会回来了,家里就辛苦下弟弟们,还有就是,玉晴就麻烦你们二老帮着照顾下了。”

    然后富民和凤英头也不回的出发了,到了路边搭上了去镇里的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