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一十章傻老道

第一百一十章傻老道

    嘉靖帝走了,没领导了俩太医,也懒得为那点皮外伤,在王道秋这儿耗。于是他们从王道秋身上取了针,例行公事的嘱咐王道秋要好好休息,然后他俩也走了,把王道秋一人孤零零的留在了病房里。

    躺在太医院的床上,今天一早被陆炳拖着赶路,本就体力亏空的王道秋,现在正好补觉。沉沉的也不知睡了多久,当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就看见老道陶仲文在他屋里,在一个蒲团上打坐,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好卖相。

    看见陶仲文在自己屋里,王道秋就先咳了两声,提醒对方自己醒了。而听到王道秋的轻咳声,陶仲文缓缓睁开眼,笑着站起来说道:“小友你醒了。”

    “是啊仙师,劳你费心了。”这个时间点,陶仲文能在自己病房里打坐,亳无疑问,他这是来探病的。于是王道秋也就很客气的,向对方表示了感谢。

    而听到王道秋的客气,陶仲文仍是端着他那副得道高人的架式,波澜不惊的坐在王道秋的床边,温和的说道:“今日听闻小友遭飞来横祸,老道心中牵挂。陪皇上修完道,老道就来这儿等候了。怎么样小友,你现在的身体无碍了吧?”

    “劳仙师牵挂,小子只是受了些皮外伤,养几天就好了,无甚大碍。”

    “无碍就好,无碍就好,那帮大臣们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有理说理,怎么能动手打人呢?不过小友,那些大臣固然不对,但他们中还是有很多清官能吏的,这要是全都!所以老道厚厚面皮,还是希望小友可以以国为重,在皇上面前原谅那些大臣,为朝廷保下那些清官能吏。”

    陶仲文,嘉靖之后被那帮“清流”们秋后算帐,定性为妖道、江湖骗子。可就是这个被清流们骂作妖道、江湖骗子的陶仲文,他现在却在以大局为重,让王道秋原谅那些清流。

    看着陶仲文那一脸的真诚和期待,王道秋这会儿对那帮“清流”真是怒其不争了。清流里有很多很难得的清官,比如这次与王道秋发生冲突的熊浃、李默,在两个人在个人品行操守方面,他们都堪称“万世师表”。在后世某大国,这样的人属于绝对的灭绝生物。

    他们的个人品行操守很好很难得,可他们的那种自以为是,那种狭獈,以及那种死不听劝的固执,这也是真让人受不了。

    想到熊浃、李默,王道秋对他们是又爱又恨,不知道这次该不该拉他们一把。思考了良久,王道秋一声叹息,这些人固然可恶,可他们身上的那种品质,作为一个穿越灵魂,他真是太舍不得了。毕竟在他的那个年代,熊浃、李默这样的人,他们只活在百姓们的无限渴望之中,江湖俗称梦里才有。

    舍不得熊浃、李默的个人操守,王道秋也就觉得,是应该拉他们一把,为大明子民留两个清廉正直的父母官。

    于是在想明白了这些后,面对陶仲文的一脸期待,他点头说道:“如果有机会跟皇上说这事,我会替他们求情的。”

    “好好好,小友大度,真是天下之大幸啊,小友……。”

    听王道秋愿意选择原谅,在嘉靖帝面前,为那些清流官员们开脱,陶仲文也是高兴了。于是他就一堆好话,表扬王道秋。

    说了些高大上的道德情操,话题很快又转到了很实际的利益上面。陶仲文说道:“小友,前次老道听小友的,我白云观开始制造窗户硫璃。现在我们已经为陛下的万寿宫,和通州商贸中心里我道门的医馆和硫璃店,都装上了硫璃窗。这硫璃窗通透,装了硫璃窗的屋里,白天都不用点灯,这硫璃窗比纸糊窗,真的是好太多了。”

    “所以现在不但皇上让把宫里的窗户,全部都换成硫璃的,那些公卿大臣们也让我们白云观,去把他们府宅里的窗户全都换成硫璃的。甚至就连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他们在见过了我们在通州商贸中心的硫璃窗后,也来询问我们能不能卖给他们些,而且他们出的价很高。小友,咱们不说南来北往的客商,咱就说这要把宫里和京里公卿大臣的府宅,都换成硫璃窗,那这就得需要多少硫璃啊!而我们白云观,现在每天只能生产百来块窗用硫璃板,这差太多了!”陶仲文的话,王道秋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市场需求火爆,而产能却严重不足。明白了这些,王道秋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他说道:“硫璃这是个大生意,光硫璃窗和硫璃镜两项,每年生产个几百万块硫璃板,都不多。这么大的产量,放在白云观是肯定不合适的,这必须得在外建厂。”

    “这样仙师,我给你个提议,就像我在宛平永定河边建钢铁厂一样,你也去宛平永定河边建一个大型的硫璃厂。把硫璃厂建在永定河边,烧硫璃的主要原材料:河砂、煤炭、石灰石,长石,这些在永定河两岸都有大规模的生产,可以保证供应。而且永定河水还可以为硫璃生产提供冷却水,以及廉价的运输方式。至于纯碱,这个我觉得就放在白云观里合成好了,省的让人偷学了去。”

    “是极是极,小友所言极是,只要掌着纯碱的秘密,这制硫璃的绝活,旁人就学不去。”听到王道秋让道门掌着纯碱的合成方法,陶仲文也深以为然,点头附和着王道秋的说法。

    而等陶仲文附和完,王道秋又提醒道:“仙师,这出外大规模建厂,那这硫璃一年所获的利,恐怕就跟南涧河钢铁厂一样,每年要以千万计了。这么大的利,如果还由道门一家掌着,这……?”

    “是极是极,小友所言及是,这么大的利如果由道门一家掌着,那道门离死也就不远了。毕竟无论哪个皇帝,也不可能允许道门有那么大的财力,更何况还有那些个眼红的公卿。这样,这个硫璃场,我也按着规矩,让皇上占七成的利,我道门只拿三成。小友你看,这怎么样?”

    老道愿让出七成的利,这也算是大魄力了,但王道秋认为这还是不够。于是他想了想后说道:“硫璃场建成投产后,正常运营年利千万两是至少的,即使是三成的利,那也至少是三百万两银子,这还是太多了。这样仙师,你除了皇上那边,再打点一下朝廷那边。跟皇上商量好后,你就让皇上召来户部尚书,你当着皇上的面,向户部保证年包税三十万两。现在户部穷的,那是天天在拆东墙补西墙,相信你在让皇上占七成利后,还许诺户部年包税三十万两,那户部和朝堂诸公就不会再为难你了。这不但能让你耳根清静,而且制碱要用到的盐,相信户部也会按官价拨给你,毕竟你一年要给他们三十万两银子。”

    “是极是极,小友所言极是,不过朝廷现在财政困难,我道门当尽一份心。三十万两少了,五十万两吧,我道门愿年包税五十万两。”

    卧槽!就陶仲文这觉悟,也有资格当江湖骗子?面对陶仲文的高觉悟,想着陶仲文后来告病归山时,主动退还了嘉靖帝历年的赏赐。王道秋明白了,陶仲文这老东西是个江湖骗子,但他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级江湖骗子,他搞钱的目的,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扬名吧!

    名利名利!没有名哪来的利?后世人拼命出位,就是想靠那点名去获利。而他陶仲文恰恰相反,他逐利的目的,去想为自己搏一个千古流芳。

    想明白这些,看着眼前的这个傻老道,王道秋真不知道现在该不该劝劝他,该不该告诉他,他以后在千秋史书上就是个江湖骗子?再劝劝他,算了老头,別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人还是实际点好,吃喝嫖赌,活在当下吧!

    说实话,想着这傻老道的傻叉行为,王道秋现在是真想劝他悬崖勒马。可再一看此时正因为自己,将为国家财政每年做出五十万两贡献,而正一脸自豪享受的傻老道。王道秋这会儿,是又狠不下心来,把真像给点破了。

    人世间的事太残酷,人需要有一个梦想去支撑自己,或者说是应该有一个梦想去麻醉自己吧!就比如后世的买彩票,难道那些买彩票的人,他们真不知道自己中大奖的机会微乎其微?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去买,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的原因是明摆着的,因为在那种社会里,一个社会底层,他想凭自己的吃苦耐劳,去买房买车、娶妻生子,这就是脑残傻缺,它的可能性是零。

    而买彩票,它就算希望再渺茫,至少它还存在那种可能性吧!至少它能给人一种活下去的希望吧!

    梦想也好,空想也罢,只要能让人不在世间行尸走肉,能让人有精神寄托。管他对与错,梦想还是空想,有总比没有强吧!

    想到这些,王道秋将视线从傻老道身上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