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二十二章严嵩的智慧

第一百二十二章严嵩的智慧

    严嵩当着王道秋的面烧毁了那份,王道秋以前递上来的门生剌,也就销毁了他们曾经是座主和门生关系的证据。

    烧了门生剌后,严嵩笑着对王道秋说道:“这东西留着就是个祸害,还是把他毁了吧!对了良桢,世蕃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至少从今往后,老夫是永远都不会承认,你王良桢曾是我严嵩的门生。而且以后在朝堂之上,只要良桢你开口,只要事情不犯王法,不违人伦,老夫都会助你。只是良桢,老夫希望你能记住,你自己今天对老夫的承诺。”

    “是恩师,学生一定言而有信。”

    “好,好,好,老夫信你。”

    严嵩烧了王道秋的门生剌,在王道秋面前的自称也由“为师”改成了“老夫”。王道秋知道严嵩这是把双方今后的关系,已经由从属而改成了平等合作。可怜啊!都快奔七的年纪了,还要终日为自己家的安危而忧心忡忡。

    感慨着老严嵩的悲哀,王道秋离开了严府。而等王道秋一走,严世蕃就满脸怒容的又冲进了严嵩的书房。

    在严世蕃眼里,王道秋就是他严府的一条狗,也就是他严世蕃的一条狗。现在这狗竟敢看不起主子,这怎么能忍?

    于是严世蕃现在一见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叛徒,自己老爹还淡定的坐那儿喝茶,他心里那股无名怒火升起,怒呵道:“爹,你这是咋想的啊?那王良桢都这么说你儿子了,你还帮他?我看那王良桢就是个白眼狼,他这是以为自己现在翅膀硬了,就想背叛我严家,想自立门户。爹,对王良桢这个白眼狼,儿子以为,我们应该发动我严家的那些门生故吏去参他,把他赶出朝堂。爹!”

    严世蕃现在是恨极了王道秋,心里满是想置王道秋于死地。但面对气急败坏的儿子,人老成精的严嵩,他只是悲哀的摇了摇头,然后冷漠的说道:“世蕃,你觉得我严家,现在真还能动得了他王道秋吗?王道秋他帮皇上找到了宣化那边的铁矿,帮皇上建起了南涧河钢铁厂,每年可以为内廷挣上千万两的银子。他还帮锦衣卫搞了蜂窝煤的生意,每年可以为内廷和锦衣卫挣几十万两的银子。他还帮道门……。”

    “行了行了,爹你别说了。你越说我越气,要不怎么说他王道秋不是个东西呢!他有这么多来钱的路子,可到了他一个也没孝敬咱们严府,我看他这是早有反心了。爹,那小子本事越大,咱们就越该乘他羽翼未丰,乘早把他收拾了。以警告其他人,背叛我严家的下场。”

    一听自己老爹说起了王道秋的挣钱本事,严世蕃是更不满了。毕竟王道秋的那些挣钱项目,都是年入百万,甚至是年入千万的。可到了这些挣钱的大项目,却一个也没便宜他严世蕃,只让他严世蕃在一边流口水。

    不带自己一起挣钱,这已经够可恶了,现在还不带自己一起进步,这特么真是忍不了啊!所以一听自已老爹说起了王道秋的挣钱本事,严世蕃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气的忍不住就打断自己父亲的话,怂恿自己父亲乘早出手,把王道秋那小贼给收拾了。

    而听了自己儿子,还是冥顽不灵的那一番话,老严嵩气的一拍茶桌,语气严厉的训斥道:“世蕃,你怎么还是不懂啊?那王道秋一身的本事深不可测,别的不说,光他那理财的本事,恐怕十个桑弘羊也不及。短短几个月,他就让一向愁钱花的皇上,内库里堆满了金银。几个月就这样,那以后呢?”

    “想你也知道,他现在正在和宫里以及京里的那些勋贵,在通州搞什么万亩工业园,据说如果搞成了,这又会是个可为户部年增税银百万两,可为皇上和勋贵年挣千万两的项目。世蕃啊!那王道秋就是个千古唯一的摇钱树,谁敢动他,那就是在动皇上的银子,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个道理世蕃你不会不懂吧?所以世蕃,对王道秋这样的人,咱们就算跟他做不了朋友,也不要跟他做敌人。毕竟你爹我这样的首辅,换一个人当也可以,而他王道秋是没人能替的。就比如你如果现在是皇上,首辅和王道秋必须舍一个,你会舍谁?”

    “这,这,这……。”听了严嵩的分析,严世蕃无言以对了。毕竟他老爹说的对,如果他是皇上,如果让他在首辅和王道秋之间选一个,那他肯定也会选王道秋。

    事实太残酷,它教育严世蕃,你就算再恨王道秋,你也动不了他。所以现在清醒过来的严世蕃,是一脸沮丧的十分痛苦。

    而看到自己儿子这么痛苦,老严嵩那慈父的心又软了,他站起来走到严世蕃面前,轻轻的拍了拍严世蕃的肩,慈爱的说道:“世蕃,王道秋的事,你不要太介怀。说起来将来我严家若有什么祸事,能有心又有能力拉我严家一把的,恐怕也就是这个王良桢了。”

    “爹,你贵为百官之首,当朝首辅,咱严家在朝堂上又遍布门生故吏。若有事儿,咱们自己难道还解决不了?咱哪还用得着他王良桢拉一把啊?”

    严世蕃显摆自己家的实力,说自己家党羽众多,实力强大。这把严嵩给气乐了,于是严嵩苦笑着教子道:“不,世蕃你错了,这权力他是人世间最好的东西。人一旦有了权力,就可以想要什么有什么,可以定他人生死。但也正因为权力他是这人世间最好的东西,所以也就人人想要了。你看那皇家,为了那皇位,自古是父子手足相残,血腥至极。爹的这个首辅之位也一样,正因为它是位高权重,所以底下诸臣都是盯着,都希望能找着爹的把柄,把爹从位子上拉下来,他自己好坐上去。再加上自古以来的君权相权之争,所以你翻一下史书,是过去的宰相也好,还是我朝的首辅也罢,他们中有几个是能一直风光到死,不遭横祸的?”

    “还有咱家的那些门生故吏,他们凭什么投到我严府门下?说白了不就是爹能给他们富贵吗?而一旦我严府有祸事,可能会连累到他们,那世蕃你信不信,到时踩我们严府最狠的,就是咱们现在的这帮门生故吏。因为他们要用我严家的血,向别人表明他们跟我们严府,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世蕃,咱们跟咱严府的那些门生故吏,实际上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们需要爹在上面拉他们一把,而爹则需要他们去为爹冲锋陷阵,当打手。说白了咱们跟那些人,只能同富贵,不可能共患难。”

    老严嵩教子,把官场上的那些利益共同体、小团伙的实质说的明明白白。经过严嵩的点拨,以严世蕃那小天才的脑瓜和自私自利的性格,他也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于是他点着头说道:“爹你说的有理,但爹你平时为人小心谨慎,又什么事都顺着那昏君,功劳都让给那昏君,过错都自己背。您都这样伺俸那昏君了,他将来应当能让您风光告老致仕吧!”

    “希望如此吧!不过俗话说的好,有备才无患。所以世蕃你今后不要去得罪那个王良桢,不要为我严家树那么个大敌。那王良桢天纵之才,况古罕有,如果不出大的变故,他在世蕃你这个年纪以前,是一定会坐上爹现在这个位子的。那到时世蕃你怎么办,你的那些儿女怎么办?世蕃,眼光要放长远,要为子孙后代留一条后路。”

    “是爹,儿子知道了。”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对了世蕃,有件事为父得嘱咐一下你,刚才为父已经当着王良桢的面,烧了他当日递上来的门生剌,而且从今往后,为父也不会承认曾收过王良桢为门生。所以这事,为父希望你能烂在肚子里,永远不要跟别人提起。”

    父亲居然把王道秋的门生剌都给烧了,那严家今后还拿什么拿捏那个王道秋啊?这让严世蕃非常的不满,有发飚的冲动。但面对现在正一脸期待看着自己的老父,想着那门生剌烧都烧了,现在再发飚,也于事无补。

    于是严世蕃哀叹一声:“父亲,儿子记下了。”然后他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严嵩的书房,准备去小妾身上,发泄他那满腔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