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七十六章谋划倭国(下)

第一百七十六章谋划倭国(下)

    等嘉靖帝和陆炳把明天的王道秋,安排的明明白白,调侃够了后。王道秋才缓缓的明知故问道:“陛下,臣在奉天殿门口,看到倭国使节跪在那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嗨王卿,你可別提那个倭国人了,提起他,朕就来气。近些年倭寇屡扰我沿海地区,朕曾数次给倭王传旨,让其约束好子民,不要再让他们岀海袭扰我大明,并对那些已沦为海寇的倭人,严惩不怠,可结果啊?”

    “那倭王真是把朕的旨意,当耳旁风啊!还有此次,他们说是来给朕拜寿,可他们送的礼品,只是几幅那倭王写的字,以及一盒珍珠,一把倭刀。王卿你说,倭王他这是什么意思?拿朕开涮是吧?说实在的,他倭人也就是外邦,朕得顾及我大明的体面。如果他们是我大明的土官,他们敢这么怠慢朕,朕早就让陆炳,用诏狱的刑罚教他们做人了。”

    听王道秋问到倭人的事,嘉靖帝气不打一处来,愤愤的说道。

    而等嘉靖帝说完,王道秋也是知道了,现在的大明真是一点儿,也没把周边国家放眼里啊!日本战国时代都打了半个世纪了,嘉靖帝居然还以为倭国是那倭王说了算。凭这,你就说现在这大明的对外情报工作吧,那真是真真正正的睁眼瞎啊!

    明白了这个,王道秋悠悠的向嘉靖帝解释道:“陛下,这你倒是冤枉了那倭王。这样吧陛下,臣跟你禀报一下,现在倭国那边的情况吧。陛下,那倭国相较我种华,过不下去了就改朝换代不同,他们那边每次社会大的动乱,换的都是将军和大臣,不换倭王,所以一代代倭王都传了上千年了。”

    “但虽说这倭王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动荡,没被底下人换掉。但大概是从我国的唐朝时期开始,倭王就长期被身边的外戚和权臣控制,没了实权。后来倭军中的大将军,灭了权臣和外戚集团,自己控制了朝政,他的议政厅叫幕府,以后倭国的朝政也就幕府说了算了,倭王也就沦为了一个只能签字盖章的摆设,类似于曹操手里的汉献帝。后来大概在我朝成化年间的时候,倭国发生了由底下地方军头发起的动乱,倭人称之为应仁之乱。”

    “这场应仁之乱,一乱就是十余年,原本操控倭国权力的幕府大将军,其实力也因为这十余年的平叛,而消耗大半,失去了对地方的绝对约束。然后倭国国内就有如我国唐末时期那样,各地地方藩镇割据,封疆裂土,群雄逐鹿,幕府大将军只能控制他们都城附近。”

    “而倭国自我朝成化年间开始乱起来后,那倭王的日子就是一日不如一日。倭王原本的那些满朝文武早没了,就他自已小门小户住在王宫里,还经常缺粮少食,穷的揭不开锅。甚至那土御门倭王死后,因为没葬仪费用,从而无法下葬,就一直在那儿摆的。后来还是倭国的将军和一些贵族实在看不下去了,才组团捐资操办了葬礼,让倭王体面下葬。”

    “因为没有实权,这倭王不仅穷,他的社会地位更是低,活得很憋屈。比如倭国就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一个叫土歧赖远的地方藩镇,他在酒后就当街箭射倭王,打砸倭王的牛车,这件事在倭国称作狼藉事件。陛下,现在的倭国就有如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底下诸侯攻伐不断。那倭王就有如那东周王,他就是一摆设,国家名义上的王,他根本管不了底下。所以陛下你把倭寇的责任,让倭王他来背,这委实是太冤枉他了。”

    王道秋将这被倭人称之为“战国时代”的十六世纪倭国,简单的向嘉靖帝做了个介绍。

    而嘉靖帝在听完王道秋的话后,也是阶级本能的拍着桌子,站在他帝王的立场,大骂倭人的无君无父,犯上作乱。骂过了之后,嘉靖帝还大言不惭的,说要派兵护送倭人使节回去,去帮倭人振王纲。

    等嘉靖帝骂爽了之后,王道秋又说道:“陛下,臣刚路过这奉天殿门囗时,看那倭人跪在那儿,臣一时好奇,就过去与他攀谈了几句。他自己说他叫藤原拓海,是现任倭王的大王子。”

    “对对对,王卿,他也是这么跟鸿胪寺的人说的,鸿胪寺卿曾将此事禀告过朕。”

    “是是是,陛下,现在那些倭人,其实就是我们这边的人和朝鲜人渡海过去,和原来当地的土人,民族融和而成。秦时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为秦王寻找仙丹。因为没完成任务,按秦律所有人都得死,因此他们不敢回来,就滞停在那倭国。这可以说是倭人开智的开始,后来唐时,倭人大量派遣唐使,全面学习我中土文化。可以说,现在的倭人和咱们同文同种同伦理,他们的王位承继,也大致与我中土相近。所以不出意外的话,现在跪在奉天殿门囗的那个藤原拓海,他将是下一任的倭王。”

    下一任的倭王!这句话戳中了嘉靖帝的心。嘉靖帝这人就是那种吃软不吃硬,自恃甚高的人。他刚才已经从王道秋口里知道,现在的倭王在倭国,就是权臣手里的汉献帝,是个小可怜,那些倭国权臣都欺负他。

    王道秋刚才说的那些,早己是勾起了嘉靖帝强者对弱者的保护欲。因此现在王道秋一说,那奉天殿门口跪的藤原拓海,可能就是下一任的倭王。嘉靖帝那强者对弱者的同情心,立马就滥烂了。于是王道秋话音一落,嘉靖帝就对身边的吕方下旨道:“吕方,你去让那个藤原拓海别跪了。另外着鸿胪寺以国宾之礼待之,晚上朕的万寿宴,让他坐朝鲜国王子下首。另外,他走时以给朝鲜国两倍给他回礼。”

    “诺”

    嘉靖帝下完旨,吕方应诺而出。等吕方走后,王道秋又向嘉靖帝进言道:“陛下,这倭国王子,在他走之前,陛下最好见他一面,给他充分的脸面。另外陛下也知道,等给陛下过完四十万寿,臣就该去山东了。到时那登州船厂也就该大干特干了。陛下,有勋臣们的人脉和财力,臣相信在明年夏天以前,登州当就可以建起一支,马马虎虎看得过眼的远洋船队。到时我大明去倭国,不应该只是去卖些丝绸茶叶,还应该去倭国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这口号的性质类似于朱老四造反时的那个“清君侧”,这里面的道道嘉靖帝懂。说实在的,以嘉靖帝的阶级立场,他也忍不了底下大臣、军头,爬到君王头上这种事。所以他刚才一听王道秋说的,倭王现在在倭国被欺负的有多惨,他立马就是拍桌子,嚷着要出兵倭国了。

    但说归说,嘉靖帝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现在明军那弱的让人心碎的战斗力,让他们去倭国对战那如狼似虎的倭寇,嘉靖帝实际上心里是虚的一逼的。

    所以现在王道秋提要岀兵倭国这事,嘉靖帝不相信以王道秋的聪明,王道秋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巨大风险。

    于是听完王道秋的话,嘉靖帝就满脸问号的说道:“爱卿浙江人,浙江是倭乱最严重的省,那倭寇有多凶残,相信爱卿也听说过吧?朕接到的东南塘报,说那些倭寇个个短小精悍,战阵之上悍不畏死,在于我明军对战时,往往百人就可击溃我明军千人。爱卿啊!那倭岛上朕可听闻有上千万倭人,他们的壮丁不下百万。百万倭寇,这要击败他们,咱们恐怕就是把九边边军,全国卫所兵都调过去,也未必能击败他们吧!”

    嘉靖帝向王道秋提出了他的担心,这也是当下很现实的问题。王道秋听完嘉靖帝的话,想了想后说道:“不是这样的陛下。诚如陛下听言,如果倭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那他就可以集结起百万雄兵。而要那样,咱们还调兵去进攻倭岛,那确实就是不智了。毕竟倭人悍不畏死,这方面他们远超我明军。”

    “但陛下,倭国他们现在可不是一个整体啊!他们现在全国有上百个诸侯封疆裂土,一个个都想有一天自己可以称孤道寡。倭国现在那是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且我们若登岛,那是去尊王的,并不是要占其土,这应当不会引起倭人普遍的反抗。而且现在那倭王虽说手中并无实权,但毕竟在名义上,他还是倭国的君主,倭国各级官吏的任免,国家政令的执行,都需要他签字盖章。”

    “另外倭王在倭国底层老百姓心里,那还是很有份量、很得人心的,倭国普通老百姓都把倭王当神。否则倭王一脉,也不可能传承千年。所以咱们去倭国,不占其土只尊王,这样咱们不仅可以占据大义,还能得到倭国底层的人心,让他们配合咱们。”

    只尊王不占土,这的确在道德层面上,说起来很高尚。不过这在嘉靖帝听来,他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是自己亏了呢!

    于是在王道秋话说完,嘉靖帝就开始拐弯抹角,暗示王道秋,咱们这又出军费又死人的。到头来成全了那倭王,而咱们自己最后却只落一名声,啥实惠也没有,这是不是太亏了。

    而王道秋在听完嘉靖帝的话后,他忙诱惑嘉靖帝道:“陛下,咱们帮倭王重掌实权,那可不是要让他像陛下一样,在倭国可以一言九鼎。更不是要帮他消灭倭国的所有诸侯,而只是帮他成为倭国国内最大的一个势力,让他说出的话,那些诸侯会慎重考虑一下。这样一来,那倭王只能效忠于陛下,否则一旦失去我大明的支持,或我大明去支持倭国的其他诸侯,那他倭王就什么都不是。”

    “而只要倭王他不得不听我们的,倭国的那些诸侯他们畏惧我们,那倭国的人财物,就将为我大明所用。陛下,倭国可不是现在看上去的这么一穷二白啊!倭国王都不远,有一个石见银矿,他这么一个银矿,就足可抵我大明全国的银矿。还有倭国佐渡岛上的金矿,放我大明,那绝对就是最大的一个金矿,所以倭国也被人叫做金银岛。”

    “只是一直以来,倭人那采矿和冶炼技术都不行,现在还多雇佣朝鲜的工匠来帮他们,因此产量很小。而如果咱大明可以控制那些金银矿,即使采出的金银与倭国对半分,那咱们一年将获多少金银?还有陛下,世人都知道那些倭人脑子缺根筋,打仗只知道服从长官,不会去想自己的生死,因此战斗力很强。那如果咱们在倭国说了算,每年从倭国抽调万余军兵来帮咱们戍边,帮咱们以征不服,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