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爷爷是朱棣,我怕谁! » 第17章,抓人

第17章,抓人

    朱瞻基从山上下来后,便立刻回到了面摊子上。

    此时,纪纲还在下面。

    看见殿下来了,纪纲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朝着朱瞻基拱手。

    朱瞻基朝他招了招手,直到把他喊进了一个小巷子里面。

    在小巷子里,朱瞻基吩咐道:“他们还在游街吗?”

    纪纲拱手道:“还在,今日早朝的时候,皇爷下令放了许多百姓,可是这群百姓刚放出来,就又闹腾起来了。”

    朱瞻基呵呵一笑:“老和尚指点了新路给我,你现在叫上几个锦衣卫去跟着游街队伍,直到他们散得只剩下几个人为止。”

    “到那时候再来喊我。”

    “我就在面摊子这里等你。”

    纪纲闻言,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点头。

    紧接着,迅速离开。

    离开之前,又犹豫了一阵子,朝着不远处招了招手,那边立刻又走过来一个锦衣卫。

    纪纲指了指那个面摊子,吩咐锦衣卫道:“摊子没人管,你去下面。”

    那锦衣卫迟疑一下,有些为难。

    纪纲一瞪眼,那锦衣卫连忙点头,立刻过去掌勺。

    伴随着纪纲离开,店面的百姓也越来越多,那名锦衣卫开始忙得不亦乐乎,手忙脚乱。

    而朱瞻基则坐在摊子上,看着过往的人群。

    中午的时候还好。

    可伴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游街的人仿佛又多了起来。

    朱瞻基的内心则期待着,挖出这个幕后真凶,到时候再押送到爷爷面前,或许能够让爷爷高兴一些。

    就这样,直到等到了傍晚。

    傍晚之时,纪纲匆匆走来,朝着朱瞻基小声道:“游街队伍散了,其中有几个人鬼鬼祟祟,我来通知殿下一声。”

    朱瞻基闻言大喜。

    他连忙道:“走,去看看。”

    于是纪纲在前面带路,而朱瞻基则跟在了后面。

    两人走着,直到了一个小巷子里,那里还守着几个锦衣卫,前方则是几个百姓模样穿着的人,正在鬼鬼祟祟地四处观望。

    他们一边往前走,一边警惕观察。

    这神色,要是说他们没事,鬼都不信。

    “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

    在见到朱瞻基过来,那群锦衣卫纷纷拱手,连忙行礼。

    朱瞻基装作一副大人的模样,镇定颔首,然后看向那几个百姓模样的人道:“盯紧他们。”

    “另外,再多找一些锦衣卫过来,这几个人够干嘛?”

    朱瞻基的吩咐,锦衣卫岂能不听?

    就这样,一边跟着,一边喊人。

    直到喊了几十个锦衣卫来,而跟着的那几个百姓也终于到了郊外的一件民房门口。

    这民房看着寂静,他们将门打开,便直接走了进去。

    锦衣卫们,迅速将这个民房给包围。

    朱瞻基则开口道:“踹门!”

    一声令下,纪纲直接将门给踹开,朱瞻基等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但问题是,进去的几个百姓,不见了踪迹!

    待锦衣卫将所有的房间全部搜索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人后,朱瞻基立刻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有地道!”

    “找!”

    朱瞻基吩咐之下,锦衣卫又开始地毯式的搜寻,果不其然,还真发现了一条地道,就在床底下。

    将床给搬开,一条地道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朱瞻基咧嘴冷笑,然后吩咐锦衣卫跟上,直接进入地道。

    地道很大!

    走下去后,就能看见四周都亮着火光。

    这条地道,竟然四通八达,建造得很是精妙!

    当看见这条地道的全貌时,朱瞻基的内心陷入震撼。

    到底是什么人,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建造这么一条地道?

    不仅是朱瞻基,就连纪纲等锦衣卫,也瞬间额头布满汗水。

    他们是侦查部门,专门管的就是这些事儿,可他们却连这条巨大的地道都没有发现。

    一旦被皇爷发现,这是多大的过失……

    锦衣卫上上下下近千人,可却不如朱瞻基一个人,发现了这条地道。

    纪纲忍不住朝着朱瞻基拱手道:“多谢殿下及时发现,否则我等其罪难赎。”

    纪纲是由衷的感谢。

    其他锦衣卫也连忙拱手,表示感谢。

    朱瞻基摆了摆手:“往前走,今天藏在地道里的人,统统都给我抓了,我要带去见爷爷。”

    纪纲点头,迅速跟着朱瞻基往前走。

    最终,来到了一个地道的房间外。

    房间被石门隔绝,但是从石门内,却透出清晰的声音。

    传入人的耳朵,能听得无比清晰。

    “告诉他们,继续鼓动百姓,让他们逼皇帝退位!”

    “是!”

    “不过,王统领,我有个疑惑,为什么要逼皇帝退位,对我等而言有什么好处?”

    “这都想不明白?”

    “逼的不是皇帝,逼的是大皇子!”

    “此话怎讲?”

    “过两天,把百姓的战火由皇帝引到大皇子身上,就说皇帝靖难,其实是大皇子吹的风,他祸国殃民,才是最大的恶人!”

    “这样一来,只要大皇子在民间臭了名声,再想夺太子位就难了。”

    这些话全部清晰地传到了朱瞻基的耳中。

    同时,也传到了纪纲以及诸多锦衣卫的耳中。

    朱瞻基听着这番话,倒是没有想到,这场阴谋从最开始就不是针对老爷子的,而是针对他爹朱高炽的!

    一旦他们营造谣言,说是大皇子撺掇皇帝靖难,那么大皇子的名声可就臭了。

    一旦臭了名声,还怎么立为太子?

    这一招,的确很高啊!

    声东击西,打得不是别人,正是他爹!

    朱瞻基冷笑了起来,忽然猜到了这幕后之人有可能是谁。

    皇位之争,一旦我爹失去了竞争力,那么最得利的就是二叔了。

    这一切的谋划,是二叔干的?

    如果是这样,那就合情合理了。

    也难怪,解先生不直接说出答案,但却要自己去找老和尚。

    估计解缙早就猜到是二叔了,但是却不好诬陷亲王,所以就只能隐晦地提点自己。

    而姚广孝估计也是一样。

    朱瞻基看向纪纲,看向身后这群锦衣卫,咧嘴一笑,人畜无害道:“你们觉得,这幕后真凶是谁啊?”

    “要败坏我爹的名声,谁是最得利的?”

    纪纲闻言,顿时额头冒出一滴细密的汗水。

    他不敢说出真相!

    于是,只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默不作声。

    所有的锦衣卫也全部扑通一声跪下,无人敢应朱瞻基的话。

    朱瞻基冷笑一声,摆了摆手道:“行了行好了,不为难你们了,把里面的人抓了吧。”

    “纪纲,一定要抓全,要是少了一个,有你们好瞧的。”

    “我还要带回去给老爷子审问呢。”

    此话一出,纪纲连忙拱手:“殿下放心,我等必定竭尽全力!”

    话罢,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抽出了腰间的绣春刀。

    阴冷的目光看向了石门,他怒斥一声:“杀!”

    石门硬生生被众多锦衣卫给推开,里面顿时传来了惊慌之声。

    接下来,就是厮杀声响起。

    当然,这样血腥的场面,朱瞻基是不会掺和的,毕竟他身份尊贵,要是伤到了,那就不好了。

    所以,朱瞻基便悠哉悠哉地在外面等待着。

    他走出了地道,坐在民房的院子外等待着。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地道里面的战斗结束了。

    纪纲以及其他锦衣卫浑身是血,抓着十几名百姓模样的人上来了。

    他们被五花大绑,扔在了地上,如同蛆虫一样扭动挣扎着,口中还破口大骂。

    纪纲气喘吁吁,骂骂咧咧了两句,这才拱手道:“殿下,这群人负隅顽抗,死了不少,但还被我们抓到不少活口。”

    朱瞻基瞥了一眼那些犯人,满意地点点头:“很好!”

    走到那群犯人的面前,朱瞻基直接用脚踩住一个:“敢在应天府犯罪,你们胆子很大嘛。”

    “把他们串成一个串,我要牵着他们进宫去见老爷子。”朱瞻基大手一挥,意气风发。

    很快,纪纲便立刻照做。

    十几个犯人,被绳子串起来,而绳子的一端则被朱瞻基抓着,牵着一长串的犯人,雄赳赳气昂昂,离开民房,前往皇宫!

    进入宫门时,禁军统领想要拦着,但却被朱瞻基直接喝退。

    “这都是鼓动百姓游街的罪魁祸首,我带他们进宫,你还敢拦着?”

    一声令下,那禁军统领就不敢拦着了。

    朱瞻基便牵着那群犯人,再由锦衣卫押送,直接进入皇宫。

    飞鱼服,绣春刀,何等威风,大家见了都连忙让路。

    走在宫道上,朱瞻基恰好看见了被两个太监带着,离开皇宫的朱高煦。

    他已经被老爷子下令,要关禁闭三天。

    所以现在正准备离开皇宫。

    朱瞻基连忙朝着二叔打了个招呼:“二叔!”

    朱高煦的目光也落在了朱瞻基的身上,随后再往后面看去,顿时神情一变。

    他岂能不知道,这是他的手下!

    可现在,竟然全部被抓获,出现在了朱瞻基的手上。

    一颗心,顿时跌落谷底。

    但朱高煦的表情什么都看不出,只是哈哈大笑,中气十足:“大侄子,你这抓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朱瞻基拱手,郑重道:“爷爷最近为百姓游街而忧虑,作为子孙的当然要为他分担了,所以我把这群鼓动百姓游街的人统统都给抓获了。”

    “二叔,你觉得如何?”

    此话一出,朱高煦恨得牙痒痒。

    但看见朱瞻基那傲然的神情,不由还是嘿嘿一笑:“好,太好了,大侄子有所作为,再好不过!”

    “二叔还有事,先走一步。”

    临行前,朱高煦狠狠地盯了那群犯人一眼。

    眼中的威胁之意,已经十分明显了。

    朱瞻基则看着朱高煦离开的背影,冷笑一声,然后继续带着这群人,进入皇宫。

    等到了御书房外,老太监看见了朱瞻基,便连忙走了过来。

    “拜见殿下。”老太监拱手道。

    朱瞻基看向老太监道:“我爷爷在里面干嘛,他有事吗?”

    老太监闻言,有些愁眉苦脸:“皇爷上完早朝回来,就一直待在御书房里,说是在想造福百姓的东西。”

    “造福百姓?”朱瞻基微微一愣。

    不过一想,也就释然了。

    百姓游街,其本意就是不满他这位皇帝,所以才导致了爷爷更加迫切地想要为百姓做点什么,为大明朝立功。

    这一点,朱瞻基能够理解。

    他牵着绳子,站在外面大喊了一声:“爷爷,我来看你了,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老太监连忙道:“殿下,不能喊啊,您这样会惊扰圣驾的。”可里面却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进来。”

    朱瞻基呵呵一笑,瞥了老太监一眼,随后直接走了进去。

    偌大的御书房,只有朱棣一个人,显得有些冷清,他的手中还捧着一本书,那是太祖实录。

    “爷爷,你看太祖实录干什么?”朱瞻基道。

    朱棣感慨道:“我想看看你太爷爷做了什么好事,让百姓称赞不绝,我在学该怎么样做一个好皇帝,做一个像你太爷爷一样的帝王。”

    “爷爷可是因为百姓游街这件事?”朱瞻基声音放低。

    朱棣摇了摇头:“也不全是,但的确是因此引起的。”

    朱瞻基松了口气,随即朝着宫外大喊了一声:“纪纲,拉进来。”

    很快,纪纲便拿着一串的人走进了御书房。

    朱棣好奇的目光看向远处,直到纪纲将这群人拉到了皇爷的面前,这才拱手道:“禀皇爷,殿下已经将鼓动百姓游街的幕后真凶尽数抓获!”

    那些被串起来的犯人,在看见了永乐帝后,纷纷开始瑟瑟发抖了起来。

    谁都知道,他是一位残暴的帝王。

    而朱棣的目光,也看向了那群犯人。

    他的目光先是惊愕,随即再迸射出一点点杀意,恐怖的杀意,直接覆盖在了那群犯人身上,使得他们一个个脸色煞白。

    朱棣的眼睛眯起:“也就是说,百姓游街不是自发性的,而是有人煽动。”

    纪纲拱手:“正是!”

    朱棣的神情,忽然松懈了下来。

    他将手中的太祖实录放下,复而又再拿起,喃喃道:“不是百姓煽动就好啊。”

    得知这个消息,的确让朱棣的内心有了一些安慰。

    只要不是百姓自发的,那就代表大家还没那么讨厌他这位皇帝。

    要说心里不欣慰,那是假的。

    更多的,还有对朱瞻基的欣慰。

    孙子这两天没干别的事情,就专门帮他去抓幕后真凶了,而且这人还被他抓到了,这就代表自己这位孙子天资聪颖,能力非凡啊。

    不愧是他培养出来的孙子,手段过人。

    老爷子看向朱瞻基道:“这些人,都是你抓获的?”

    朱瞻基笑着点头。

    老爷子呵呵一笑,欣慰道:“好,我孙子年纪不大,但已经可以给爷爷分忧了。”

    “在这一点上,你可比你那二叔好太多了。”

    顿了顿,老爷子看向了纪纲,神色肃穆了一些:“纪纲,把这群人带下去吧,关进天牢。”

    “一定要逼问出,他们是何人指使,受谁之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统统都给我挖出来。”

    “明白了吗?”

    纪纲闻言,连忙点头:“是!”

    朱棣摆了摆手,吩咐纪纲下去。

    待纪纲等人离开之后,老爷子这才朝着朱瞻基招了招手。

    朱瞻基乖顺地走过去。

    老爷子目光中露出一丝溺爱的神情,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瞻基,你很孝顺,知道给爷爷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