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帝国时代1644 » 第四十三章 线式战术

第四十三章 线式战术

    在一旁暂做亲卫的段瑞看着教导大队的同僚们似乎和他们部队一样,每个军士肩头上都有一个白底的标志,虽然距离远看不太仔细,从后面看去,那标志上细微的花纹好像有些不同。每五个人中间,都有一个人脑袋上绑了一条白色带——伍长。

    每一排的队列靠左的地方,都有一个左臂带着黑带的军官,应该是排长。他们的头上别了一个不大的牛皮板帽,板帽并不能遮风挡雨,却能够醒目的让别人看出这人与别人的区别来。

    至于每一个连的连长们的带颜色则是红色的,他们头上的牛皮板帽并非是简单的直板,而是分成两叶模样。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连长们并没有站在自己的队列中,而是站在部队队列左边靠前的位置上。他们身后跟着副连长以及擎旗手,副连长的板帽虽然是直板,却比排长的板帽更大一些,而且中间貌有一道缺口。若是没有缺口,就如同排长的直板,若是缺口更能扩大,就像是连长那种帽子了。跟在连长与副连长身后的旗手们高高举着赤红色的旗帜,旗子绑在加长枪杆的长枪上,雪亮的枪尖仿佛要刺破晴空般笔直向上。

    牛角号沉闷的声音再次传来,而传令官已经喊道:“第一连,前进!”

    随着军令,第一连的连长已经拔出腰刀,高高举起。接着向前用力挥下。第一连连长背后的第一连战旗随即向前倾斜。

    “前进!”第一连连长吼叫起来。然后他也不回头,就踏着鼓点向着明军方向大步前行。

    只慢了一拍,原本就开始踏步的第一组队伍也踏着鼓点,跟着自己的连长向着明军方向行进而去。

    段瑞此时已经看傻了眼,教导大队的行动无疑也是在动一场进攻。进攻的不仅仅是第一连,只慢了不到五个鼓点,第二连、第三连也开始如同第一连般进,三支部队呈现扇面型的模样,从高处看下去甚是令人激动。

    擎旗手们的旗杆头部的矛尖斜着指前面敌人的方向,丝质的红旗在高高的旗杆上柔顺的垂下。随着擎旗手踩着鼓点踏下的每一步,旗子也微微震动。在整个战场上,我部完全跟随着鼓号在行动。

    那整齐的队列,那孤零零的位于队伍侧前方的连长、副连长与擎旗手们。整支队伍就如同一座座移动的森林般向着猬成一团的明军进攻。

    再放眼看去,包抄部队也已经到位,七个连五个在前面,两个在后面也列起队形,随着远远的牛角号声,五个连也开始向明军进攻。在靠山岭的这边,火枪手与长枪手们按照两为单位占据了适宜的地形,并且部下了阵列。火枪手与长枪手严阵以待,明军若是想仰攻,那就是送死。

    收回目光,段瑞看向自己身后的亲兵和自己一样,此时大气都不敢出,只是呆呆看着从所未见的战场,从所未见的战斗。他们脸上的表情是震惊的木然,或者目眩神迷的呆滞。

    因为站在朱绍明靠后的位置上,段瑞只能看到朱绍明的背影,只见朱绍明笔直的站在中军巨大红旗之下,双臂环抱在胸口前。腰间左边挂了一把绣春刀,右边靠后位置上有个牛皮的枪套,里面插了一把刚研发出来的燧发单筒手铳。因为看不到朱绍明的正脸,段瑞不知道主公此时的表情。

    此时面前东南方向,太阳高高悬在空中,明亮的阳光照耀下来,与朱绍明的身影交织在一起,甚至晃得段瑞有些睁不开眼睛。

    站在中军旗下,朱绍明双手环抱在胸前看着前面的战局,然而心中想到的却是与直接战斗关联有限的事情,“看样子有机会的话,这线式战术,我得想办法弄些后世的军乐器材才行。”

    朱绍明在后世有记忆以来的战争那都是1840年后的中国大地上战争——因为影视剧演的太多了。他反复回忆心中的战斗的时候,总是感觉和大明格格不入。能和这个时代符合的,就是影视剧里面那些带着假发,敲着军鼓,吹着犹如奔丧祥器般的军乐的英法等欧美国家的军队。

    小时候在影视剧里第一次见到外国那出丧般的军队,朱绍明觉得那简直是可笑的杂耍。即便是看过多次,也没有能够接受这种战斗组织模式。直到朱绍明大学军训摸到了“真家伙”,明白了金属壳子弹才是真正改变了战争形态的基础之后,他也不得不选择学习“这个时代的西方先进经验”。

    这次的战斗就是朱绍明艰苦训练的结果,学会走正步的军队未必是强军,但是强军无一例外的都完全掌握了走正步的技术。而指挥大家在战场上能够走正步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鼓号等器材。

    作为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朱绍明只要没能冲在第一线亲自指挥一线作战,他就只能依靠平素的训练来进行战斗。鼓号手们能否正确的完成朱绍明的指令,这反倒成了最大的关键。

    别看军乐队在后世看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在16世纪-18世纪极为重要——比如温度为2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度大约为350米/秒。整个战场的宽幅大概经常会过数里之多,所以军乐队也得有各种分工,例如伴随步兵行进的用来确定步点的小鼓,在部队后面布更多号令的大鼓以及牛角号,都需要不同的安排。而且哪怕是一个不大的战场上,也会存在好几支不同分工的部队,这些不同部队之间的声音的干扰也得考虑进去。仅仅是这么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就非常复杂。想最有效的使用兵力,就得有非常多得训练才行。

    围歼刘佐卿部队的战斗,对朱绍明来说是一场极为难得的实战机会。即便不采用如此正规化的方法,朱绍明也有很多达成战斗目的的办法。正因为确信明军糜烂、无能,朱绍明坚信即便采取远远谈不上熟练的战斗模式,自己的部队也不会出现什么不能接受的伤亡。

    到现在,所有进程还在计划考虑到的范围之内。如果说有什么是没能考虑到的,那就是刘佐卿的部队仿佛被吓傻了一般,士兵与军官们不是很乱,却也没有能够迅组成战斗队形。他们仿佛看戏般看着朱绍明的部队逼近,朱绍明视力也是极好的,他甚至看到有些本来排在后面的明军还往前挤,想更清楚的看清楚在节奏鲜明的鼓号声中整齐逼近的“匪军”。

    “这不就是以前在电影上看到如此战斗场面的我么?”朱绍明想到。

    想到这些,朱绍明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哈哈~~”

    “主公,有什么好笑的。”一旁的优秀种子军官们,忍不住靠上来问道。

    朱绍明左臂前伸,食指笔直的指向那些莫名其妙的明军:“我觉得他们现在是在看戏,实在是憋不住要笑。”

    大伙心中一头黑线,忍不住干笑了几声,附和道:“主公...这……确实像是在唱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