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未而立的三十年 » 第九章:乔迁吃席

第九章:乔迁吃席

    农村但凡是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用庄里的人,毫不例外我家老屋翻新也属于喜事也就用了庄里人。这也是我比较期盼的,因为但凡过事情(西北管办酒席就叫过事情)总有我最喜欢吃的虾片(虾片现在很多市场上有卖的,用油炸的一种小吃)虾片的好吃程度对我来说比辣皮还要高。因为辣皮我攒一角钱就可以买到,但虾片那不过事情基本上连过年都是吃不到。

    乔迁这种大事跟婚丧嫁娶都是一样的,为此也是找阴阳看了一个好日子,阴阳算的1994年9月28日宜入宅。我父亲为了乔迁专门去了我们甘沟乡的集市上去买了我最爱吃的虾片(也不是专门给我买的,是办酒席必备物品),同时也买了两条我们兰州的特产红兰州(甘肃本地产的烟就是飞天兰州,其中也分很多档次,最便宜的就是红兰州,那个时候2块钱一包,然后就是麻兰州,然后就是紫兰州,再就是黑兰州,再往上才是飞天版的但是那种烟太高端了,我小时候难得一见)。

    我的母亲呢跟我们家对门的妈妈(这里的妈妈就是堂爸的老婆)还有我二妈,我三妈以及我大嫂在家里张罗吃席所需的馒头和面条。我们那里土豆每家每户都会种的,种的土豆都会制作成粉条,每次吃席猪肉炒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妈妈呢在帮着我家擦萝卜菜,因为这也是吃席做饭的重头菜。我二妈在大脸盆里活着面,活了整整三脸盆的面,还要端到我对门的妈妈家用他们家的手摇压面机去压面。那个时候有手摇压面机的基本上在村子里没几户,我对门的妈妈家可是我们庄上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我三妈在我家灶台上烧着油锅,我大嫂在往里边放着我父亲买回来的虾片,看着原本半透明的虾片在油锅中慢慢的变得肥胖起来,看着五颜六色的虾片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二妈看到我的那小馋猫的样子就从刚出锅的脸喷里抓了几个虾片给我。我心满意足的嚼着酥脆的虾片在厨房晃悠。我母亲一看家里的碗柜不够就给我说去我对门的妈妈家先借两把筷子,再去借点碟子。这样借碗筷的重任就落到我和姐姐身上了,母亲特意交到我拿筷子,我姐拿碟子。母亲有着先见之明,因为我摔碗的功夫可是一流,家里的碗能看到有缺口的不是我的功劳就是我姐小时候的功劳。

    我三爸,二爸以及我爸在院子里张罗着摆放桌子,我家的院子小只能摆四桌,上房里地上摆一桌,炕上摆一桌也就差不多了。伴随着上午11点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的来。因为是流水席所以坐满一桌就开始先吃。第一个上的就是我们大西北比较出名的肉臊子面(我们甘肃的肉臊子跟陕西的有所区别,我们这里的肉臊子主要是猪肉末、土豆丁、黄萝卜丁、木耳丁有的还有土豆粉丝丁,也是酸辣口的),因为村里的农民们都是种地的先吃一碗肉臊子面顶饱。待肉臊子面吃完后才开始上菜,那天主要的菜有菠菜拌粉丝、油炸虾片、猪肉炒粉条,青椒炒肉、凉拌木耳、小炒鸡肉、油炸花生米、酸辣土豆丝然后就是刚出锅的大馒头,大馒头上面刷了胡麻油而且还撒了我们本地才有的苦豆,那的味道闻着都让我忍不住的吞咽一口唾沫。(90年代西北还是比较穷的,所以上次还是八个为主,将就四冷四热)

    到中午12点左右我的舅舅家的人和我父亲舅舅家的人都到了,我父亲热情的招待着他们往家里上房走去,因为娘舅为大所以他们一起时在上房的炕上坐的席,炕上的炕桌也是两张桌子拼在一起的,二期我舅舅他们桌子上的菜也是比其它桌子多两个有这牛肉和猪耳朵。就在他们落座的时候我大哥也是点响了6000千响的鞭炮,响声噼里啪啦的听着真过瘾。

    到了下午宾客散尽,只听得厨房里我几个妈妈在那里冲刷洗碗的声音。我和我姐还有我的几个堂弟此时已经在各个席桌上吃的心满意足玩起了自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热闹后的村庄又恢复往常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