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靠演义成就肌肉谋圣 » 第31章 吴郡之事尘埃落定(求明日追读啊!真的很重要!)

第31章 吴郡之事尘埃落定(求明日追读啊!真的很重要!)

    吴郡太守府内,盛宪站在宽敞而气派的官府大殿中,他看着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心中涌上一阵复杂的情感。回想起自己被迫逃亡的经历,他感觉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梦境。

    李盛站在一旁,他察觉到盛宪的情绪波动,微笑着开口道。

    “盛太守,一切都已经平安无事了。现在吴郡已经恢复正常秩序,许贡的叛逆行径也得到了制止,接下来你可以重新履行吴郡太守之职位了。”

    盛宪默默点了点头,感叹着说。

    “这一切都如梦初醒一般,之前我求助于陶恭祖,可惜没有得到回应,当时都我以为我会彻底被许贡赶出去,失去吴郡,却没想到有了你们的帮助,才能保住这一方净土。”

    李盛听着盛宪的言语没有自满,谦和地笑道。

    “太守大人言重了,我们不过是奉刘豫州之命前来主持公道。若非太守大人的坚持和吴郡百姓的配合,也难以取得如此顺利的结果。”

    听到李盛自谦的话语,盛宪躬身说道。

    “还是多谢先生和刘豫州的悉心照顾,若非有你们的帮助,我肯定难以保全了,有像先生和刘豫州一般的臣子,实乃大汉之福啊。接下来宪必定履行好吴郡太守之职,但凡有人想要觊觎扬州之地,宪必与之抗衡到底!”

    “哈哈哈哈哈有了盛太守这句话,我们也就放心了,盛太守也是大汉的肱骨之臣,然后定能造福吴郡百姓,留名千古。”

    听到盛宪的这一句承诺,李盛终于是放下心来,毕竟自己不远千里来到吴郡之地,就是为了在扬州打下一个桥头堡。如今盛宪还是对自己十分有数的,没有做什么过河拆桥的事情,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了。

    “不过,即便有盛太守这样的名士,然而吴郡新遭许贡控制,怕是有许贡的私兵门客有所不满,想为主报仇,到时候要是对吴郡有所影响,那便是大大的不妙了。”

    “明公派遣我等前来之时,还拨了一屯精锐兵马,这些兵马皆是丹阳精兵身经百战,如果有他们护卫,想必吴郡之地也能够安稳无恙啊。”

    就在盛宪和李盛交谈之际,旁边的陈群也是插嘴说道。毕竟自己这跟着李盛来了吴郡走一趟,总不能一点贡献都没有嘛?如果能将这一屯兵马留在吴郡,日后刘备对吴郡的影响力肯定要更强一些。

    “长文所言极是,如果有了刘豫州的精锐兵马相助,不管是许贡遗留下来的阴谋之士,还是附近的山越叛贼,想必都不能把吴郡怎么样,宪在此谢过诸位了。”

    对于陈群的要求,盛宪倒是没有拒绝,毕竟他本来就没有想过去割据一方,争霸天下什么的,好好的当一个大汉太守造福一方,然后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便是盛宪所有的愿望了,也是当前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愿望。

    “诸位的壮举在下在此也谢过了,待之后我必书信一封,寄给我在豫州的旧部,让他们也来相助刘豫州,为我大汉效一份力。”

    在旁边听着众人交谈的前任豫州刺史周喁,这时也插嘴说道。周喁在被袁术击败之后,也是明白了自身有多少斤两,也不再想着重新回到豫州,和自己的老友一起呆在吴郡,成了他现在的选择。

    如今能够结好刘备,即便可能在后续的时间受到刘备钳制,但对于目前的盛宪和周喁来说,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二位一心为公,着实是令我等敬佩。如今的新任扬州刺史刘繇也在曲阿,属于吴郡地界,二位可要好生帮扶一二啊,要是有人对大汉有不臣之心,这时就要诸位同心协力了,刘豫州和陶徐州也定然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来援吴郡的。”

    看见眼前二人如此听话,李盛心中十分满意。不过李盛还是对二人提点了一二,要是自己前脚刚走,这二人就跑到了刘繇麾下,这不就亏大了吗。

    “多谢温恭提醒,宪日后必定向刘扬州表奏刘豫州帮助吴郡之事迹,也一定会帮助刘扬州保境安民,维护一方平安的。”

    看着盛宪拱手道谢的样子,又看了看自己身旁的徐盛,李盛终于是满意的笑了。

    “这下子赚大了啊。”

    -----------------

    不久之后曲阿城内,正在跟手下名士孙邵和许邵商谈的刘繇,得到了盛宪的来信。

    “长绪,子将,最近吴郡之事发生了变化,没想到刘玄德居然派人不远千里来到吴郡帮助盛宪,还立刻诛杀了许贡,让盛宪重新回到了太守之位上。”

    “如今盛宪上书到我这里,书信上写了想与我一同共保扬州,但同时又表奏了刘玄德的功绩,看来刘玄德对扬州也有些想法啊。子将,你之前在徐州的宴会上见过刘玄德,也见过他手下的李盛李温恭,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啊?”

    听到刘繇的提问,许邵沉默片刻后,开口说道。

    “刘刺史,刘玄德此人有仁德之心,他手下的李温恭,在文武方面都有成就,此二人珠联璧合,可谓是当世英杰。”

    毕竟是开办了月旦评的许邵,虽然与李盛有些矛盾,但私下里贬低他人,也是许邵不屑于做的事情。

    “子将的意思,是需要提防他们了?”

    刘繇是知道许邵不会轻易对人下如此判断,如今听到许邵如此赞誉刘备和李盛,刘繇也是心头一紧。

    “明公无需多虑,盛太守在书信之中,也写的很明白了,如果有人觊觎扬州,盛太守是十分愿意出兵救援的。如今扬州已有两个郡县被袁术所据,而刘备远在豫州。当前我们需要关心的重点,可不在吴郡之上啊。”

    看到刘繇有些忧虑,旁边的孙邵连忙向刘繇开口说道。而听完孙邵的言语,刘繇也是放下心来。

    “既然如此,长绪,那么当前我们还是要以招募兵马为主,盛太守所在吴郡富庶,有他为援,想必日后对抗袁术也能容易许多。袁术袁公路,哼,到时候扬州之地,怕要让你有来无回!”

    本章涉及史料:

    1.吴录:邵字长绪,北海人,长八尺。为孔融功曹,融称曰“廊庙才也“。从刘繇於江东。

    2.后汉书: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埶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3.后汉书郡县志:吴郡顺帝分会稽置。雒阳东三千二百里。十三城,户十六万四千一百六十四,口七十万七百八十二。

    刘繇手下人才还是很多的,像孙邵就是吴国第一任丞相,可惜刘繇就是太过于重视世家了,太史慈这样的猛将都不重用,加上对手又是孙策这种厉害人物,最终难免落得个兵败的下场。

    而当前吴郡基本上是扬州最为富裕的郡县了,就算不谈刘繇的性格,光凭刘繇现在的实力也不可能去攻打吴郡,只能是与刘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