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靠演义成就肌肉谋圣 » 第56章 扬州变故

第56章 扬州变故

    颖水旁,袁术军中。看着眼前的信件,袁术大发雷霆,直接将信件给扔到了地上,怒吼道。

    “他陆康居然敢反对我?!他哪里来的胆子!就找他借一点钱粮怎么了,他陆家是什么东西,居然敢拒绝我的要求!张勋、桥蕤呢,喊他们过来,我一定要灭了他陆家!”

    旁边跟随袁术出征参谋的阎象见此,连忙开口劝谏道。

    “主公,我军现在已经行至颖水,如果调转主力,再去攻打庐江。这一南一北,相距甚远,先不谈我军军粮损耗,便是到了军士疲惫,也难以攻克啊。”

    “更何况陆康之前才携子陆绩来赴宴席,想必对我军也是没有恶意的。或许只是我军索取的军粮有些多了,如果与他商讨一番,未必会成为敌人。”

    不过以袁术这样的狂躁性子,你不给他面子,对于他而言,这不只是打了他一个人的脸,这简直是在打全袁家的脸,他如何能忍受下来。

    “没有什么商谈的余地,当他陆康选择了不提供资助,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快传令全军,随我回去攻打庐江,一定要把陆康这老贼挫骨扬灰!”

    看到袁术这番模样,知道他内心不可能悔改的阎象叹了口气,继续进谏说道。

    “主公,即便要教训陆康,也不必动员全军。陆康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藓疾之患,覆手便可灭之。只需要派遣一员上将,领数千人马,不消一番功夫,便能剿灭陆康,何须主公动手。”

    “只有刘备、曹操他们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如今正是二人相争之际,如果我们错失了这个机会,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刘备啊!”

    听到阎象如此言语,袁术又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恶狠狠的说道。

    “确实,陆康那老贼可恶,刘备和曹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伯符不是一直在操练军队么,我便让他去攻打陆康,好好扬扬我袁家之威风。”

    本来阎象听到袁术前半句还松了口气,只要自家主公不率领军队直接南下,那在阎象就是好的。但听到后半句,阎象刚放下的心便又悬了起来。

    孙策一直都有着独立出去,自立门户的想法,这点阎象看的非常清楚,袁术军中大半将领都看的很清楚。

    但问题在于袁术看不清啊,还经常认为孙策是自家心腹,特别是在之前张闿事件之后,袁术丧失了对于孙贲、吴景的信任,更加相信孙策了,还将大部分孙家旧部还给了孙策。

    在这种情况下,袁术军对于孙策的吸引力已经接近于零了,要是现在孙策又拿下了庐江郡作为基业,那才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主公,伯符麾下皆是骁勇善战之士,我们连这次攻击豫州都没有动用伯符的军队,如今去攻打一个陆康,又何须用此牛刀呢?”

    “不如主公书信一封,让孙贲、吴景派兵攻打庐江。他们本来粮草充足,再加上主公不是对他们的忠诚有些怀疑吗,现在也是一个机会,可以测试他们一二。”

    “嗯,卿所言极是,那就传令下去,让孙贲、吴景赶快派兵攻打庐江,只要他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看到袁术终于听从了自己的劝诫,阎象松了口气,心中暗自期待。

    “总算是没有放虎归山,孙伯符还在掌控之中,接下来只要拿下了豫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两天后,曲阿城内。

    “孙贲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他之前将我迎来之时说的好好的,说自己也是大汉忠臣,向来都尊敬我这个朝廷任命的刺史。结果袁术那家伙一道命令下来,他孙贲就去攻打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到底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在得知了孙贲受袁术命令,调兵前往庐江,攻打陆康之后。刘繇的动作倒是和袁术出奇的一致,都是愤怒至极。

    毕竟对于刘繇来说,孙贲可是将自己迎接到曲阿的的功臣之一,当时孙贲做出这种态度,显然也是想与自己联合。如今孙贲却形同背叛,如何能让刘繇不怒。

    “刺史,休要动怒,孙贲能让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显然他还是想留有余地的。”

    旁边的孙邵看见刘繇如此恼怒,上前建言道。

    “长绪啊,即便孙贲想留有余地,但他做出了不义之事,这便是事实,如何能改?而且如此一来,陆家恐怕危矣。”

    刘繇叹了口气,作为汉室宗亲,眼见的地方军阀相互征战,连朝廷亲任的太守,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毫无威严,这让刘繇不免心生可悲之情,这大汉天下,到底是何人可救。

    “刺史,如今我们再担忧,也是没有意义的。之前吴郡太守盛宪书信说,吴郡愿提供辎重,确保我军后勤无忧。本来袁术就是倾巢而出,主力尽去。如今孙贲、吴景之军又去了一半,现在正是我军重夺扬州的大好之机,应该赶紧出兵才是。”

    “长绪所言极是,那我们赶快点齐兵马,丹阳郡被袁术占据已久,现在终于是有了机会了。”

    听完孙邵的进言,刘繇收起了愤怒的情绪,点了点头,确定了进军方略。

    而就在刘繇点头称是之时,议事厅内,一员身材高大,武官打扮的男子连忙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某太史子义愿做先锋,为刺史扫平道路,救扬州百姓于水火之中!”

    “哼,乡野小民,何敢出此妄语。能让你进这议事厅内,已是你之荣幸,怎还敢多言其他?”

    不过还没等刘繇开口,旁边一直坐着没有说话的许邵,突然站了出来,对太史慈讽刺道。毕竟在许邵这样的高门名士看来,以太史慈这种人作为先锋,那可是丟了全军的面子。

    “子义忠勇非常,不过此战还是以樊校尉等人为先,子义经验不足,还是做个副手。”

    说罢,刘繇也没有等太史慈有什么反驳时间,转过身去,对众人喊道。

    “此站以樊能、于麋、张英为主,一定要重新拿回丹阳郡,打出我军的名声!”

    “是!”

    众将兴奋应允,只有太史慈埋着头,呆愣原地,心里想到了一年前自己领三千精兵救援北海之事。

    “原来这天下不是所有人都像刘豫州一样,能够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啊……”

    本章涉及史料:

    1.三国志孙策传: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於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

    2.三国志孙策传: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孙策基本上不怎么给袁术面子,军中益畏惮之也显示出,大家其实都知道孙策内心其实不是很想跟着袁术混。

    但从袁术的态度可以知道,他还是很喜欢孙策的,他也不认为孙策会背叛他,所以袁术这种只能说,确实出身名门,有纯古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