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靠演义成就肌肉谋圣 » 第22章 名士之尊,不可违背仁义二字

第22章 名士之尊,不可违背仁义二字

    在平原城内,袁谭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而在北海城内,一名士兵也在焦急而紧张地汇报着袁谭的来袭。

    士兵连忙匆匆忙忙地跑到孔融的帐篷前,跪下来大声报告道。

    “禀告刺史,袁谭带兵来袭!”

    “将军,袁谭无故来犯,我军军备不足,实在要小心啊!”

    孔融身旁,一名将领听到士兵的汇报,焦急地向孔融陈述着。

    不过相比于焦急的士兵,孔融坐在主座,听闻消息后,却是神色淡定,微微一笑。

    “诸位,我知道此事令你们担忧,但我们不能因为袁谭的挑衅而失去理智。袁谭不守仁义,只图谋一己之利,如何能是我军对手。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正统之名,战胜他们。”

    孔融的语气坚定,他相信自己的理念,也相信自己的人民。

    “即便袁谭来犯,我们也绝不能过多慌张。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仁义之道才是胜利的真谛。诸位将士,我深信你们的勇气和忠诚,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些不守正道的贼子的!”

    孔融的声音充满激情,他站起身,扫视着周围的将领和士兵,仿佛要用自己的信仰感染每一个人。

    不过在孔融慷慨激昂的言辞中,一些将领却显得有些犹豫和担忧。

    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一点,孔融本身就十分迂腐的头脑,在徐州的刘备靠着仁义二字获胜之后,变得更加不清晰了。

    “将军,虽然我们有着仁义之名,但实际上,我们连黄巾军都未能击败。袁谭带来的兵力远胜黄巾,这一仗……”

    一个将领试图提醒孔融,但孔融却毫不在意。

    “这一仗,正是我们证明仁义之师的机会。我们要让袁谭明白,正义和信仰的力量胜过任何野心和欲望。我们将以仁义礼智信为武器,捍卫我们的家园!”

    将领们交换了一些眼神,面面相觑,但看着孔融充满自信的眼神,他们只能无奈地低下头。

    看着众人低头的样子,孔融微微点头,满意地看着这些将领,对将领们说道。

    “好,既然众将士没有意见,那么我们就等着之后守备北海城吧!”

    “刺史,我认为我们应该尽早采取一些措施。袁谭的军队来袭,若我们不提前行动,将城外百姓都迁移进来。到时候袁谭军队一到,大肆劫掠,收取补给,就更难对付了。”

    听着孔融离谱的言语,还是有个将领实在是憋不住了,开口说道。

    为了避免刺激孔融,这名将领言辞已经相当谨慎了,但他的提议却依旧让孔融微微一愣,他自信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收拢城外的百姓,避免他们受到袁谭军的侵害?”

    看着眼前的将领,孔融疑惑询问道。

    这名将领点了点头。

    “是的,我们可以提前组织人手,将城外的百姓转移到城内,以防袁谭军在来袭时劫掠百姓。”

    孔融思索片刻,然后微笑着摇了摇头。

    “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们不能违背百姓的意愿。百姓是我们的根本,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危机而牺牲他们的利益。如今正是耕种时期,将百姓强行迁移进来,那就是断了百姓的生路啊。”

    “所以不必如此,我们要相信,正义和仁爱之师必能战胜任何贼寇。”

    这名将领面露为难之色,他着实没有想到孔融当真是如此迂腐,于是组织了一番语言,再次开口道。

    “刺史,我并非不尊重仁义之道,只是在战乱中百姓往往成为最脆弱的一方,我们如果能提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也算是对他们的负责。”

    孔融深吸了一口气,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

    “你的忧虑我能理解,但我们不能违背百姓的意愿。如果我们强行收拢他们,也许会引起更大的不满。我们要尊重百姓的选择,相信我们的理念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听到这里,这名将领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却也不敢再多言。

    不过孔融说完之后却没有停下来,只见他站起身子,朝着将领深深一礼。

    “不过你的提醒让我想明白了,我们不能放弃百姓,要是百姓遭到了袁谭劫掠就坏了。”

    “这样,你率领一支部队在城外设防,防止袁谭军侵袭,保护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孔融的语气依旧温和,但这名将领却显得十分绝望。他眼中的迷茫和无奈愈发浓烈。

    “刺史,这样一来,分兵的情况下,我们几乎是等同于在放弃城池,将主动权拱手让出。袁谭军队的实力远胜于我们,我担心……”

    这名将领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这样的举动几乎等于是认输了!”

    孔融听到这番话,依然保持着淡定的微笑,他轻声说道。

    “有时候,保护百姓并非是认输,而是一种更高尚的胜利。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荣耀而将百姓推向危险之中。北海的子民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仁义之师的信仰所在。”

    将领听了孔融的话,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又说出来一个建议。

    “刺史,都到了这样一个局面了,我们是否可以向刘徐州求援一番,他手下大将关羽镇守琅琊,要是有他帮助,我们也不至于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

    听到将领提出派兵求关羽支援的建议后,孔融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摇了摇头。

    “军队跨州,这并不符合大汉之规,我们不能私自求援。刘徐州虽然威名赫赫,但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抵御袁谭的来袭。”

    将领听到孔融的回答,面色更加沮丧,他知道孔融的坚持很难改变。

    “刺史,我明白您的决定,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强大的袁谭军队,如果我们不寻求外援,恐怕……”

    孔融打断了将领的话,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我们要相信自己。在困境中,我们才能展现出仁义之师的真正品格。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有信仰、有理念,绝不轻言放弃。”

    “孔曰仁,孟曰义,舍身而取仁义,如何做不得呢?”

    将领沉默了一会,最终只能颓然低头,无奈地离去。孔融则在房内静静地注视着房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名士之尊,不可违背仁义二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