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来不及遗忘 » 第五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五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安家父母很支持女儿,在他们看来,女儿喜欢,两个年轻人相爱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房子都没有关系。

    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住到安家老屋里去,那里本来是他们将来退休后,打算养老的地方,就在长龙湖附近,地方大,环境也不错。以后小夫妻俩有了孩子,安妈妈还可以帮忙照顾。

    苏影南的妈妈正好在这当口旧疾复发,关节痛得下不了床,一听说大儿子就要结婚了,娶的又是安歌这样的好姑娘,高兴得自觉病都好了大半。只是苦于自己一时半会出不了远门,老伴又要照顾她,老两口没法过来湖城参加儿子的婚礼。

    安歌让婆婆把病历寄过来,她去骨科医院找了专科医生,为她开了风湿骨痛药,又给她寄了过去。老两口让小儿子带来一笔钱,用来置办家具、电器。

    安歌家条件再好,也是他们家娶媳妇,这些东西理应由他们来买。

    安家父母思想很开明,婚礼完全按照两个年轻人自己的想法举办,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幸福就可以了。

    安歌妈妈亲手为女儿女婿缝制了结婚礼服。

    安歌的大红嫁衣,材质是锦缎的,中式旗袍对襟上衣,配紧身包臀中长裙,身段苗条,婷婷玉立。她的头发挽了一个简单大方的髻,与她古典和知性的气质十分契合,本来她不想戴任何饰物,但是夏乔觉得太素了不够喜庆,于是送给她一只红色的水晶发夹,与她的新婚礼服相得益彰。

    苏影男穿的也是一身锦缎质地淡蓝色的中式礼服。他原本就是翩翩美男子,换上这套礼服愈发显得面如冠玉,唇红齿白。

    一对碧人依偎在一起,连夏乔都不由得感叹: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

    新房就定在安歌的宿舍里,她做了苏影南很久的思想工作,他都不肯住到安家老屋去。

    当然,这件事安歌没有说给爸妈听,二老对苏影南这么好,她怕说出来会伤了他们的心,徒增烦恼和误会。

    两个月前,秦泽森就带着一帮兄弟把安歌的宿舍粉刷得干净雪白,房里窗户上的玻璃也全部换成了新的。

    新房的床头、冰箱、门上贴满了大红喜字,那是安歌自己剪的,她的手和她的妈妈一样灵巧。

    新房里的家具基本都是原来的,安妈妈原本打算送一套给他们,但是房子是女儿的,家具再由女方置办,安歌担心苏影南心里有自卑感,安妈妈如何不明白女儿的心思,后来就没有再提此事。

    床上的被子也是安歌自己缝的,一床红色、一床绿色的湘绣被面是夏乔和秦泽森送给他们的新婚礼物。

    婚床上,散满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等干果,那是安歌的好姐妹们用“枣生桂子“的谐音,来表达希望他们“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就在举办婚礼的前一天,安歌突然收到张远志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和一对玉手镯。

    明信片上没有具体地址,安歌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苏影南。

    张明远没有留地址,就意味着礼物没办法退,再说退也挺没礼貌,人家只是祝福而已,如果不让苏影南知道,将来他发现有这么个东西,那安歌应该说实话还是永远瞒着他呢?自己反正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早知道总比被发现再解释好。

    “送这么贵重的礼品,看来人家还没忘记你啊!”苏影南有点调侃地说,语气却明显有一点酸。

    “小气鬼!人家送的是结婚礼物,又不是情书!”安歌娇嗔地说:“怎么说人家也是一份祝福,不收不合适吧?”

    苏影南笑笑没再说话,他知道,到现在安歌还是有些人忘不了的梦中情人,安歌啥也不图,就图她爱自己,就凭这点,自己就不应该再说任何伤害俩人感情的风凉话。

    安歌把明信片和手镯放在一个小盒子,打开衣柜里的小抽屉放了进去。

    涓姐送的是一把传统的木梳子,祝福她的好朋友婚后生活美满和谐,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最让人惊喜和意外的是,安歌竟然收到了颜宁的一张卡片和一份贺礼,是行里的王总托人转交给她的。

    原来,很长时间得不到颜宁的信息,王总也很关心和挂念她。也是机缘巧合,前不久去省里开会,王总刚好和她的朋友同在一桌吃饭,当初颜宁的调动问题就是在她朋友的帮助下解决的。王总也从她那里了解到了颜宁目前的情况。

    自从孩子夭折,颜宁的精神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婆婆也因为此事,加重了老年痴呆症状,家人稍不留神就离家出走;王磊的父亲也备受打击,从此卧床不起。一时间,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压在王磊一个人身上,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王磊产生了暂时把妻子送去精神病院疗养的想法。

    颜宁娘家得知此事,坚决反对,颜宁的两个弟弟为此赶到姐姐家,对王磊大打出手,并打算把颜宁接回湖城。没想到,颜宁见到娘家人,神志突然清醒过来,大哭了几场后,她的状况逐渐开始好转,大半年的时间里,她也终于想通了,事到如今,怪谁都没有用,只能说那个孩子与他们夫妻没有缘份。

    王磊跪在妻子面前,请求她的原谅,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妻子就可能一辈子在精神病院里出不来了。

    颜宁先是给了丈夫一记耳光,接着又抱着他号啕大哭起来,俩人最终重归于好。

    从弟弟那里,颜宁得知了好朋友要结婚的消息,马上振作起精神,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的就是当初病中安歌给自己梳头的梳子,去商场精心为安歌挑了一把木梳和一张精美的卡片,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她和苏影南真诚祝福,然后托弟弟带回了湖城。

    “巧了,宁儿送的也是梳子,说明我和她心意相通,都希望你和影南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涓姐得知有了颜宁的消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这下好了,颜宁终于联系上了,你不用再为她担心了。”涓姐接着道,这句话说出了苏影南的心声,他知道,亲爱的人儿一直记挂着远方的朋友,以后她们又可以打电话聊天了。

    因为刚入校,安旭要参加军训,不能参加姐姐姐夫的婚礼了,他打电话过来说明了情况,并由衷地为他们送上祝福。

    “”唐妍呢?”安歌有点敏感地问弟弟。

    “我没告诉她,最近刚好军训,我俩也见不着面,我觉得先不要通知她为好,惊动她父母更不好。”安歌知道弟弟还有所顾虑,不过还是提醒他道:“她都正式拜访过咱爸咱妈了,不通知她,万一她知道了会怎么想?”

    “我现在思绪挺乱的,暂时不说吧。”安旭说完,不等姐姐接话,就把电话挂了。林华不知道姐弟俩在嘀咕啥,安歌怕妈妈胡思乱想,就用几句话搪塞过去了。

    婚礼办得简单而又喜庆,就请了安家的亲戚和男女方的一些同事朋友。

    他俩商议,下个假期再回苏影南老家补办一场婚礼。

    婚礼结束后,苏影南的父母又打电话过来,说他们反复考虑过了,不要等下一个假期,他们老家没有补办婚礼的风俗。他们不是有婚假吗?不如就从中挑个好日子,回来办喜事。

    安家父母觉得这样更好,怎么说苏家都是男方,女儿嫁过去更加名正言顺,老人家的观念总是比较守旧。

    安歌和苏影南也觉得是他们之前的考虑欠周全,没有顾及双方老人的想法。

    苏家两个儿子都去了南方,如今大儿子领了个水灵灵的南方姑娘回来,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

    安歌考虑很周到,知道婆婆腿脚不便,回到苏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买了一个新式轮椅,她和苏影南可以每天推着她出来晒晒太阳,这下邻居们更加议论纷纷,羡慕苏家娶了个又漂亮又贤惠的好媳妇。

    在北方办婚礼,免不了要入乡随俗。

    听苏妈妈郑晓梅说,以前他们这里结婚习俗礼仪很多,现在是新时代,可以不必一一遵循那些繁文缛节。但基本的规矩还是要讲一下的。

    苏影南和安歌都很年轻,不懂这些礼节,但是他们很感兴趣,苏妈妈就耐心地讲给他们听。

    “让你这个南方新媳妇也接受一下北方传统文化的熏陶。”苏影南笑嘻嘻地对安歌说。

    郑晓梅很健谈,她把当地结婚习俗、婚礼礼仪流程,象聘礼、陪嫁、娶亲吉期、洞房坐帐、回门、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等规矩,描述得很详尽。

    安歌和苏影南像听故事一般入了迷,安歌对着苏影南吐了一下舌头,这里的规矩可比湖城讲究多了,不过她很喜欢这种仪式感的中式婚礼。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苏影南抱着她在脸上乱亲一通。

    “那你是鸡呢?还是狗?”安歌做了一个鬼脸。“好啊,你敢骂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苏影南说着作势就要来挠她的痒,安歌最怕这一招,她赶紧跑到苏妈妈身边寻求保护,郑晓梅很喜欢安歌,她欢喜地一把将她搂进了怀中,佯装生气地挡住了儿子伸过来的手。

    北方人比较讲究排场,苏家父母把平时省吃俭用积蓄了一辈子的钱都拿了出来,又问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家里再困难,为大儿子办喜事的钱也不能省。

    本来他们想请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举办婚礼,安歌委婉地表示了反对,她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情,没必要做给别人看,太破费了更没有必要。

    苏影南心里也不赞成,父母条件本来就不好,他和安歌也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他们还想攒下钱给老人家买房,怎么能乱花钱呢。

    苏家父母答应不请婚庆公司,但是其他必要的礼数一步也不能省,毕竟是宝贝儿子的终生大事,做父母的可不能草草了事。

    至于郑晓梅的腿,都拖了大半辈子了,反正一时半会也治不好,她劝儿子媳妇先不要管她,对她来说,把他们的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安歌不再推辞,她知道这是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天下为人父母者,没有不希望儿女婚姻幸福美满的,既然老人家喜欢图这个吉利,那他们不如遂了他们的心愿。

    苏家把安家父母还有女方的主要亲戚都请了过来,在酒店开了几个房间,作为安歌临时的娘家。

    林华担心苏家开支太大,悄悄塞了一笔钱给安歌,万一他们举了外债,还可以帮忙还上一些,安歌收下了,悄悄把酒店的房费给结了。

    安妈妈叮嘱安歌还是要给婆婆解释清楚,酒宴的费用开支太大了,应该由苏家安家来共同负担,一家一半,免得他们产生误会。

    不过,这件事情没敢让苏影南知道,他自尊心太强了,搞不好会以为岳父母瞧不起他。

    娶亲吉期到了,迎亲喜车开了过来,安柯和林华在酒店门口扶着女儿上了喜车,一路上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邻居们——这是他们那里的规矩,凡是有人家办喜事,街坊邻居都会出来捧场,图个热闹、吉利。

    苏影南老远就站在路口迎接他的新娘,他终于把心爱的姑娘娶进了苏家的门——骨子里,他还是觉得由苏家办的喜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苏家娶媳妇。

    一对新人拜过天地,上炕后由新郎苏影南掀起新娘安歌的盖头,新婚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还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仪式。

    洞房花烛的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夫家父母等长辈。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与父母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车来接新妇——当然,这也是苏家提前做的安排,然后与新郎一起向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亲朋好友吃饭喝酒。苏家老家流行办流水酒席,一长溜桌子摆满了整个街道,来吃酒席、看新娘子的大人孩子们把街道中间挤得满满当当。

    喜宴后,新郎独自回到新房,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接回来。新婚夫妇圆*房后,一场富有地方色彩传统的婚礼才算圆满完成。

    “当了一天新娘子,忙了一整天,你累不累?我的腿都站麻木了!”直到夜幕降临,苏影南才接到安歌,他怜惜地捧着她的脸,温柔地问。

    “不累啊,我觉得挺好、挺有仪式感的!披着红盖头然后被你揭开的感觉真好!那一刻我很激动,好像在做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嫁给你了!你呢?你有这样的感觉吗?原来结婚真的需要仪式感,我很感激爸妈给了我们一场盛大的婚礼!经过这样的仪式,我会更加珍惜我们之间的爱情。我们一起发誓好不好?今生今世,我们永不分离!”

    安歌的脸红扑扑的,美丽的大眼睛闪烁着些许泪花,她抬起头,望着自己的丈夫。

    “好,我们一起发誓!”

    俩人手牵着手,走到案前那对红蜡烛前,郑重地发誓:

    “我,苏影南;我,安歌,我们夫妇郑重发誓,今生今世,无论是幸福快乐,还是忧伤痛苦,我们都一起承担,永远都不离开彼此!”

    简短的誓言把一对新人的心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安歌依偎在丈夫的怀里,久久都不愿分开。

    直到夜深人静,苏影南才拉着安歌的手,走向hun床。

    “我的新娘,现在,我们可以洞~房了吗?”苏影南抓着安歌的手一直不肯放。

    “你……”安歌的脸突然红了。

    苏影南拦腰抱起安歌,轻轻地放在床上,安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任由爱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心头……

    安家父母对苏家给女儿女婿举办的婚礼非常满意,女儿找到这么好的婆家,女婿人才又这么体面,他们也算放心了。

    婚礼后的一周后,他们回了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