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御神 » 2 神庙

2 神庙

    山魈长相凶恶,一嘴尖牙大大地张开,它并非泥塑,像死去千百年的标本,这样一尊丑恶怪物,偏偏穿着佛家神圣的金红法衣袈裟。

    神像青黑双掌合十,黑色佛珠串将它两只利爪紧紧绑住,似乎怕它挣脱出来害人一般,如同佛陀对恶魔的封印。

    可山魈神像却又摆在最正中位置,享受香火祭拜。恶魔如何能身穿佛家袈裟享受佛家的香火。除非那件袈裟也是封印的一部分。

    无名少年观察好一阵,找了一个干净的角落坐下,一把甩下湿漉漉的山魈肉,啪地摔在灰色石砖地面。

    这座神庙虽然破败不堪,遮风挡雨却是没问题,外面血雨虽大,可庙内依旧非常干燥,连一丝水汽也没有。

    神庙内有许多木的烂桌子烂椅子,无名少年收集这些木材,用弓弦取火法,生起一堆篝火,用小刀切下一块山魈腿肉,放在火堆旁炙烤。

    他忽然抬头,发现神像台上,身穿袈裟的山魈神像正看着自己,空洞的两个眼窝,张开的空洞大嘴,似嘲笑,又似威慑。

    无名少年记得神像是正面朝着院子方向才对,可如今他坐在神像侧面,山魈神像竟离奇地转向了自己!

    而且那对黑洞洞的眼窝里面好像闪着一点神光,神像似乎活了。

    可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或许是记错了。

    吃了点烤山魈肉,无名少年感到困顿,将小刀拿在手中,背靠神庙墙壁眯眼休息。

    许久,少年睁开眼睛,想要起身小解。

    略微活动筋骨,他爬起来,拿起弓箭,走到神庙大殿的另外一边,确定四下安全之后,他才解开裤子。

    哗啦啦一阵。

    又滴答答一阵。

    小解完毕,无名少年系好裤子,转身。

    猛然发现,神像台上,山魈神像双掌合十,黑洞洞的大嘴,黑洞洞的眼窝,正对着他!

    它又转过来了!

    无名少年也有些警惕起来,将铁头箭抽出,搭在弓弦上。他缓缓迈步,转向大殿另外一面刚才休息的区域。

    山魈神像此刻,背对着他,布满积年灰尘的袈裟,被风吹得抖了一下。

    随着这一抖,无名少年浑身神经紧绷起来,张弓引箭,对准山魈神像后背!

    “等等!我是西唐国的王子!等等!我是西唐国的王子!”

    无名少年脸上露出奇怪表情,随后松了一口气。

    果然,赤裸的男人从山魈神像袈裟里面钻了出来,嘴里还在怪异地发出声音:“我是西唐国的王子!我是西唐国的王子!我是西唐国的王子!我是……咳!”

    铁头箭穿透山魈的喉咙,贯穿而过,把“西唐王子”打回原形。

    这是一只体型较小的雌山魈,看来它也见过那位“西唐王子”,所以才会变化成他的模样。

    这么说来,走了这许多年,终于要走到人类的领地啦。看来确实已经接近了。

    无名少年伸手握住那只射入雌山魈喉咙的铁头箭,用力拔出。

    不料这雌山魈竟还没断气,喉咙里咕噜噜冒血泡,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发出怪异的话语:“是你!是你!是你杀的我……”

    无名少年还想要听听接下来雌山魈会说什么,可惜它已经一命呜呼。

    山魈肉已经够多了,少年拖着雌山魈的尸体来到大殿门口,正要将其丢到院子里去,忽然感觉后脖颈一阵阴风,猛一回头,就看见神像台上,山魈神像正面对自己,用那对空的眼窝直勾勾盯着!

    无名少年怒了,一脚踢开雌山魈尸体,弯弓搭箭,一箭射向山魈神像!

    只一箭,山魈神像顿时散了架,整个头颅从身体上掉了下来,摔在地上,散成一堆白色骨灰……

    看来,这尊神像确实历经了无数岁月的风化,一碰就化为飞灰了。

    山魈神像头颅骨灰被外面暴雨狂风吹向空中。无名少年上前,骨灰里面似乎有一块黑色的晶石,他蹲下,伸手捡起黑晶石,只觉得入手沉重。

    这是一块可以握在掌心的晶体,内部像是填满了浓稠的黑色墨汁。

    无名少年将黑晶石凑到鼻子底下嗅了嗅,没有任何味道。拿在手里也毫无温度,只是沉重异常,不知是何东西。

    神像台上,山魈神像化为飞灰,只剩下那串黑色佛珠和披在山魈神像身上的金红袈裟。

    无名少年小心收好那颗黑晶石站起,来到神像台边,拿起那串黑色佛珠,入手同样沉重异常,如同铁铸。

    袈裟下边似乎还有东西……

    掀开袈裟,下面是本古籍,似乎是佛经。

    无名少年嘴唇轻动,他虽然在荒野绝境中长大,但年幼时却是生活在文明世界,而且不是普通人家……所以还算通晓诸多大国文字。

    这本佛经上面有三个大字:

    大……

    御……

    神……

    翻开第一页就是目录,这本佛经的目录非常奇怪,没有文字,只有数字……

    第一行:7,1—21

    第二行:14,21—51

    第三行:21,51—91

    第四行:28,91—141

    第五行:35,141—201

    第六行:42,201—271

    第七行:49,271—272

    7,14,21,28,35,42,49,这些数字具有规律,但不知什么意思。后面带杠的数字应该是页数。

    翻开第二页,也就是正文的第一页。上面有人用手写体,在佛经标题“7”旁边写了一行字: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再往下就是佛经的内容了,上面还有各种手写文字的解释和感悟,应该出自某位前辈高人之手。

    无名少年盯着佛经越看越心惊,这是一本关于修行的古籍功法!

    功法文字虽然晦涩难懂,是某种上古文字,但是某位前辈高人在书页上写了许多注解,修行的方法详细写在上面。

    翻到后面,无名少年看得入了迷,渐渐把“7”,这一部分全部看完,这时他已头昏脑涨,再翻到下一篇“14”篇时,双眼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只觉“14”篇实在难懂,即使有注解在旁,他也如同阅读天书,看来修行必须循序渐进……

    无名少年得到这本佛经,如获至宝,因为他知道,这是通往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