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鲫戏浪巅 » 第十四章 何用丹书千万篇

第十四章 何用丹书千万篇

    涤尘师祖叔轻甩麈尾拂尘,细细说明道。

    “本次夺魁之会筹办会议中,由六位仙所的大掌教共同抽取了三个夺魁词令。”

    “夺魁词令,简单来说,就是六个仙所出征队伍在夺魁之会时竞争中所必须遵守的禁令。”

    “夺魁词令的规则是历届使用过来的。论其存在的意义,一来是为了迫使各仙所重新斟酌计算出战人员修为、构成,从而进一步擢选。二来则是这些限制条件一定程度上从各个方面增强了夺魁之会的难度和观赏性。”涤尘严肃地向众门生解释。

    涤尘说罢,从道袍中抽出一支青色卷轴,一把展开。只见条条大字书于其上,其中第一条就令众门人大为惊诧。

    “一、勿用剑。”四个泼墨挥毫的大字出现。无论是整个江湖还是各个仙所内,学剑、使剑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其中大多是趋好于这“君子之器”的名头而附庸风雅。此令一出,无疑使得众人心生寒意。

    “二、仅拾慧。”又是四个大字甩在下面。人群中,七等拾慧境界往上的道人数量寥寥,皆是大喘了一口气。而位列于七等之内的众多门生,作为整个琅琊的中流砥柱,哀声遍地。

    “再说明一下,领队者不受此词令限制。但修为不得高于五等入木境界。”涤尘怕无人报名,急急补充。

    卷轴向下,空无一字。

    “第三个词令还未能出现,除了众掌教,谁也无从知晓。它是只有夺魁之会进行到末期,才会临时公布的,有时甚至可以扭转胜负形势。”涤尘叹了口气,回收卷轴。

    “诸位,可有人主动请缨?当然,仅限拾慧境界中人。”年纪轻轻但威望并不因此减弱半分的师祖叔负手而立,大声问道。

    众人均是无言,江鲫知道,按张井眠的顽劣性子,自己很可能已经被指定了,便只能举手报名。

    向来以凶险著称的夺魁之会,江鲫虽说接受了琅琊收尸的约定,但他此行硬是决心要无恙而归!

    眉目清秀的师祖叔,此刻露出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笑。

    “很好,还有么?”

    果不其然,少年意气的杨玄元在江鲫之后举起了手。二人随即相视一笑。

    “最后一位。”见还是久久无人应答,涤尘只能是取来一副签筒,稍稍摇晃后,让符合条件的拾慧境的众人一一抽取。

    “上上签,出来吧。”

    一个“鸿运当头”的“倒霉蛋”从人群中跌撞地走出。

    “姓名?”

    “刘秭翥。”

    他身形单薄,穿着拘束,一头短鬈发披在脑后。青年心有戚戚然,压低声音报上姓名,同时左顾右盼地望向身后的发出阵阵窃笑的同门。

    他并不与江杨二人同届入门,而是已在琅琊门下乘荫三年,平日修行刻苦的劲头丝毫不弱于江鲫,只是天资欠缺,修为长进实在缓慢。在同门师兄弟中长期充当努力废材的角色,亦是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涤尘召齐出战所需全部人手,于是遣散幸灾乐祸而又叶公好龙的围观众门生。三人互相打过招呼,等候师祖叔吩咐。

    “关于第一条词令禁忌,这倒无妨,我向来只使这柄拂尘。你们看武器趁手情况,速速更换,还能挤出些时日适应。”三人一齐点头。

    “好笑的是,与我们一同竞争的剑川仙所,乃是独修剑道的名宗。世人皆知剑川一派,一人一剑,以人养剑,人卑而剑贵。门派新人入门铭篆时,箓剑名而不箓人名。不知这次夺魁之会,他们这堂堂剑宗,又当如何。”涤尘调笑着说道,令三人悬着的心略略放松了下来。

    “至于另外的仙所,广陵一派系释门中人,深居广陵寺,究习佛法,底蕴深厚不容小觑。姑苏一派,遥遥与雍州姑射一派成姊妹门派关系,二者相互扶持。与其斗,相当于是同时和两座仙所竞争,实力深不可测。沧浪一派,独门秘传‘沧浪功’,汹涌澎湃,孟浪不羁,亦是十分棘手。钱塘一派,俯临钱塘江畔,其门人日夜观潮,依潮涌之势,练形意拳,威不可当。”

    几座仙所的情况听完,江鲫三人稍显上扬的嘴角也是都耷拉了下来。与这几座实力强劲,各有所长的仙所相比,琅琊仙所只是一个过于平平奇奇的山间小道观罢了。

    不等三人出言发难,仙风道骨的师祖叔就先一步打断了他们。

    “当然。我们堂堂琅琊难道就没有什么独门功法、盖世杀招了么?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涤尘话锋一转,把目光扭向了远处古朴到稍显破旧的琅琊书斋。

    “正所谓:书中自有双全法,书中自有大罗天。读书万卷,道法自现。”涤尘又是歪嘴一笑,从腰间取出三块令牌。

    “一人一块,此乃琅琊书斋全斋经籍查阅权力的特制令牌。夺魁之会,一个月之后便要启程,届时,希望你们已经学有所成。”师叔祖的身形,在江鲫眼中似乎已渐渐与张井眠相重叠。两个看似大相径庭的人,在骨子里竟是同一派作风。

    “无视六大名门望宗之间的博弈对抗,只当是磨砺修为的机会就好。”涤尘再次发话,一脸笑意让人顿感不安。

    “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这师祖叔摇晃着拂尘信步离开。留下三人攥着令牌原地发呆。

    琅琊书斋共有五层,其中一、二、三层分别对应了凡功、拾慧、冼池三个相对入门的境界。琅琊众门生,持有条件相符令牌便可随意借阅。

    而到了第四层,书卷品质飙升,均为当世稀存不过数卷的秘笈。除去实力均在冼池以上的各大住持,凡常门生,根本没有权限阅览。

    琅琊书斋第五层,被称为无意阁。藏有醉翁仙人六一居士,名列“六一”中一个“一”的一千卷金石字画。是仙人本尊为防遗失而亲手撰抄的备印真藏。醉翁仙人从这千卷书画中悟得真意,得道升仙,可见其价值,已是无法估量。

    思量到这,江鲫已是心潮澎湃。

    无意阁中藏卷,只有琅琊历任大掌教和门中师祖辈分的人物才能翻阅。据说当年中央炼气司派遣来威风凛凛的钦差使,前来清点记录琅琊各项实力收藏。其他杂项还好。但这风风火火的朝廷命官一到无意阁,当时的大掌教便敢冒与朝延磨擦冲突的大不韪,严厉看管使臣,令其只可清点数量,不得妄加记录。

    三人庆幸地捏住手中令牌,来到琅琊书斋四层通往五层无意阁的楼梯。

    无意阁看守由专人负责——此人乃是全琅琊仙所一众住持中修为最为深厚的书斋住持,他对琅琊的忠诚和其自身强悍的实力,无言地镌刻在“三十”这个数字上。

    琅琊书斋住持范清许,鬓发斑白,而精神矍铄,正气凛然。他年近花甲,尽职尽责看守无意阁已有三十年之久。

    五十年前,琅琊若有范清许担任住持,杀红了眼的淮左公主必定踏入不了仙所大门半步。

    见过特制令牌,深明事理的范老便是二话不说,掐诀解开了封锁无意阁的符箓封禁。

    不等刚刚一脚踏进无意阁的三人反应,范清许再度掐诀念咒,将他们封锁在阁内。

    “三位,实在抱歉,掌教有令。这无意阁一进,若要再出,就是夺魁之会出征之日。一是为了保护仙所枢机要密,二则是为了避闲。”范清许整理双袖,颔首示意。

    “每日饮食,我会准时送进来。三位好生钻研,只求来日夺魁之会,可一展我琅琊雄姿。”不多言语,范清许迈步下楼。

    三人只能认命,把目光转向阁中。

    这无意阁中,首当其冲的是一大张长案,桌案之上文房四宝亦是伺备齐全。

    笔是细狼毫,墨是产自京城的文渊墨,纸是澄心堂上品熟宣,仅一刀的市价就要千文。而砚台更是不落凡物,竟然是远产自冀州的易水砚,研墨丝滑顺畅,入笔矫厉而黏藏。若是暑日握此砚于手中,寒凉泌人。

    见多识广的豪族后辈杨玄元忍不住地向江鲫一一介绍,却未料到,对字画文工一类不感兴趣的刘秭翥已是另有发现。

    桌案之上,一本空有标首的无字之书静静躺着,在书的素色封皮上,《六一居士起仕录》七字笔墨遒劲。这刘秭翥似乎是想确认全书是否真无一字,便出手翻动。

    怎料此时,异变陡生,书中急急迸溅出大量的阴阳二色真气,在整个无意阁的范围内形成一处巨大的太极阵法。

    阴阳二气汇集流动,在今日已是屡受惊悸的三人顿感乾坤颠倒,日月无光。周遭气息疯狂哮动。

    不消片刻,三人被吸入无字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