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女朋友是越剧小生怎么办? » 新书

新书

    楔子: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看官,你道这《终身误》怀悼的是谁?却不是苑中蘅芜——薛宝钗,还能是谁?

    有好事人,仿此而编新曲。

    其曲为:

    都道是程高刊本,俺只念脂评抄本。

    空对着百二十回、枉自嗟呀,终不忘红楼佚稿、空劳牵挂。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空有结局,到底胸中忿!

    列位读者,你道此文从哪里来?

    说起根由,虽然十分扯淡,细细想来则别有一番难以言明的知趣。待我将此来历注明,好让在座诸位明明白白看文。

    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姓曲名良,花名“二爷”。

    自小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多年不回家一趟,跟着外公外婆生活。那个河边高地上的孤寂小院,两位偷偷垂泪的空巢老人带着一个“乖得可怜”的留守儿童在其中挣命般活着。

    我为什么说曲良“乖得可怜”,我对他十分熟悉,这样的事例有很多,不挂一漏万的捡紧要典型的说,百万字都打不住。

    我只说曲良上学这一件事。

    我和他是同学,我家和他家是邻居,两家经常互相走动。

    从没见过他因成绩或调皮捣蛋被老师喊过家长,一次都没有!

    村里大人都说曲良是个别人家有出息的乖孩子,让包括我在内顽劣不堪的自己家没出息的熊孩子,向曲良看齐学习。

    我不这样认为,始终如此。

    两位老人有事瞒着曲良,曲良见父母十几年不归,别家的父母一年不回、两年不归,三年也必然拎着大包小包回村看望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哪里还看不出、想不到?

    曲良知道外公外婆瞒着他,两位老人也知道曲良知道了,只是从来不忍心点破。

    【不是孤儿、不是孤儿、曲良不是孤儿。后文“巧立新场,终圆一梦”回,曲父曲母曾发“黄梅不落青梅落”之叹,可知曲良从来都不是孤儿!总。】

    后来,曲良终于还是不上学了,进了县城,到一个好像叫什么槐姻剧院的小剧团混饭吃。

    有一次,村里请槐姻剧院下乡演出,曲良终于回村了。

    正是这次见面,我发现曲良多了一个花名诨号——宝二爷。

    我也是好奇,便随嘴问了出处。

    原来呀,槐姻剧院主要的登台演员有七个,曲良按照入团的时间在七人中排行第四,因为经常登台扮演《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贾宝玉,演来演去,他成了荣国府宝二爷的不二人选。

    因此呼他“宝二爷”,为此,他不知看了多少回《红楼梦》。后来,听说他得了心理疾病,为此进了精神病院,最后竟然自绝了。

    他外公外婆早已去世,我便当了他的紧急联系人,他离开后,我得到了他留下的唯二遗物,一串被他盘的溜光水滑的石头项坠,一本被他撕去后四十回的线装版《红楼梦》。

    如今,睹物思人,那首仿编《终身误》的新曲,就是他题在“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回目之上的,章回的“八十”也被他改成了“七十八”。

    满纸荒唐言,未必!

    一把辛酸泪,何苦?

    都云作者痴,不见得。

    谁解其中味?疯人一个······

    这首经添改过的五言绝句,亦是他题在是那本残书书扉页上的。初见时,我也不解,直到后来我在他那石头项坠上的某颗石头中,发现了一张存储卡。

    实话说,我早就偷偷看过里面的内容,惊世骇俗不足以形容其万一,荒诞无稽不足以评价其一字,我害怕,怕步了曲良的后尘,只敢秘藏于妥帖之处,从未轻易示人。

    先是“原则性居家”,再是“十条优化”,最后“阳了个阳”,吃不上青菜,交不上学费,还不上贷款,过不起春节,我不得不偷偷趴在冰冷无情的水泥框架内,马桶之上,批阅十旬,增删五回,改换标题,分出章节,则题曰《红楼新梦》。

    批阅之时,间有所感,又见其字里行间有所批、评,今录其一二以飨读者,又题曰《红楼别衍》。

    出处既然已经说明,且看看存储卡中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