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苟在皮岛当老六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何为谋主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何为谋主

    由于牛金星的话勾起了回忆,于是刘逸果断的采用了其策略。

    先返回朝鲜,要了几十个有经验的朝鲜人,又在皮岛更换船只,由朝鲜人开船按照原路前往山海关。

    他自己则带着皮岛剩余的所有船只向南行驶后再转向西北。

    这一过程中,牛金星还将原本大船上的所有火炮和武器都拆了下来,放到了其他船上。

    所以,在受到攻击后,这群可怜的朝鲜人,竟是连一把刀都没有。

    牛金星对此也有过解释,反正都是要死的,而且给他们武器,也没机会杀敌,太过于浪费。

    其用计之毒可见一斑。

    这次的经历,让刘逸对牛金星有了新的认识,也庆幸不已。

    纵观历史,刘逸能够想到的和牛金星类似的人中,也只有李斯、陈平、贾诩、法正。

    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左右历史走向的牛人,牛金星或许在能力上有所不足,可是骨子里的属性是一样的。

    用计之毒,让人胆寒,只求结果,不在乎名声和过程。

    这样的人没有和历史一样落在李自成手里,而是自己的门下,这是自己最正确的决定。

    如今他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谋主,至于宋献策,刘逸承认他很有才华,可是他擅长的方向是舆论和内政。

    这犹如是朱元璋手下的刘伯温和李善长,李善长并不善于军事谋略,可是他却是一个宰相之才,刘伯温则是算无遗策,谋略无双。

    牛金星便犹如是刘伯温,宋献策则更像是李善长。

    虽然他们俩都只能算是高仿,不过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可要是问朱元璋,李善长和刘伯温谁更重要,他一定会说,李善长最重要,因为他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对刘伯温的忌惮。

    可是,要知道朱元璋一直到刘伯温去世那一刻,都没能放下对刘伯温的警惕,却敢于放李善长回家过安稳日子。

    这也表明了,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忌惮。

    历史上还有一对参照,就是汉朝的萧何和张良,一样是一个主内政律法,一个主谋略。

    很多人说萧何这种人如何如何厉害,实际上,这种人并不难寻找和培养,只要是给一些有脑子的高级知识分子机会,都可能成长起来。

    而张良、刘伯温这种谋略奇才却是千古难寻。

    朱元璋就是非常清楚,其他人就算是得到了李善长也掀不起风浪,但是一旦让有心人得到了刘伯温,几个计谋就有可能让他的大明彻底倾覆。

    这也是两个人最后结局不同的原因。

    再说被炮击打蒙掉的刘兴治,也算是脑子灵光,又是个胆小惜命的主,当即下令撤退。

    他的船只那都是大明目前最好的战舰,远远比刘逸的船先进,风帆升起,借着洋流季风,顶着炮击快速远遁。

    登州水师看到旗舰撤退,也纷纷扬帆撤出战场。

    来到战场,大片的海面已经被染成殷红,几十个朝鲜人的尸体浮在海面上,还有数不尽的木屑。

    可想刚才的场面有多么的血腥,不过就像是牛金星说的,这并没有必要心疼。

    唯一有的就是同为人类的些许同情,这是人的生理本能。

    “将军走吧,咱们虽然打了登州水师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正面抗衡还是力有不逮,对方一旦缓过这口气,极有可能再来,尽快赶回山海关才是。”

    刘逸点点头道:“嗯!好,就这么办吧。”

    刘逸继续返回山海关暂且不说,先说西北局势。

    申甫到了西北以后,洪承畴就一直没有去见他,作为政治敏感度极高的他,非常明白申甫被调来西北的原因。

    一方面他并不想因为与申甫的接触而耽误自己的仕途和前程,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和申甫搞好关系。

    现在刘逸做大已经是事实,山海关在刘逸的手里,掌握着大明朝廷的东大门。

    张家口又是中原和草原做生意的主要市场,有这两个地方在,刘逸的军事和经济就都有保障。

    何况还有刘逸起家的皮岛,还有半个朝鲜。

    可以说,刘逸的地盘虽然碎的跟二维码一样,可这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洪承畴可不是什么蠢货,他早就想和刘逸在暗地里搭上线,之前虽然在刘逸大婚之日送去了贺礼,可这并不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己的确在大明朝廷还算是不错,可朝廷的腐败他也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

    尤其是朝廷的钱粮情况,他更是明白,因为这边又欠饷了,可他通过密探得知,刘逸手下的官兵不光是军饷比普通明军高出数倍,更为关键的在于从不拖欠军饷。

    因此,对于申甫处理态度上,他显得非常的谨慎。

    如果听朝廷的,自己就把申甫得罪死了,也彻底断送了和刘逸搭上线的机会。

    可他要是对申甫太好,朝廷必然会忌惮他,这让他非常的纠结该怎么办。

    事情在秋收后的一个月,终于迎来了转机。

    西北又乱了!

    几十个贼头同时起事,攻占了许多城镇。

    这些贼头造反的原因也很简单,活不下去了,原本忍饥挨饿就等着粮食收割,能度过冬天过个年,可由于自然灾害,粮食依然减产。

    而那些地主却不愿意减免地租,原本多少还能剩下一些,可是西安城附近的一个大地主居然想出了新的收租办法。

    原本是按照百分比收,收成的七成到八成交给地主,这样搭配一些草根树皮,总是能活的。

    可是他想出来了按照固定数额交租的法子,一亩田地不管肥瘦,统一交租固定斤数的粮食。

    这一下,别说是剩了,有的地方甚至种了一年的地还要倒贴。

    而这个地主不是别人,正是秦王朱存极的管家,有了他带头,今年陕西大部分的地主都采用了这种办法收租。

    洪承畴得知后也去找过秦王,可却被管家拦了下来,言语中还多有讥讽。

    对于这些皇亲国戚,洪承畴也没有办法,尤其是眼下的情况正应了那句话‘阎王好斗小鬼难缠’他是连人家正主面都见不到。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好上书朝廷说明此事。

    可他的奏折在六部就被直接按下了,连提上内阁研究的必要都没有,因为那是秦王,而且土地是人家自己的,收多少租子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