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绿洲2023 » 一个人的归途

一个人的归途

    生活有些繁复,却也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犹如每天升起的太阳,你每天都能见到它,可你不能说它不是新的。

    新学期伊始,大哥拖着被病痛摧残折磨、疲惫不堪的身体,一如既往回到了学校。安顿好了以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去看贴在教学楼门口墙上的分班情况表。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

    只看到——我依旧在256班,除了我之外,还有段大伟也在,其他人则均为其他班级的同学。杨泰文也在,但找了一会,却没有发现哥哥的名字,最终他的名字在254班。

    “年级第一也在256班,这样看来,老弟你进理科最好的班里啦”,大哥激动的说,虽然自己失利,但依旧难掩心中的喜悦。

    “我看了一下,我们初中同学和你一起进入的有杨泰文和郑兴,赵远没进倒挺意外的,他之前中考可是我们这一届年级第二呢,还有我们的远房亲戚王友军考进来时在247班,现在也没进256班了”,这么一对此,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多了几分释然。

    “这份名单是按照成绩从高至低进行排名的,这样看来,你比杨泰文他们几个高了不少呢。我一直坚信,你一定能进择优班的,因为平时和你讨论的时候,我感觉你的水平已提升了几个档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老弟,你要继续努力呀”,大哥若有所思。

    能进入择优班,则意味着考上大学的几率提升了不少,但也并非百分之百,大业未成,征程还得继续,努力奋斗依旧是主旋律。

    新的环境,新的氛围,新的同学,适应倒也不难。和更优秀的人一起,我倒不觉得有压力,反而得以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我深知,我们彼此并不构成竞争的关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有些人的确是“神”一般的存在,你我望尘莫及,只能拼命追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将优秀的同学作为标杆,并以他们为目标,时刻清醒的认识到和他们的差距,找准自身的定位,学习他们的方法,努力提升自己。

    我和哥哥有晨跑的习惯,即使生病之后也未曾间断。我喜欢跑步,喜欢跑起来被风吹拂着脸面的感觉。

    有天早上,我们正跑着……

    “我的胃一直痛着,精神状态也不太好,最近失眠越来越严重了,感觉学习也越来越吃紧,都有些跟不上了,要不我先休学一年吧”,哥哥说的很平静。

    “这样也可以的,回家调理好身体,调整好状态,再回来继续学习,就目前而言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起初我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与其抱守残缺的坚持,不如做出改变,再期待王者归来、擘画人生。

    “只是有些可惜,我们上学期向学校提交的减免学费的申请学校已经批准了,我们两个人只需要交一个人的学费,另一个人给予减免,但我这一休学,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就这么被白白浪费了,看来是无福消受啊”,哥哥说罢,擦拭干了即将留下的泪珠。

    “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往后我们还可以再争取的”,我赶紧劝慰着哥哥。

    ……

    哥哥休学了,办理好手续之后,便踏上了一个人的归途。等我回到宿舍时,他的被褥、书籍、牙刷一应物品都被他收拾整理好带走了,只留下空空的床板。

    他走了,那个曾伴我挑灯夜读、食堂追剧、风中奔跑、林间诵读、共饮豆花的男孩。我曾心里默念,他只是回家了,谁能料想到,此后沧海桑田,世事巨变,逝去的光彩终究无法再复还,青春易逝,少年难寻。

    突然有些伤心失落,往后只能我一个人跑步、学习、吃饭……

    “我要一张到乌乡龙塘村的票”,哥哥问着售票员。

    “今天旅客比较多,这会已经没有剩余的车票了,到乌乡的也没有了”,售票员查看了系统后回复到。

    “要么你买明天的票,如果非要今天走的话只能先到德康镇,再从那里找车了”,售票员建议道。

    “那就要一张到德康镇的票吧”,大哥说到。

    德康镇到乌乡的车是相对容易找到的,除了班车外,还有专门载客的面包车或者私家车,这些大哥自然是知道的。

    德永至德康仅三十公里,但这两地温差较大,常年温差十五度以上,德永属温带,德康则属热带,两地之间路面平坦且宽阔,不一会就可以到达。

    到了德永,大哥一下车,便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整个人顿觉昏昏沉沉的,那种感觉就像穿着棉袄坐在锅炉旁,整个人瞬间被裹上一层无形的罩衣。

    “到大山乡吗?五十块。”

    “到雪山乡吗?还差着一个人。”

    “到乌乡吗,马上走。”

    ……

    车子倒是很好找,随着司机的吆喝声,很快就找到了。

    “待会顺道,我们到德康一中门口接一个人,刚刚有人打电话来,说他在那儿上车”,司机和大哥以及其他乘客说着。

    听到德康一中,大哥似乎想起了些什么。其实,发车地和德康一中很近,仅仅几分钟之后就到达学校大门口。

    “中考结束报志愿时,如果按当时我的想法选择来这里读书,此刻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我会不会生病?会不会也像如今这般面临休学的困境呢?”看着大门,大哥这样想着。

    “真想现在下车进去德康一中继续读书”,随着离德永、德康越来越远,而与乌乡、龙塘则越靠越近,这种想法便愈来愈强烈。

    大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那么一瞬间,自己还是那个仗剑少年,但随着车窗外的风景逐步熟悉,失落感瞬间攒满,崩溃临界点随即而来。

    行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里,大脑飞速的思考,不停歇的运转,本就容易让人眩晕,胃里也增加反抗、翻江倒海,大哥忍受不住,便哇哇呕吐起来。这一吐来势汹汹,开窗的手终究慢了一拍,呕吐物将车窗旁位置弄脏了一些。

    “你这个小伙子,感觉想吐的话,早些打开车窗呀,你看你都将车子吐脏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你这得让一车的人忍受这味道”,司机见状敞开嗓子说到,他倒并非温文尔雅之人,常年拉客吆喝,职业习惯,嗓门是大了些,但也不见得有多大坏心。

    “不就是将你的车窗吐脏了一些,你至于这么凶吗?”大哥被司机的说话声吓到了。这时候的他,已宛如惊弓之鸟,稍微大一点的声响,也会让他极不舒服,更让他局促难安。

    “你这娃是,说说还不行吗?还挺横的你”,司机边说边走近大哥。

    大哥以为司机过来是要揍他,并做好了以命相搏的态势。但司机走近后看到了大哥苍白的脸色,怒火便在一瞬间被浇灭了,随即,他拿了一瓶水递给了大哥,示意他先漱口再饮用,之后默不作声回到驾驶室开起了车。

    乌乡到了,司机了解到大哥的情况后,对大哥的状态有些担心。

    “你计划怎样回龙塘村呢?现在顺风车估计没有了,我是有些急事,不然我送你”,司机担心的询问大哥。

    “我慢慢走着回家吧,谢谢你了”,大哥回答道。

    “这里到龙塘村还是有些远的,再者你这状态回到家估计都得天黑之后了,我看你是学生,也就最近才从乌乡中学毕业的,你们老师的名字都和我说说看,我看能不能帮你联系一下他们,让老师帮忙带你回家”,司机说到。

    大哥便将我们这一级的老师的名字一一和司机说起,说到政治老师的时候,司机眼前一亮,立即联系起来。

    “你们政治老师李华是和我一个村的,我联系他了,但他有事来不了,他说他帮忙联系你的班主任杨学老师,让我们在这里等一会,说是马上到了”,司机打完电话说到。

    后来大哥被杨学老师骑着摩托车送回了家,途中,对于曾经引以为傲的学生的遭遇,杨学老师无不感到惋惜,他也劝慰大哥,调整好身体再继续完成学业。

    一个人的归途,虽有波折,但好在终究是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