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绿洲2023 » 我可能抑郁了

我可能抑郁了

    大哥休学回家后,我有些无所适从,这让我意识到,一直以来,我对哥哥是有依赖的,弟弟终归是弟弟,生长于父母庇佑之下,成长于大哥保护之间,得此大幸,却浑然不知。

    作为大哥,似乎生来需要比作为弟弟的承受的要多些,古今如此……

    伍子胥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受楚太子太傅费无忌陷害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杀。他逃楚奔吴,保得一命,后得吴王阖闾的重用,率军伐楚,攻破郢都,掘楚平王之墓并鞭尸三百。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妇孺皆知;而鞭尸楚平王,则使他成为最强复仇者代表人物,让世人感同身受大仇得报之后的畅快。

    殊不知在这复仇计划之后,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影子,一位充满智慧的哥哥。

    事件起因归咎于费无忌以秦女制造混乱——作为太子少傅本受平王所派到秦国为太子建娶亲,却因那位秦国的女子长得很漂亮,建议平王自己娶过来,另外再替太子娶个妻子。而既然用那位秦国的女子向平王献媚讨好,因此就离开了太子而去侍奉平王。他担心有朝一日平王死了而太子继位为王,会杀掉自己,所以就极力诋毁太子建。为斩草除根,彻底消除太子及宗族势力,扫除楚国祸乱,君臣合计,抓捕了太子太傅伍奢,以此更为诱捕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

    为此,一场对赌博弈随即展开。

    平王以伍尚和伍员的父亲作为人质,以此为借口计划将他俩召来,从而除掉他们避免他们日后成为楚国后患。楚王随即派人去召伍尚、伍员,说:“你们来了,我就饶你们的父亲活命;你们不来,我现在就杀了你们的父亲。”

    平王和费无忌的困境在于:君臣一顿神操作之后,个人人身和权力安全受到威胁,因此他俩盘算着抓捕伍奢,并召唤伍尚和伍员,若他俩都来了,那就将父子三人都杀了,至于众人幽幽之口,对于个人人身和权力安全而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最利己的,毕竟,想要钓得大鱼就得牺牲掉鱼饵;若他俩不来,那可以向全社会公布,我们君臣之间只是想法有些不同,喊你们来只是大家坐下来一起沟通,但你们最终没来,之前有传言说你们要造反,看来是真的,你们因心虚不敢来,而作为官员你们逃亡其他国家,属于叛逃,而抛弃你们的父亲,置他的生死于不顾,你们是不忠不孝的无耻小人,试问哪个国家敢用你们,你们的报仇则将无从谈起,那对楚国也就没有任何威胁了。其实平王希望伍尚和伍员选择后者。

    而伍尚和伍员兄弟俩的困境在于:若听了召唤,父子三人一起被杀,世人皆会以忠孝楷模传为美谈,但人已作古,复仇无望,家族为此也蒙羞,忠孝廉耻终究是虚妄;若置父亲于不顾,都不赴约,被舆论宣传为叛国者,无外部力量可借用,单靠兄弟俩复仇,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不自量力,无稽之谈,父亲喊冤,昭雪无望,活着将毫无意义。

    事情的有趣之处在于,伍奢有两个儿子,而且,对于同一件事两个人的选择又相去甚远,一个准备慷慨赴死,一个准备逃亡复仇……

    伍尚准备要去,伍员说:“楚王之所以要召我们兄弟去,并不是真的让我们的父亲活命,只不过是怕我们逃脱了,以后留下祸患,因此用父亲作人质,把我们两个骗去。我们两个一到,就父子一块儿被处死。这对于能否救的父亲完全没有什么益处。应召而去,只能使得我们无法报仇。不如去投奔别的国家,借他们的力量为父亲报仇雪恨。现在一起去死掉,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伍尚说:“我也知道,我们即使去了也终究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然而现在楚王以保全父亲的性命而召我们前去,我们却不去;如若以后又不能报仇雪恨,我们将被天下人耻笑,这也将使我们的家族蒙羞,我俩的名声气节终将荡然无存。”

    伍尚对伍员说:“兄弟,这件事情咱俩必须分一个工,你走吧,你到吴国去,但是咱俩不能都走。你比我有智慧,所以我去赴死,你来报仇。现在父亲被他们当做人质来利用,如果不去,咱哥俩会很被动,但是去了我们一起被杀,就没人帮我们报仇了。所以要破掉楚王这个局,就只有我去自投罗网被他杀害,这样才能向世人展示我们家族的刚烈,天下人才会知道楚平王的无耻。到那个时候,你的忍辱偷生就是一种坚韧勇敢的行为,就会得到别国的尊重和支持。我们没有一起出逃,我们没有抛弃父亲,我遵守大义,从容赴死,而你留下了一个存续的种子,一个复仇的基因。将来即使复仇不成功,有我今天去赴死的行为也不会让我们的家族沦为笑话。而一旦要是复仇成功,我们就是仁孝智勇的楷模。所以这场对赌,我们俩怎么都不会输。所以,兄弟,你得听我的。快走吧。这事咋俩得做一个分工,你就逃走吧!你能够报杀父之仇,我则去赴死了吧!”

    对此,对赌困境里的道德陷阱被破解。

    你看,一切都是哥哥的安排,充分展现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当家人的姿态,跟他相比,伍子胥真的就是一个被保护的小弟弟。伍尚为了让弟弟安心的逃生,宁愿贬低自己的才能,贬低自己的智商,以图让弟弟认为这已经是进行过多次的冷静的衡量大局之后的结果……

    林路,我的大哥,一直在坚守与放弃中纠结,对于一个少年而言,终难作出选择,最终身体和意志被击垮。

    缺少大哥的陪伴,我有些孤独,我感觉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最近学习压力倍增,我开始失眠,并一步步陷入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课程跟不上的循环中。

    “从三楼跳下去会怎样呢?会立即死掉吗?会摔成一坨肉泥吧!”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大脑里总会不自觉的有这样的想法。总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时刻试图将我拖拽到阳台,并且有个声音一直鼓励我跳下去,不顾一切。我感觉自己正在坠入深渊,我可能生病了,可能是抑郁,可能是恐惧症,我对高楼有种莫名的恐惧感,我很害怕万一控制不住自己,就此跳了下去,这使得我即使远离阳台依旧惶惶不可终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几何时,傍晚时分和哥哥一起到城郊背书,归来时乘着风也曾如这般如诗美画,此后经年,美景难觅,就此作罢。

    如何摆脱这种困扰?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问题,于我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

    看书怎么样?得道救赎之道藏于书中,我是深信不疑的,从《论语》到《庄子》、自金庸到杰克伦敦、由卡耐基成功学到地摊心理学……只因资质愚钝,终难悟道。

    倾诉如何?找谁呢?父母已经在照顾哥哥的事上焦头烂额了,实在是于心不忍;同学呢,开不了口,抹不开面;找老师是最好的选择了。

    “你们五人一组,分别来我的办公室,我们谈谈心”,班主任张老师意识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得急需抓起来。

    轮到我时,我有些纠结要不要将我的问题和老师说一说,最终我还是利用这次机会将我的困扰和盘托出,张老师有些诧异,但也表现出理解,并给予我帮助,开导和鼓励。

    说来很神奇,倾诉之后困扰就像被扔进了树洞里,我的状态慢慢好转。

    “要不我们去登黎山吧!”我和我的朋友字星提议道。

    “现在是雨季,路被雨水冲刷的严重、树木也疯长,往上走基本都是爬坡,攀登难度大。再说到了顶峰,云雾很大,往下看根本就不能看清啥,待雨季过了再去吧!”字星拒绝了。

    黎山,德永县城周边最高的山,是城里人郊游好去处。初到德永城时,我就在寻找着机会攀上它的顶峰。此刻,我突然不想等雨季过了再去,我得即刻出发。

    此后,我一个人在雨停间隙,投石问路,循迹着有人留下痕迹的小道,一步一步靠近山顶,似路非路,是途非途,虽有些荆棘,步伐有些小,速度有些慢,但终归是到达了峰顶。很幸运,一路上未曾下雨,但也和字星所说,整个山顶一直被云雾笼罩着。我看不清什么,甚至走入云雾中时,我突感背脊发凉,也曾想放弃原路返回,但转念一想,都到这了,何不再往前走一些呢?有些路,咬咬牙也就走过去了;有些难,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下了山,当我再次回头看时,大雾尽散,黎山依旧屹立于群山间,我突然感觉“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