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朕的大明日不落 » 第023章 永明岛(6)

第023章 永明岛(6)

    “哦,这是个好消息!朱桦,传消息回大员,安排能工巧匠带上一应物资前往崩山。”朱由榔有些激动。

    “少爷,魍港离大员不远,还是安排人回去吧,需要哪方面的人以及什么物资、各带多少,少爷最好写个条陈。”朱桦这是不准备用信鸽传递这次的消息。

    宋建建立的信鸽信息网络很庞大,而且信鸽传递消息是有安全隐患的,所以传递的内容和后世电报一样,都是用的数字组合,也就是密码,这个密码目前有9套,其实就是9本书,内容第一个数字代表哪本书,第2位数字是页数,第3位数字是从右数列数,第4位数字的从上面数第N字。消息内容字数很多的话,纸卷太大,信鸽不好带。

    “好吧,晚上我写个清单,明天一早安排快船回大员。”朱由榔从谏如流。

    得知找到了石油的消息,朱由榔开始加快巡视的速度,很快就离开了魍港去北港,在北港只停留了三天就前往崩山。

    在崩山登陆,朱由榔就向前来迎接的朱槐提出去看看发现的石油。

    “少爷,那里相距甚远,少爷远来,还是休息一晚明日再去吧。少爷要是心急,可以先看看战士们带回来的样油。”

    “有样油,那好,我们过去看看。”

    到了朱槐的团部驻地,朱由榔看到了所谓的样油:几罐子黑乎乎的带有刺激气味的粘稠的半流体。

    朱由榔让人找来一根半米多长的木棍,然后在油罐里沾了样油,再让人点燃,浓烟滚滚,气味很大。过了一会,朱由榔让人把‘火把’拿到外面熄灭,自言自语道:“含硫不低,油渣处理再回收有些麻烦。”

    陪在朱由榔身边的朱桦、朱槐、张奎等人自然是听不懂。

    看到样油,朱由榔反倒不急了,让人召集比朱由榔早一天就到崩山的各类工匠首领到一个会议室开会。会上,朱由榔拿出早就绘制好的图纸,安排人制作各类大小不一的木桶,用来装原油和各种原油加工品。还让人生产各类煤油灯、马灯等。至于原油加工的各种设备,小件的也安排制作,大件的就要等到确定炼化厂位置并做好规划之后才能现场制作了。

    对于石油化工,朱由榔目前最想要得到的终极产品主要有三种:甲苯、聚乙烯、煤油。至于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副产品。

    这很好理解,甲苯是制作三硝基甲苯(TNT)的原料,聚乙烯的用途广泛,但眼下朱由榔主要是想用来做绝缘材料;煤油当然主要是为了照明。

    除此之外,也就合成橡胶对朱由榔有足够的吸引力,至于汽油、柴油,在没有内燃机之前,用处真的不大。

    当然,对于‘黑金’--原油的开发、利用,朱由榔肯定要逐步发展,但要一步步来,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朱由榔对石油应用的安排已经和原历史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历史上,1859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钻成第一口具有现代意义的油井——德雷克井,标志着近代石油工业的开始。

    最初的石油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为煤油时期(照明时期)。一个为汽油时期(动力时期)。煤油时期大约是1860~1900年,这一时期煤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和民用燃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石油工业从勘探、开采、炼制加工、储运到销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情况骤变,迄今为止石油是最重要的内燃机燃料。尤其在美国在德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油田发现导致“淘金热”一般的形势。

    至于石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那就更晚了。

    第二天一早,朱由榔在朱槐等人的陪同下,带着护卫以及大批的各类工匠,沿着后垄溪整整走了一天才看到那所谓的油井——一个直径2米左右深3米左右的小坑!

    朱由榔笑了,因为这口油井历史上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坑,只是要到1861年才发现的。

    说起历史上这口油井真的很搞笑。

    最早找到这口油井的人是清代的一个翻译,叫邱苟。邱苟因为他杀了人,杀人偿命,自古不变,邱苟立马跑路,藏到了当时属于新竹县的后垄溪出璜坑一带的山中。

    有时候吧,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邱苟藏身这个地方刚刚好就有石油。

    于是他就在有油苗的地方挖了个坑,采油。

    大概就这么三米深的一个坑,每天采油差不多六公斤油。除了自己点灯照明之外还剩不少,本着赚点银子花花的想法,于是就开始把原油卖给周围的村民。

    四年后,他又把这个油井,也可以说是油坑,租给了一个商人,注意是“租”,租金一百两;之后,又租给了老外,英商宝顺洋行,一千两/年。

    好家伙,跑路都能发财!

    当然这事儿也就玩大了,官府注意上这桩赚钱的买卖了。光绪二年(1876年),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朝廷,向老佛爷报告这事儿。奏折这东西又臭又长,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体就是说,台湾这地儿有油,品质还不错,洋人说了要是机器开钻,每天差不多能采一百石。建议收回官办,仿西洋新法采之,一准儿赚钱。老佛爷一听有钱赚,这敢情好啊,赶紧收回来,什么,洋人租的,轰走,轰走,天下都是我大清的,更何况这点儿油。

    要仿新法采油,自己又不会干,那就聘请外国技师,买外国设备。台@湾招商局就请了两个美国人,简时和洛克,签了我国石油工业史上同外国的第一个合同,包吃住,年薪分别为3000美刀和1200美刀。

    这哥俩在台&湾一共凿了两口井。一口井产量15石/天,不到一年就没油了;第二口井钻进的时候就事故了,俩老外折腾了三个星期也没搞定,然后合同到期,拿钱跑路了。

    总之就是个失败经历,所以说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技术。

    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是个有远见之人。上任后积极为开发台&湾石油而奔走。光绪十三年(1887年),蒙老佛爷恩准,在苗栗再次设立矿油局,朝廷委派统领林朝栋主持。

    矿油局瞎折腾了四年,凿了五口井,就一口出油的,产量还不高。要知道钻井是花钱的,朝廷又不给,就这么点产量怎么行。

    眼看着台&湾石油工业的小火苗就要灭了的时候,刘巡抚想了个办法:中外合资啊,我出地,你出钱,赚了大家分,多好啊!

    伟大的人总是想法的,那就赶紧给朝廷上折子吧。

    老佛爷和那群官老爷一听,什么,我大清朝的油凭什么让洋人赚去,不成不成,就是烂在地里也是烂在我大清朝的地里。

    刘铭传不仅碰了一鼻子灰,还在光绪十六年被革了职,英雄落寞。次年,新任巡抚邵友濂查封了台&湾矿油局,台&湾石油开发就此中止,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