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奔腾时代 » 第二十四章 劳碌父母和清贫老家

第二十四章 劳碌父母和清贫老家

    张家村离溧县县城有15公里。破旧农巴车颠颠簸簸行驶,沿途一路载客,开到张家村用了接近40分钟了。

    张晨到家里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前院没有人,来到厨房,看见父母正在开锅,准备吃饭。

    突然见到儿子拎着箱包回来,俩人短暂失神。

    回过神的赵雪梅高兴地上前接过儿子的箱包,一边拽着他上桌子,一边问道:“晨晨,怎么突然回来了啊?吃过饭了吧?”

    张晨告诉父母,自己是吃过饭回来的。

    坐到板凳上,看着桌子上的菜,张晨鼻尖一酸。

    很简单三道的菜,一道是自家熬得酱,酱里有没卖出去的死虾,豇豆等。这道菜很咸,适合早上就着稀饭吃。

    另外还有炖的泥鳅和自家种的萝卜。

    因为奔波了一天,到现在才有时间吃饭,即使这么简单的菜,父母二人也能吃上两大碗。

    “爸妈,你们快吃吧。”张晨努力挤出笑容,催促二老赶快吃饭。

    父亲张冬生放下碗筷,肃然问道:“为什么突然回家?元旦都还没到。”

    “没有放假。不是快要高考了么,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太简单了,我就自己申请回来自习。”

    父母平时虽然很相信张晨,但要是张晨告诉两人自己回来是为了弄网站,非得被张冬生把腿给打断了。

    张冬生把脸一横,骂道:“你真是出息了,老师都教不了你了。”

    老两口在张晨的学习方面没有操过心。张冬生担心张晨骄傲,但又不会说话,说的话腔调虽然不好,却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诫儿子。

    赵雪梅听得不舒服,没好气地冲道:“怎么,孩子一回来你就板着什么臭脸。晨晨没出息,就你有出息,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还教训我儿子来。”

    “你这张嘴整天乱说,我小学毕业了。你瞧瞧整个张家村,有几个小学毕业的?”张冬生和老婆较起真,他不能再儿子面前掉了份。

    “看把你能的。”赵雪梅一脸嫌弃地瞟他,“孩子一年级的时候,看拼音写字,你个秀才,把‘尾巴’念成‘王八’,害的孩子被同学笑了好几天。你还好意思说你小学毕业了。”

    “你,孩子迟早要被你惯坏。”张冬生老脸涨红,气得埋头吃饭。这么多年了,每次他教训孩子的时候,赵雪梅总拿这件事糗他。

    张晨看着温馨的一幕,心中无比暖和。重生前,自己在大城市奋斗,很少回乡下,毕业后就再没有见过这一幕。

    “爸妈,你俩快吃吧。吃完去休息,今天我来洗碗。”张晨催促道。

    张家村紧邻石臼湖,附近几个村都是靠捕鱼为生,张晨父母也是。

    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划着木船到湖里收网捕鱼。收网之后,把不值钱的泥鳅杂鱼捡出来,晒干了自家留着吃。

    值钱的鱼虾拿到金陵市区去卖。溧县县城不好卖,价格也便宜。

    为了保证鱼虾的新鲜,村里人一般都是乘坐4点的车赶到县城,再转车到市区,6点左右能赶到市区。

    到了之后,各自分开找个过往人多的街道,趁着城管上班之前把鱼虾卖掉。

    张晨放假的时候去过几次,自家爸妈经常会在一座桥上卖虾,因为鱼虾要比菜场里的新鲜便宜,很多老人都会早起去买。

    卖得好的话,8点前就能卖掉。如果卖的不好,就要躲着城管到处跑,一定要把货卖完才能回家。否则带回来鱼虾全死掉,只能自己家吃,对于以此为生的人来说太浪费了。

    这样折腾下来,到家基本上要十一二点。

    等忙完其他事,也就到了一两点才能吃饭。

    父母现在才吃饭,估计今天的生意并不是很好。

    这种维持生计的方式从张冬生结婚起就干到现在。

    张晨犹记得,直到两年后ZF为保护石臼湖资源再生,进行了大规模的禁渔,村民们才不得不另谋生路。

    干了大半辈子的渔民不会做其他事,除了少部分人学了一门手艺,还有很多户人家承包了农田,开始是养鱼虾,后来养起螃蟹,日子才开始好过起来。

    张冬生包了十几亩田养殖水产,发不了财,但也能维持生活。

    张晨安静地看着大口吃饭的父母,原来从这个时候起,他们的鬓角已经灰白了。

    都不到四十岁啊!

    张晨低头擦掉眼角渗出的眼泪。

    年轻时父母熬夜工作,严重透支了身体。父亲不到50岁查出了尿毒症,后来一直血透治疗。

    母亲则同样在不到50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时不时会疼的起不来身。

    想到这些,张晨心如刀绞。

    不能让父母再遭这些罪了,原本计划每天去永伦的张晨此刻改变了主意,要先改善家里的生活,让父母轻松些。

    收拾了碗筷之后,张晨坐在厨房思考。

    父母以及张家村的清贫,固然有时代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村里人习惯了依赖石臼湖生活,没有想过改变营生方式。

    一旦石臼湖的资源因为大肆捕捞变得贫瘠后,ZF不得不强制实行间断性禁渔,村民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想到去包田养殖。

    通过养殖,张家村的村民们才真正改善了生活条件。

    张晨想让村民们由被动变成主动,提前引导村民自主养殖。

    很难!

    老一辈传下来的活计,想让大家一夜之间放弃,是不可能的。

    若他们真有这种魄力,也不会穷困如此。

    只能一步步去引导。

    张晨回忆着重生前张家村变化的始末,无数个画面在脑海里闪过,张晨捕捉住最重要的几次变革。

    以前没有思考,以为张家村的改变是自然而然的,是时代发展的成果。

    当细细琢磨之后,他发现每次变革其实都有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导致。

    张晨牢牢抓这些关节点,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居然意外地发现了一条成熟的变革路线。

    如果张晨什么事都不住,这条路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慢慢成熟。

    可是现在张晨要人为地去改变它的时间线,让张家村致富的变革之路提前到来。

    如何去做,当这条路形成时,张晨已经有了具体的操作办法。

    或许会有偏差,但是方向就在那,只要往哪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就算偶尔偏离路线,终究还是会达到计划的目的地。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让父母和村民们跟上自己的步伐。

    张晨的嘴角慢慢扬起。